
詳情請看最高人民法院判決:
中華人民共和國最高人民法院
行 政 裁 定 書
(2017)最高法行申3687號
再審申請人(一審原告,二審上訴人):代某燕(系死者張生之妻),女,漢族,1963年9月22日出生,住河北省石家莊市新華區。
再審被申請人(一審被告、二審被上訴人):河北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住所地:河北省石家莊市新華區維明大街***號。
法定代表人:王亮,該廳廳長。
一審、二審第三人:北京鐵路局石家莊工務段。住所地:河北省石家莊市橋西區裕華西路*號。
法定代表人:任志中,該段段長。
再審申請人代某燕因工傷行政確認一案,不服河北省高級人民法院(2015)冀行終字第78號行政判決,向本院申請再審。本院依法組成由審判員于泓、審判員李德申、代理審判員周覓參加的合議庭進行審查,現已審查終結。
代某燕不服河北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以下簡稱省人力社保廳)2014年8月8日作出的冀傷險認決字[2014]99001190號不予認定工傷決定書(以下簡稱不予認定工傷決定書),向石家莊市中級人民法院(以下簡稱一審法院)提起行政訴訟,請求撤銷該決定書并責令重新認定。
一審查明,代某燕系張生之妻,張生生前是北京鐵路局石家莊工務段職工,從事汽車司機工作。2014年4月27日,因在單位值班時身體不適,于18點30分左右向辦公室主任請假,到家后吃了止疼藥感覺好些,就上床休息,代某燕做好晚飯后因張生已經睡著就沒有叫醒他吃飯和去醫院檢查。次日早晨6點左右,代某燕做完早飯后,發覺丈夫還沒起床,仔細查看發現丈夫沒反應,趕緊撥打急救中心120電話,6點40分左右,120急救車趕到,醫護人員檢查后,告知張生已經死亡。2014年5月29日,代某燕就張生死亡一事,向省人力社保廳提起工傷認定申請。省人力社保廳受理后,于2014年8月8日作出被訴不予認定工傷決定書,并送達給代某燕。代某燕不服,向河北省人民政府申請行政復議。河北省人民政府于2014年11月24日作出冀政復決(2014)43號行政復議決定,維持了省人力社保廳作出的不予認定工傷決定書。
(此處略去一、二審)......
本院認為,本案爭議焦點是本案是否符合《工傷保險條例》第十五條第一款第(一)項規定的視同工傷情形。
《工傷保險條例》第十五條第一款第(一)項規定,職工在工作時間和工作崗位,突發疾病死亡或者在48小時之內經搶救無效死亡的,視同工傷。上述條款主要是針對在工作時間、工作崗位上突發疾病,不能堅持工作,需要緊急到醫院進行搶救的情況而設定的。如果是在回家之后再到醫院救治或突發疾病死亡的,就不屬于這一條規定的適用范圍。
本案中,張生在工作時間和工作崗位感到身體不適,請假回家后臥床休息,至次日被家人發現、經搶救無效死亡。雖然該不幸后果值得同情,但并不屬于《工傷保險條例》上規定的視同工傷情形,省人力社保廳作出不予認定工傷決定于法有據。一、二審法院認定事實清楚,適用法律法規并無不當。至于再審申請人提出省人力社保廳作出的不予認定工傷決定與其下發的冀勞社辦[2006]137號文件相矛盾的問題,該文件僅為河北省工傷案例分析會議紀要,不具有普遍約束力,故該申請再審理由本院不予支持。
綜上,代某燕的再審申請不符合《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第九十一條規定的情形,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第一百零一條、《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零四條第一款之規定,裁定如下:
駁回再審申請人代某燕的再審申請。
審 判 長 于 泓
審 判 員 李德申
代理審判員 周 覓
二〇一七年十一月十三日
書 記 員 劉 瀲
附:
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法規司
關于如何理解《工傷保險條例》第十五條第(一)項的復函
國務院法制辦社會管理法制司:
你們轉來的關于對《湖南省人民政府法制辦公室關于如何理解〈工傷保險條例〉第十五條第(一)項的請示》征求意見的材料(國法社函〔2016〕16號)收悉,提出如下意見:
