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成本法轉換為權益法
1.增資由成本法轉為權益法
原持有的對被投資單位不具有控制、共同控制或重大影響、在活躍市場沒有報價、公允價值不能可靠計量的長期股權投資,因追加投資導致持股比例上升,能夠對被投資單位施加重大影響或是實施共同控制的,在自成本法轉為權益法時,應區分原持有的長期股權投資以及新增長期股權投資兩部分分別處理:
(1)原持有長期股權投資的處理
原持有長期股權投資的賬面余額與按照原持股比例計算確定應享有原取得投資時被投資單位可辨認凈資產公允價值份額之間的差額:
①屬于通過投資作價體現的商譽部分(即原取得投資時投資成本大于應享有被投資單位可辨認凈資產公允價值份額的部分),不調整長期股權投資的賬面價值;
②屬于原取得投資時因長期股權投資的賬面余額小于應享有原取得投資時被投資單位可辨認凈資產公允價值份額的差額,一方面應調整長期股權投資的賬面價值,另一方面應同時調整留存收益(追溯調整)。
借:長期股權投資
貸:盈余公積
利潤分配——未分配利潤
(2)新增長期股權投資的處理
對于新取得的股權部分,應比較新增投資的成本與取得該部分投資時應享有被投資單位可辨認凈資產公允價值的份額,其中投資成本大于投資時應享有被投資單位可辨認凈資產公允價值份額的,不調整長期股權投資的賬面價值;對于投資成本小于應享有被投資單位可辨認凈資產公允價值份額的,應調整增加長期股權投資的成本,同時計入取得當期的營業外收入。
注意:兩次投資形成的商譽或計入留存收益(或當期損益)的金額應綜合考慮,以確定與整體投資相關的商譽或應計入留存收益(或當期損益)的金額。
(3)對于原取得投資后至新取得投資的交易日之間被投資單位可辨認凈資產的公允價值變動相對于原持股比例的部分
①屬于在此之間被投資單位實現凈損益中應享有份額的,一方面應調整長期股權投資的賬面價值,同時對于原取得投資時至新增投資當期期初按照原持股比例應享有被投資單位實現的凈損益,應調整留存收益;
②對于新增投資當期期初至新增投資交易日之間應享有被投資單位的凈損益,應計入當期損益;
③屬于其他原因導致的被投資單位可辨認凈資產公允價值變動中應享有的份額,在調整長期股權投資賬面價值的同時,應當計入“資本公積—其他資本公積”。
借:長期股權投資(被投資方可辨認凈資產公允價值變動數×原持股比例)
貸:盈余公積(被投資方實現凈損益×原持股比例×盈余公積提取比例)
利潤分配——未分配利潤(被投資方實現凈損益×原持股比例×(1-盈余公積提取比例))
資本公積——其他資本公積(差額)
【例題1·計算及會計處理題】A公司于2008年1月1日取得B公司10%的股權,成本為500萬元,取得投資時B公司可辨認凈資產公允價值總額為6000萬元(假定公允價值與賬面價值相同)。因對被投資單位不具有重大影響且無法可靠確定該項投資的公允價值,A公司對其采用成本法核算。A公司按照凈利潤的10%提取盈余公積。
2009年1月1日,A公司又以1450萬元的價格取得B公司20%的股權,當日B公司可辨認凈資產公允價值總額為7500萬元。取得該部分股權后,按照B公司章程規定,A公司能夠派人參與B公司的生產經營決策,對該項長期股權投資轉為采用權益法核算。假定A公司在取得對B公司10%股權后至新增投資日,B公司通過生產經營活動實現的凈利潤為1000萬元,未派發現金股利或利潤。除所實現凈利潤外,未發生其他計入資本公積的交易或事項。假定不考慮投資單位和被投資單位的內部交易。
要求:
(1)編制由成本法轉為權益法核算對長期股權投資賬面價值進行調整的會計分錄。
(2)編制2009年1月1日A公司以1450萬元的價格取得B公司20%的股權的會計分錄。
(3)若2009年1月1日A公司支付1650萬元的價格取得B公司20%的股權,編制相關會計分錄。
(4)若2009年1月1日A公司支付1520萬元的價格取得B公司20%的股權,編制相關會計分錄。
【答案】
(1)對長期股權投資賬面價值的調整
