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勞動力派遣合同”是指派遣單位與接受單位訂立的由一方提供勞務而由另一方支付勞務費的合同。
勞動力派遣具有以下特點:1.勞動力的雇傭和使用分離。勞動者與接受單位不存在合同關系。雖然勞動力派遣合同內容涉及勞動者的權利義務,但勞動者不是勞動力派遣合同的主體;2.勞動力派遣涉及派遣單位、接受單位和勞動者三方之間關系,不適用民商領域中的合同相對性原則;3.勞動力派遣合同約定不明確或者違反法律規定,履行合同過程中有可能因接受單位的過錯使勞動者的利益受到損害,需要法律特別保護。
目前,我國勞動力派遣存在“逆向派遣”的情形。“逆向派遣”是一種形象說法,不是一個法律用語。它是指勞動者已經有了工作,用人單位卻偏偏不與他簽訂勞動合同,而是找一家勞務派遣公司簽訂勞動力派遣合同,勞動者以派遣員工的名義從事勞動。在此情況下,實際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存在事實上的勞動關系,通過簽訂勞動力派遣合同,將責任轉嫁給派遣單位,變成與勞動者沒有勞動關系的第三方。實際上,這是一種借用勞動力派遣名義、逃避法律責任的“逆向派遣”,或叫“反向勞務派遣”,其實就是假派遣。勞動者本來就是實際用人單位招聘的,本應依照我國勞動法的第十六條第二款關于“建立勞動關系應當訂立勞動合同”的規定,與勞動者訂立勞動合同,結果卻人為地把勞動關系扭曲為勞動力派遣關系。“逆向派遣”往往導致派遣勞動者與接受單位職工相比同工不同酬,不能享受正常的福利待遇,無法繳納社會保險,派遣單位和接受單位責任劃分不明確、不利于勞動者的保護等一系列問題。
因履行勞動力派遣合同產生的勞動爭議中應注意的問題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勞動爭議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二)》第十條規定:“勞動者因履行勞動力派遣合同產生勞動爭議而起訴,以派遣單位為被告;爭議內容涉及接受單位的,以派遣單位和接受單位為共同被告。”
勞動力派遣合同涉及兩個法律關系,即勞動力派遣合同關系與勞動合同關系。對內而言,派遣單位與勞動者(本單位職工)有勞動合同關系。對外而言,派遣單位與接受單位有勞動力派遣合同關系。勞動力派遣合同的履行把三方形成的勞動關系和民事法律關系結合在一起。由于這兩種法律關系產生的糾紛性質不同,處理爭議的程序、適用的法律以及時效也各不相同。在審判實踐中應注意區分對待。勞動者依據勞動關系起訴派遣單位、接受單位的案件為勞動爭議案件,派遣單位與接受單位依據勞動力派遣合同起訴的案件為普通民商案件。對于勞動者與用人單位和接受單位之間的勞動爭議,應通過勞動仲裁前置程序,適用勞動法規定的60天仲裁時效,按照《企業勞動爭議處理條例》規定的程序處理。進入訴訟階段,由人民法院按照民事訴訟程序進行審理,并且審查仲裁程序和實體處理是否合法,依法做出裁決。
對于派遣單位與接受單位因勞動力派遣合同糾紛提起的民事訴訟,由人民法院直接受理。然后按照民事訴訟程序進行審理,在實體上適用相關法律法規和司法解釋,依法做出裁決。
三、人民法院受理勞動爭議案件后,當事人增加訴訟請求的,人民法院應當如何處理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勞動爭議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一)》第六條規定:“人民法院受理勞動爭議案件后,當事人增加訴訟請求的,如該訴訟請求與訴爭的勞動爭議具有不可分性,應當合并審理;如屬獨立的勞動爭議,應當告知當事人向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因此,如何認定當事人的訴訟請求與訴爭的勞動爭議具有不可分性,進而進行合并審理,就成為司法實踐中的一個難點問題。而對該問題的不同理解,會導致不同的訴訟結果。不同訴訟結果則當然會對當事人的利益產生不同的影響。
根據勞動法、民事訴訟法及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若干問題的意見》的相關內容,對當事人增加的訴訟請求是否與訴爭的勞動爭議具有不可分性,進而合并審理,應主要考慮以下因素:1.必須是相同的當事人之間在同一訴訟中增加的訴訟請求;2.增加的訴訟請求與訴爭的勞動爭議之間必須屬于同類爭議;3.受訴法院有管轄權。
現行法律沒有對勞務關系作出直接的定義。 至于勞務關系的具體法律規定也不多。粗略查閱了相關法律。只在幾處發現了關于勞務關系的規定:一)《勞動部關于貫徹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若干問題的意見》第14條規定:派出到合資、參股單位的職工如果...
曠工是職工在正常工作日不請假或請假未批準的缺勤行為。曠工按工作日論。 1,對于曠工,勞動合同法相關的規定是企業辭退員工的條件之一,即員工長期曠工,違反企業相關規定的,企業可以予以解除勞動關系。 2,勞動法對曠工處罰沒有具體標準,只規定了,如...
沒有有正式的勞務合同的,因為有勞動合同。 勞務合同 勞務合同是指以勞動形式提供給社會的服務民事合同,是當事人各方在平等協商的情況下達成的,就某一項勞務以及勞務成果所達成的協議。一般是獨立經濟實體的單位之間、公民之間以及它們相互之間產生。 ...
勞務人員定義位: 用人單位將一些非核心員工(如文員、會計、軟件或項目工程師、市場營銷員、生產線簡單操作工、包裝工、保安、汽車駕駛員、炊事員、搬運工、清潔工、醫院護士、護工等);或用人單位的一些非專業性工作(如物業管理、清潔衛生、搬運等),外...
勞務人員定義位: 用人單位將一些非核心員工(如文員、會計、軟件或項目工程師、市場營銷員、生產線簡單操作工、包裝工、保安、汽車駕駛員、炊事員、搬運工、清潔工、醫院護士、護工等);或用人單位的一些非專業性工作(如物業管理、清潔衛生、搬運等),外...
目前,發達國家服務業產值占GDP比重已超過70%,發展中國家的比重也達到了50%.1980到2005年的25年間,世界服務貿易出口額由3650億美元擴大到24147億美元,增長了5.7倍,占世界貿易出口總額的比重從1/7增加至近1/5.服務...
1.什么是勞動法律關系的概念 勞動法律關系是勞動關系為勞動法規所調整而形成的權利與義務關系,是勞動法律規范在實際生活中的體現。不同社會制度下的勞動法律關系具有根本不同的性質,社會主義勞動法律關系,就是勞動關系為社會主義勞動法規調整所形成的權...
勞務派遣,是指派遣單位與勞動者簽訂勞動合同,派遣單位同用工單位簽訂協議,將勞動者派遣到用工單位由其對勞動者進行管理使用,但由派遣單位向勞動者支付報酬并向派遣單位交付管理費的一種特殊的用工形式。 在這種特殊...
勞務派遣人員是什么意思勞務派遣人員指的是被勞務公司派到相應工作單位的工人。勞務派遣定義用人單位將一些非核心員工,或用人單位的一些非專業性工作,外包給勞務公司。《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第五十八條規定:勞務派遣單位是本法所稱用人單位,應當履...
可以使用勞務抵債,但是要符合相關規定(滿足相關條件)才行。勞務抵債是指在民事案件執行中因被執行人無力償還所欠債務,而運用其一技之長向申請執行人提供勞務,以所得勞動報酬抵消所欠債務的一種方式。勞務抵債作為人民法院的執行方法,實質上是在法院主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