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重要性水平的把握
(一)何為重要?何為不重要?
重要性水平是財務審計中的一個重要的基礎性概念。重要性水平的應用貫穿于整個審計過程的始終,對于科學地制定審計計劃、確定抽查的樣本規模和提出審計評價意見都有重要影響?!吨袊詴嫀煂徲嫓蕜t第1221號——重要性》第三條明確指出:重要性取決于在具體環境下對錯報金額和性質的判斷。如果一項錯報單獨或連同其他錯報可能影響財務報表使用者依據財務報表做出的經濟決策,則該項錯報是重大的。國際會計準則認為;重要性取決于事項的規?;蛟谔囟ㄟz漏或錯誤陳述環境下被判斷的錯誤程度。
因此,重要性提供的實際是一個門檻或截止點。一般地,如果某事項被忽略、未揭露或錯誤闡述將可能明顯地歪曲財務信息,或影響財務報表使用者的決策,那么它將被認為是重要的。但是,對重要性不能制定出把專業判斷經驗都考慮在內的一般準則,也就是說實際上是很難用一個具體的指標將重要性全部概括。實務中,在無權威性規范或決定重要性最小金額的情況下,現有的會計師事務所特別是**事務所,幾乎很少運用量化的指標,許多審計人員都是根據個人感覺或專業經驗來判斷重要性。但這樣操作模式帶來的后果是,重要性的判斷更多地依賴于審計人員的個人經驗??蓡栴}是一般注冊會計師特別是審計助理的從業經歷使其往往沒有決策的經驗,很難站在報告使用者的立場來分析何為重要,何為不重要?因此,注冊會計師非常需要量化指標的指引。
審計作為一項評價科學,有相當的嚴肅性。若無統一的量化指標進行科學地評價,審計結論的權威性和可比性就很值得懷疑。因此,項目經理在擬定審計計劃時,應認真評定測算重要性水平,并將此量化指標傳達給項目組的每個成員,有助于在同一個項目上按統一口徑控制風險。
(二)重要性金額的判斷通常,關于銷售收入、凈利潤、每股收益、總資產或資本回報率等的金額和趨勢可能對各種使用者都是很重要的。另外,披露事項(例如與關聯方的交易)也很重要。同時,注冊會計師應通過查看某事項的相對大小,而不是絕對大小來決定它在特定情形下的重要性。例如,同樣的壞賬或失竊對一個大企業來說,可能影響不大,而對一個小企業來說,就有可能影響到它的存亡。又如,一個盤存計價錯誤對由此致使收益減半的小企業可能是重要的,但如果對于一個大企業的收益只是輕微的影響,那么對這個大企業來說就是非重要事項。
重要性水平通常表示為凈利潤、營業收入、凈資產或總資產的一定百分比,并據此確定重要性的金額。特別需要注意的是,報表的重要性水平一定要分解到每一個具體的科目上,這樣現場人員對重要性水平的把握才不至于有大的偏離。
(三)考慮對重要性有影響的其他因素
1對按照常規方法計算的重要性指標進行調整注冊會計師有時應根據具體情況對上述任何預定的重要性參數作適當調整,例如:(1)盈利能力不穩定時,重要性應參考利潤敏感性,而不是絕對利潤來判斷;(2)董事的薪金異常高(常見于企業所有者自己管理的企業),可能需要將薪金加回以得到盈利的“正常”水平;(3)財務報表內金額固有的不精確性,對審計重要性可能產生影響,例如,對煤的盤存不可能像審計電視機存貨一樣精確,此外對長期合同中的盈利(已實現盈利和未來盈利)確認、壞賬備抵或存貨呆滯的確定,可能帶有很大程度的主觀性;(4)因為主管機構的要求,對公眾持股的企業主體和需要符合監管要求的其他被審計單位的重要性判斷,可能會處于上述范圍的更低程度,即要求更嚴,等等。
2注冊會計師評估重要性時還需考慮被判斷事項的重要程度,而不是簡單的金額大小,例如:(1)一項資產分類錯誤如果只影響廠房和設備之間的分類,那么它在金額上不是很重要的,但如果它改變了非流動資產和流動資產之間的分類,那么它將會是重要的;(2)某事項在正常情況下,因為金額太小而不需披露或更正,但該事項若產生于不正?;蛱厥饨灰讜r,那么此事項可能會被視為是重要的,等等。
