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精神損害賠償一直是近年來侵權行為法中的熱點問題。而對于法人是否可以提起精神損害賠償請求,形成了兩種截然相反的學術觀點。概而言之,即否定說與肯定說。
否定說的主要依據有:第一,法人不可能有精神痛苦,只有具備思維活動的自然人才存在精神損害問題。第二,對法人人格權的保護可以用財產損害賠償的方式來維護。在沒有財產損失的情況下,采用如賠禮道歉、消除影響、恢復名譽等非財產責任的方式就可以維護其合法權益。第三,因侵權行為使法人人格權受損而導致的法人決策人員、職工的精神損害,只能由受害人以個人的名義而不能以法人名義提起請求權,不能以工作人員的感受作為法人的精神感受。
肯定說的主要觀點為:第一,否定說的觀點是錯把生物上的精神損害同法律上的精神損害混為一談。否認法人有精神損害,就等于否認法人的人格,其結果必然使法人本身失去存在依據。第二,法人同自然人一樣,也有自己的以自然人的思維能力和心理狀態為基礎的法人意志,只不過受法人支配的行為能力是由法人的法定代表人及其工作人員實現。第三,財產損害只要求賠償就可以消除,而補償人格損害的財產,則只是一種使法人的人格損害盡快得到消除的手段。因而,必須予以法人精神損害賠償請求權。
二、賦予法人精神損害賠償請求權的理由
筆者支持肯定說的觀點,認為剝奪法人合法的損害賠償請求權,無論在理論還是實務上都是有失偏頗的。
(一)從法人精神利益及損害客觀存在的角度看。精神損害作為物質損害的對應詞,不僅包括精神痛苦,還包括精神利益減損的內容,兩者都是無形損害。法人雖無感受精神痛苦的能力,但法人人格權以人格利益為客體,侵害法人人格權亦會導致精神利益的減損,具體表現為名譽喪失、信用降低等。
(二)從平衡法人責任的角度看。不能因為法人抵御風險的能力強于自然人,就降低對其正當權利的保護。法人面臨越來越多的來自其他法人及自然人侵權行為的挑戰,是否賦予法人精神損害請求權成為保障法人健康發展的前提之一。
(三)從精神損害賠償的發展趨勢來看。金錢賠償精神損害非但不會減損人格價值和產生其他負面作用,反而可以提高對精神利益的保護力度。基于此,精神損害賠償制度得到了蓬勃發展,其適用范圍也在不斷擴大。目前,不少國家已承認了法人的精神損害賠償。
(四)從現實意義來看。對法人人格權的侵害,輕者使法人喪失正常的社會評價,影響法人機關和內部人員的工作積極性;重者使法人自下而上環境惡化,甚至導致其存續危機。在市場競爭日益加劇的今天,法人面臨的不僅僅是競爭帶來的物質損害,而且面臨著競爭帶來的精神損害。因此,為促進法人制度發展,從而使各類法人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中發揮更積極的作用,有必要建立法人精神損害賠償制度。
三、法人精神損害賠償的原則及范圍
(一)法人精神損害賠償的原則
考慮到法人的人格權遭受侵害時精神損害的特定表現形式不同于自然人的精神痛苦,而是精神利益的喪失或減損,據此,確定法人精神損害賠償應遵循如下原則:
1.必要性原則。首先應考慮停止侵害、賠禮道歉、消除影響、恢復名譽,對于侵權人侵權的行為方式不惡劣、社會影響不大,沒有明顯精神損害后果的,一般不適用法人的精神損害賠償。只有當上述四種責任形式無法彌補法人精神利益的損害時,才應考慮法人的精神損害賠償。
2.物質補償性與懲罰性并舉的原則。法人是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當其精神利益受到侵害時,只有以物質尤其是金錢來補償其受到的損害。與此相對應,侵害人一般要支付一定數量的金錢和實物,以達到懲罰和警戒的作用。
賦予刑事案件的被害人以精神損害賠償請求權,在許多國家的法學界和司法界得到了不同程度的確認,體現了現代民法的價值趨向,是刑法理念的轉變和進步。 (一)確立刑事案件的精神損害賠償制度,是被害人合法權益得以救濟的重要途徑。 隨著我國社會向現代法治...
2001年2月26日,最高人民法院通過了《關于確定民事侵權精神損害賠償責任若干問題的解釋》,使得在民事領域,侵害他人人身權與特定財產權的精神損害賠償有了明確的法律依據。但是,當侵權行為超過一定的限度而構成犯罪時,被害人能否行使精神損害賠償的...
一、概念和法律性質精神損害,是指精神利益損害,又可稱非財產利益損害。通常認為,非財產上的損害或精神損害,以精神痛苦為主,也包括肉體上的痛苦。精神痛苦主要表現為憂慮、絕望、怨憤、失意、悲傷、缺乏生趣等。精神損害賠償是指民事主體因其人身權利受到...
一、國家賠償法適用范圍 1.違法拘留或者違法采取限制公民人身自由的行政措施的; 2.非法拘禁或者以其他方法非法剝奪公民人身自由的; 3.毆打或者以其他暴力行為造成公民身體傷害的; 4.違法使用武器、警械造成公民身體傷害的; 5.違法罰款、...
內容摘要:《婚姻法》第四十六條確定了離婚過錯損害賠償制度,使法律對婚姻當事人的合法權益的保護更進一步,使司法機關對相關案件進行裁判有了法律的依據,使我國婚姻家庭立法有了進一步的完善。但是該制度在實踐操作中依然存在一些問題,使得對婚姻當事人合...
該《解釋》還規定,精神損害賠償只是當事人承擔民事責任的一種方式。因侵權行為致人精神損害,但未造成嚴重后果的,法院可以判令侵權人停止侵害、恢復名譽、消除影響、賠禮道歉;造成嚴重后果的,應根據受害人一方的請求同時判令侵權人賠償相應的精神損害撫慰...
離婚在什么情況下可以請求精神損害賠償?主要是以下幾種情形:存在違法行為;存在損害事實;違法行為和損害事實之間存在因果關系以及主觀上有過錯。一、離婚可以請求精神損害賠償嗎?可以。我國新修訂的婚姻法首次確立了離婚損害賠償制度。包括財產損害賠償和...
1、這是充分保護人的主體性權利的需要。在社會不斷進步的現今社會,精神權利越來受到重視是個不爭的事實,人們更加偏重于對精神權益損害的填補和保護。誠然在交通事故的處理已十分規范的法律體系中,再引進一個新的精神損害賠償,可能會給一個運行很好的體系...
人身傷害中精神損害的賠償數額及思考 筆者主張精神損害以金錢來進行賠償的。主要理由如下:(1)精神利益的轉化性;(2)對受害人的撫慰性;(3)對侵權行為的制裁性;(4)精神利益的可評價性。 在賠償數額的確定上,《解釋》第10條就規定了確定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