①對于原l0%股權的成本500萬元與原投資時應享有被投資單位可辨認凈資產公允價值份額600萬元(6000×10%)之間的差額100萬元,該部分差額應調整長期股權投資的賬面價值和留存收益。
借:長期股權投資100
貸:盈余公積10
利潤分配—未分配利潤90
②對于被投資單位可辨認凈資產在原投資時至新增投資交易日之間公允價值的變動(7500-6000)相對于原持股比例的部分150萬元,其中屬于投資后被投資單位實現凈利潤部分100萬元(1000×10%),應調整增加長期股權投資的賬面余額,同時調整留存收益;除實現凈損益外其他原因導致的可辨認凈資產公允價值的變動50萬元,應當調整增加長期股權投資的賬面余額,同時計入資本公積(其他資本公積)。針對該部分投資的賬務處理為:
借:長期股權投資150
貸:資本公積—其他資本公積50
盈余公積10
利潤分配—未分配利潤90
(2)2009年1月1日,A公司應確認對B公司的長期股權投資
借:長期股權投資1450
貸:銀行存款1450
對于新取得的股權,其成本為1450萬元,與取得該投資時按照持股比例計算確定應享有被投資單位可辨認凈資產公允價值的份額1500萬元(7500×20%)之間的差額50萬元,應調整長期股權投資成本和營業外收入。
借:長期股權投資50
貸:營業外收入50
(3)2009年1月1日支付1650萬元的會計分錄
①對長期股權投資賬面價值的調整
對于新取得的股權,其成本為1650萬元,與取得該投資時按照持股比例計算確定應享有被投資單位可辨認凈資產公允價值的份額1500萬元(7500×20%)之間的差額150萬元屬于包含在長期股權投資中的商譽,但原持股比例10%部分長期股權投資中確認留存收益100萬元,所以綜合考慮體現在長期股權投資中的商譽為50萬元。
借:盈余公積10
利潤分配—未分配利潤90
貸:長期股權投資100
對于被投資單位可辨認凈資產在原投資時至新增投資交易日之間公允價值的變動(7500-6000)相對于原持股比例的部分150萬元,其中屬于投資后被投資單位實現凈利潤部分100萬元(1000×10%),應調整增加長期股權投資的賬面余額,同時調整留存收益;除實現凈損益外其他原因導致的可辨認凈資產公允價值的變動50萬元,應當調整增加長期股權投資的賬面余額,同時計入資本公積(其他資本公積)。針對該部分投資的賬務處理為:
借:長期股權投資150
貸:資本公積—其他資本公積50
盈余公積10
利潤分配—未分配利潤90
②2009年1月1日,A公司應確認對B公司的長期股權投資
借:長期股權投資1650
貸:銀行存款1650
(4)2009年1月1日支付價格1520萬元的會計分錄
①對長期股權投資賬面價值的調整
對于原l0%股權的成本500萬元與原投資時應享有被投資單位可辨認凈資產公允價值份額600萬元(6000×10%)之間的差額100萬元確認為留存收益;對于新取得的股權,其成本為1520萬元,與取得該投資時按照持股比例計算確定應享有被投資單位可辨認凈資產公允價值的份額1500萬元(7500×20%)之間的差額20萬元確認為商譽,所以綜合考慮應確認留存收益100-20=80(萬元)
借:盈余公積2
利潤分配—未分配利潤18
貸:長期股權投資20
對于被投資單位可辨認凈資產在原投資時至新增投資交易日之間公允價值的變動(7500-6000)相對于原持股比例的部分150萬元,其中屬于投資后被投資單位實現凈利潤部分100萬元(1000×10%),應調整增加長期股權投資的賬面余額,同時調整留存收益;除實現凈損益外其他原因導致的可辨認凈資產公允價值的變動50萬元,應當調整增加長期股權投資的賬面余額,同時計入資本公積(其他資本公積)。針對該部分投資的賬務處理為:
借:長期股權投資150
貸:資本公積—其他資本公積50
盈余公積10
利潤分配—未分配利潤90
②2009年1月1日,A公司應確認對B公司的長期股權投資
借:長期股權投資1520
貸:銀行存款1520
2.減資從成本法轉為權益法