3除絕對金額外,有下列情況存在時,注冊會計師也應將其視為重要:(1)某項會計政策的改變,可能對未來年度有重要影響;(2)違背了規定的會計處理,可能對未來年度產生影響;(3)有理由懷疑是一個嚴重的錯誤或欺詐;(4)按法定或專業要求應披露的事項,即使該事項被認為是不重要的;(5)足以改變趨勢方向或修改趨勢的金額;(6)盈利不足以用于分配股利,(7)一個重要的比率受到嚴重影響;(8)超過借款合同的限制,等等。
當計劃審計工作時,注冊會計師應該在可能的范圍內考慮以上這些事項的影響,以確保當決定關鍵循環和認定時以及決定是否對非關鍵循環或認定實施審計程序時,對這些事項給予適當關注。
二、重要性水平的運用與審計風險的評估
現代審計不僅重視審計質量,同時也講求審計效率。這使得重要性概念在審計中的地位日益突出,而運用重要性概念必然導致審計風險的發生。因此,審計風險的高低與注冊會計師對重要性水平的把握密切相關。
(一)注冊會計師考慮審計風險的原因通過考慮審計風險,注冊會計師可以據此:
1決定是否承接審計業務。一般來說,對于存在明顯的審計風險及審計風險較大的審計業務,注冊會計師應當謹慎地接受委托。
2采取相應措施,減少風險或把審計風險降低到最低程度。
(二)審計風險的內容一般地,審計風險是由重大錯報風險和檢查風險兩個部分組成的。
1重大錯報風險重大錯報風險是指財務報表在審計前存在重大錯報的可能性。例如,現金交易與存貨相比更易使人敏感地考慮其交易的合法性;同時計提壞賬準備通常會產生比注銷壞賬更高的風險,對重大錯報風需要考慮許多主觀的因素,包括全面考慮被審計單位的商業環境和戰略決策,與相關認定關系密切的因素及影響財務報表的因素。
2檢查風險檢查風險反映審計程序的有效性,檢查風險可由注冊會計師進行改變,而重大錯報風險卻不會因注冊會計師改變,它獨立存在于財務報表審計之外。
(三)實務工作中如何評價審計風險
具體實務工作中,項目經理可在前期工作階段進行如下調查,以做出初步評價:
1接受委托后,首先了解公司最近急需解決哪些方面的問題,如資金短缺,急于貸款或是企業雖然效益較好但是認為稅收負擔較重,或今年虧損較大但總想維護社會形象,等等,在與財務人員簡單詢問即可得知。此外,了解一下公司股權結構,是法人治理還是一個人說了算,與老總交談時也可以了解一下他的品行及對財務工作的態度,如果從頭至尾公司老總根本不過問審計工作或與審計人員沒有任何接觸,可以認為財務作為監督部門的作用較小,由此可見,對客戶審計動機的了解對判斷重大錯報風險非常重要。
2索取公司相關內控制度文件,隨機地抽取某一循環(選擇程序簡單一些的循環)如投資循環,詢問投資決策的制定過程,獲取投資協議及相關高層決議,這樣可以對公司在重大方面的內控制度有一定的了解,另外,隨機抽查一下憑證,查看原始憑證的手續完備程度,這樣對公司的控制風險就有了初步的評價。
當然,對風險的評估要想比較到位,應進行控制測試或對重要的交易循環進行穿行測試。對**事務所的大多數客戶來說,內部控制的風險都較高。特別需要注意的是,在索要各類文件時,平時應準備好常規需要收集資料的備忘錄,以書面形式提交客戶,應注意有許多文件是財務上沒有保存留底的,需要其他部門的人提供,因此,不能財務上的人說沒有就簡單的認為公司無此類資料,如在作應收賬款的替代測試,索要銷售合同,一般都說沒有,在商業信用普遍缺乏的今天,賒銷時一定會有合同或類似的契約,即使是簡陋的,但是合同往往是銷售部門保管,財務上有可能確實沒有看過,只憑票做賬。因此,必要時,應到相關部門取證。
在對重大錯報風險做出評價后,根據審計風險模型,便可以確定可接受的檢查風險。
三、結論
1為了有效地進行審計,注冊會計師必須以一個門檻或截止點作為審計判斷的標尺,來保證重要的事項均已得到有效的審計,而重要性概念的運用必然導致注冊會計師要接受一定程度的風險。事實上,選擇了CPA行業,就選擇了風險,也選擇了奉獻。