從立法本意看,《條例》第十五條第一款“在工作時間和工作崗位上,突發疾病死亡或者在48小時之內經搶救無效死亡的,視同工傷”的規定,考慮了此類突發疾病或在48小時之內經搶救無效死亡可能與工作勞累、工作緊張等因素有關,實質上是將工傷保險的范圍由工作原因造成的事故傷害擴大到了其他情形,最大限度地保障了這部分人的權益。
但是,在工傷認定上,還應兼顧與用人單位、社會保險基金之間的利益平衡,不能無限制、無原則的擴大。從各地實踐看,對視同工亡涉及的工傷認定,調查取證要求高,性質判定爭議大,各地對條例的理解適用分歧也比較大。若不從嚴掌握,還將造成更多的執行偏差。
因此,建議對條例第十五條第(一)項視同工亡的理解和適用,應當嚴格按照工作時間、工作崗位、突發疾病、徑直送醫院搶救等四要件并重,具有同時性、連貫性來掌握,具體情形主要包括:(一)職工在工作時間和工作崗位突發疾病當場死亡;(二)職工在工作時間和工作崗位突發疾病,且情況緊急,直接送醫院或醫療機構當場搶救并在48小時內死亡等。至于其他情形,如雖在工作時間、工作崗位發病或者自感不適,但未送醫院搶救而是回家休息,48小時內死亡的,不應視同工傷。
2016年5月20日
【最高人民法院行政審判參考性案例】山東金宇建筑集團訴山東省東營市勞動和社會保障局工傷行政確認案(行政審判指導案例第61號)裁判要旨:根據《工傷保險條例》第十五條第(一)項的規定,職工在工作時間和工作崗位,突發疾病死亡或者在48小時內經搶救無...
【案情】 黃某系某鎮小學教師。2011年10月24日10時30分許,黃某在第三節課后來到校長室,告知校長身體不舒服,并在里屋床上躺了約10分鐘,然后向校長請假回家。當日11時許行至其家大門口時,突然摔倒。該村衛生室醫生呂某被叫到現場對黃某實...
姜鐵山系湖南摟花炮公司員工。2014年6月8日晚,姜鐵山在加班過程中感到頭部不適,晚9時許結束加班回到宿舍休息。次日凌晨1時許,姜鐵山因頭痛被送至臨湘市人民醫院,經搶救無效死亡。死亡原因系心血管疾病導致死亡。公司向岳陽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
編者按工傷認定關系著勞動者及其家人的切身利益和社會公共利益,社會公眾關注度高。現實生活中,由于個案具體情形不同,確有一定的復雜性。無論是社會保險行政機構還是人民法院在具體案情的認定處理,尤其是在維護職工合法權益和保障工傷保險資金安全之間的平...
【推薦案例】職工在家利用休息時間完成工作任務時突發疾病死亡的應認定為工傷——重慶市酉陽土家族苗族自治縣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訴胡密行政確認糾紛上訴案案例要旨:職工在家利用休息時間完成工作任務時突發疾病死亡的,能否適用《工傷保險條例》第十五條第...
《工傷保險條例》第十五條規定,職工在工作時間和工作崗位突發疾病,在48小時之內經搶救無效死亡的視同工傷,享受工傷保險待遇。本條立法本意在于保護職工合法權益,分散企業經營風險。但在實踐過程中,由于受傷害職工、職工所在單位、行政主管部門、復議與...
在工作時間和崗位上,突發疾病死亡或者48小時內搶救無效的,視為工傷。由于現實生活的多樣性和復雜性,司法實踐中對如何正確理解和適用這一規定存在著不同的認識,導致實踐中出現了各種工傷案件。如果不了解法律條文的具體內容,甚至對法律條文的規定產生誤...
一審判決:不能苛求一個普通人在發病后對疾病可能導致的后果能嚴重到事關自己的生死提前作出判定,應當視同工傷一審法院認為,在認定事實方面,各當事人的主要分歧在對于突發疾病時間起算點的確認上,家屬和單位認為應當是上班期間,即孫云龍感到身體不適的2...
一、在工作時間和工作場所內,非因工作原因受到傷害的依據《工傷保險條例》第十四條第(一)規定,在工作時間和工作場所內,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傷害的應當認定為工傷,這就是所謂的三工。三工中最核心的因素是工作原因,是構成工傷的充分條件,工作場所和工作...
【小編按】這個案例一波三折,從2011年11月事故發生至最高法院2017年11月29日做出裁定,耗時6年!最高法院在裁定書中對《工傷保險條例》中的在工作時間和工作崗位,突發疾病死亡或者在48小時之內經搶救無效死亡條款做了精辟的論述,可供實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