因處置投資導致對被投資單位的影響能力由控制轉為具有重大影響或者與其他投資方一起實施共同控制的情況下:
(1)應按處置或收回投資的比例結轉應終止確認的長期股權投資成本;
借:銀行存款等
貸:長期股權投資(賬面價值)
投資收益(差額,或借記)
(2)比較剩余的長期股權投資成本與按照剩余持股比例計算原投資時應享有被投資單位可辨認凈資產公允價值的份額:
①屬于投資作價中體現的商譽部分,不調整長期股權投資的賬面價值;
②屬于投資成本小于原投資時應享有被投資單位可辨認凈資產公允價值份額的,在調整長期股權投資成本的同時,應調整留存收益。
借:長期股權投資
貸:盈余公積
利潤分配——未分配利潤
以上便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相關知識,相信大家通過以上知識都已經有了大致的了解,如果您還遇到什么較為復雜的法律問題,歡迎登陸網進行律師在線咨詢。
可轉換公司債券的發行條件 根據《證券法》的規定,發行可轉換公司債券,必須符合下列條件: (1)最近3年的凈資產利潤率平均在10%以上,屬于能源、原材料、基礎設施類的上市公司不得低于7%; (2)可轉換公司債券發行后,資產負債率不高于70%...
1.方式都有哪些 在香港,公司一般都享有借貸權,即用抵押或無抵押的方式向外借入款項。而債券是指用于證明某種負債額的文件。其種類包括公司債券公債及其他證券。 1、公司借貸權通常由董事行使,董事的權力由公司章程加以限制。 債券與股份相比自有其不...
一.初始確認與計量 對于取得的各種債權性投資,應在企業成為金融工具合同一方時進行確認。 投資的入賬價值為其公允價值。公允價值應當以金融工具的市場交易價格或取得成本為基礎確定。相關的交易費用,如果是為取得以公允價值計量且其變動計入當期損益的...
可轉換公司債券發行費用怎樣進行財務處理 可轉換公司債券是一種新型的融資方式,它避免了增配股融資手段所帶來的股價下跌、稀釋股權等問題,又不象發行一般的債券籌資會導致高資金成本和到期償還的資金壓力,從而越來越受到資金需求者的青睞。而新會計準則發...
一、上市公司融資方式選擇影響因素 上市公司融資方式的影響因素很多,其中以采取外源融資方式時,要綜合考慮各方面因素,努力降低融資成本,規避融資風險。影響上市公司融資方式的因素主要表現在如下幾個方面: (一)政府政策法規。 從我國當前的金融環...
債券回售的類型有哪些哪個公司債券回售 債券回售 債券回售,通常發行人承諾在正股股價持續若干天低于轉股價格或非上市公司股票未能在規定期限內發行上市,發行人以一定的溢價(高于面值)收回持有人持有的轉債。這種溢價一般會參照同期企業債券的利率來設...
權益工具和債務工具的區別。不同類型權益工具是公司在融資過程中形成的一種權益工具。債務工具是一種會形成債權債務的金融工具。2。不同屬性的權益工具的發行人有義務根據公司的盈利能力向資產持有人支付股息。它們是固定收益證券,債務工具是浮動利率投資。...
據業內人士介紹,投*險買賣費用主要涉及買入賣出差價、初始費用、賬戶轉換費用和退保或部分領取所需的費用。 買入賣出差價是指指投資者人買入和賣出投資單位的價格之間的差價。以泰-康人壽(601628)積極成長型理財帳戶11月25日的買入賣出價為例...
一、可轉換債券的概念 可轉換債券又稱可轉換公司債券,是指可以轉換成普-通股的證券,它賦予持有者按事先約定在一定時間內將其轉換成公司股票的選擇權。在轉換權行使之前,債券持有者是發行公司的債權人,權利行使之后則成為發行公司的股東。 二、可轉換...
1、收益保障性 由于企業支付利息優先于派發紅利,因此轉債的收益比股票更有保障。對轉債的投資者在股價上漲的同時也可獲得穩定的利息收益。另外,在企業破產清算時,相對于普通股,轉債也具有一定的優先權。 2、兼顧安全性和成長性 只要持有人持有該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