2當重大錯報風險為高或較高時,檢查風險為低,首先關注被審計單位的戰略風險和經驗風險,不必進行控制測試,直接進行實質性程序,即余額測試為主。
3當重大錯報風險為中時,檢查風險為較低,進行簡單的分析程序,對關鍵循環采用穿行測試來排除疑點,然后進行實質性程序。
4當重大錯報風險均為低或較低時,檢查風險為高,以分析性復核和交易測試為主,只對關鍵項目進行實質性程序,對非關鍵項目可以不作審計,只獲取明細表,了解其內容即可。
以上便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相關知識,相信大家通過以上知識都已經對此有了大致的了解,如果您還遇到什么較為復雜的法律問題,歡迎登陸網進行律師在線咨詢。
為合理利用外資,加強對新時期外資審計風險的研究并找出相應防范措施,提高運用外資的安全性、可靠性及效益性是當前審計理論和審計工作迫切需要解決的一個重要課題。 一、外資審計風險的特征 1、客觀存在性:外資審計項目是根據我國與外方簽定的項目協議...
如何批量制作詢證函 如何批量制作詢證函?想必你一定聽說過這個函數,它可以幫助我們在很短的時間內對他人進行鑒定。很多公司都會安排新人熟悉詢證函,他們可以根據詢證函文件來判斷公司的審核準則和要求,金子招牌即將誕生!某,某世界500強上...
1.如何增強法治思維 開展審計工作 審計機關要進一步完善黨組理論學習中心組集體學法制度,健全審計干部法律知識培訓制度,完善審計干部自學法律制度,加強法律師資教材建設,不斷創新審計干部學法形式。一是要建立健全重大事項決策法律咨詢制度。在重大事...
審計方法和技術、審計信息的存儲介質、審計范圍等產生了一系列的重大變化。作為審計人員,只有了解電子商務對審計工作的影響,才能作出恰當的電子商務審計結論。電子商務對審計實務的影響主要表現在下列幾個方面: 一、對審計重要程度的影響 隨著電子商務...
一、企業并購審計概述 (一)并購審計的界定并購即兼并與收購(兩者慣于聯用為一個專業術語——MergerandAcquisition,可縮寫為M&A),并購的涵義有狹義和廣義之分,狹義的并購指目的是在于獲取或意欲獲取目標企業經營控制權的行為;...
一、中小企業審計的特殊性與難點 在我國現階段經濟法律環境不健全,中小企業發展水平不高的因素影響下,中小企業的生產經營管理水平相對落后,導致部分中小企業對外公布的財務報表的會計信息真實性存在著較大問題。而注冊會計師審計提供合理、恰當的審計結果...
審計需要有三方關系人。必須有管理層、注冊會計師、審計報告使用者。如果三者缺一,則不能說是審計。和會計的最大區別在于審計人員必須是會計方面的專家外,還需要具備警察一樣的取證技能,在審計過程中是需要獲取各種審計證據的,來支持審計報告的結論。其詳...
在美國一些規模較大的企業中,內部審計部門通常是按照董事會審計委員會在年度審計計劃中批準的審計項目和為滿足企業管理當局的一些特殊要求而臨時確定的審計項目來執行日常審計工作的。不同類型的審計項目因其性質和要求的不同而具有不同的審計目的和目標。要...
在簽訂審計業務約定書時,充分考慮被審計單位網絡應用情況以及被審計單位及其所在行業的的網絡風險等。考慮電子商務對被審計單位組織結構的影響,特別是其組織結構能否適應電子商務時代的要求等。考慮電子商務對被審計單位管理層人員的影響,如管理人員。特別...
內部審計在風險管理中的作用 (一)風險管理的概念 所謂風險指的是可能發生的損失或者傷害的意思。在我們經濟生活中,公司作為最重要的經濟主體之一,面臨著來自內部和外部兩個方面的風險。其中主要的風險包括:財務風險、匯率風險、信用風險、技術性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