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究竟在何種情況下才能被認定為“相對人有理由相信”,這是表見代理在法律適用中經常面臨的困境。如果以主觀標準(即相對人認為有理由相信)予以認定,則相對人只要單方聲稱其是善意、無過失的,法律就必須認定表見代理成立,這未免對本人的要求過于苛刻,而且在社會現實中僅憑相對人的一面之詞也是很難認定的;而如果以客觀標準(即相對人已經實際陷入了錯誤)予以認定,則由于不同主體的認知程度均有差異,法律同樣會遭遇到在實踐中難以操作的尷尬。
1、權利外觀主義。在民商事交易中,如果存在了代理人和被代理人,在這樣的情況下,第三人在一定程度上并不負有深究代理人是否真正享有代理權,這一點在我國《公司法司法解釋三》里面可以看出:發起人為設立公司以自己名義對外簽訂合同,合同相對人請求該發起人承擔合同責任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發起人以設立中公司名義對外簽訂合同,公司成立后合同相對人請求公司承擔合同責任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這兩條就是典型的權利外觀主義。在表見代理的情形下,相對人在代理人享有代理權權利外觀時,很大程度上基于誠實信用原則和有利于交易原則相信代理人而與之交易,相對人在不知道代理人無權代理而做出的行為應當得到保護。
2、信賴合理性標準。信賴意味著對虛假信息信以為真,即在主觀上發生錯誤,因此信賴合理性的問題可以轉化為錯誤的類型問題,行為人發生怎樣的錯誤方具有合理性?對此,存在著所謂“共同錯誤”與“合理錯誤”之分。所謂共同錯誤是指錯誤必須是普遍的、共同的,是出于為共同利益而保護法律關系的安全的考慮。共同錯誤是不能克服的、正常情況下無人可避免的錯誤。與此相對,合理錯誤的嚴格性不是太過分,有利于實現保護交易安全的目的。
3、信賴合理性標準的判斷方法。對信賴合理性的判斷是判斷者根據當時的各種情況,綜合相關因素之后對第三人信賴的品質進行的認定,其性質屬于對主觀心態的客觀評價。就其實質而言,就是判斷在第三人所處的情景之下,其未能采取措施調查真相,而對代理權表象給予信賴是否是正當的,是可以理解的,悉言之,是對第三人的信賴“是否有過失”的判斷。在表見代理制度中,對第三人信賴合理性的判斷采取綜合判斷的方法,即主要依據個案提供的具體情事,及社會一般正常的人對該情事的正常認識來加以判斷。悉言之,其具體的操作方式是以第三人的實際情事為基準,同時參酌一般人、正常理智的人及與行為人處在相同情形的人在這種情況下的行為表現來判斷。即使在主觀標準之下強調對行為人自身特性的考量,在判斷其信賴性質時亦不得不通過比較其自己的行為方式與通常情形下普通理性人的行為方式來進行,只有這樣才能體現其法律判斷屬性——用一定的標準來衡量具體情事。
4、舉證責任的分配。表見代理中除了“有理由相信”以外,其他構成要件的證明責任應當如何分配。《最高人民法院關于民事訴訟證據若干規定》(以下簡稱《若干規定》)中第五條規定:“對代理權發生爭議的,由主張有代理權一方當事人承擔舉證責任”。在表見代理中,主張代理權存在的是相對方,但這是否意味著表見代理的各個構成要件的舉證責任均應由相對人承擔呢?從法理上審視,通常主張請求權和主張抗辯的當事人應承擔舉證責任,單純否認對方請求或抗辯的當事人不承擔舉證責任。
如果第三人是善意的,那么被代理人是需要接受表見代理的法律效果的,可以向表見代理行使追償權。要是你還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不妨向我們網的律師進行咨詢。
表見代理最早起源于德國民法典,隨之大陸法系和普通法系確立了這項法律制度。 一、表見代理制度的理論基礎 1. 表見代理最早起源于德國民法典,隨之大陸法系和普通法系確立了這項法律制度。德國民法典170-17...
表見代理的司法認定 關于表見代理的司法認定應當從以下三個方面入手。 一、表見代理的構成要件 表見代理的三個構成要件,應認定為表見代理。即,一是無權代理人沒有獲得本人的授權;二是無權代理人同相對人之間的民事行為具備民事法律行為的一般有效要件...
?一、無權代理和表見代理的聯系無權代理是指代理人不具有代理權所實施的代理行為。無權代理包括根本未經授權的代理,超越代理權的代理及代理權已終止的代理,廣義無權代理包括表見代理,此處采狹義。表見代理是指被代理人的行為足以使善意第三人相信無權代理...
是指行為人以本人的名義與第三人為民事行為,行為人雖沒有代理權,但有足以使第三人相信其有代理權的事實和理由,法律使該行為發生有權代理法律后果的法律制度。 另解:表見代理是指行為人雖無代理權,但由于本人的行為,造成了足以使善意第三人相信其有代理...
不一定。在審判實踐中,一些法官在此問題的法律適用上容易顧此失彼。有的法官不考察抵押權人是否屬于善意且無過失,斷章取義地僅以最高人民法院《關于貫徹執行若干問題的意見(試行)》第89條共同共有人對共有財產享有共同的權利,承擔共同的義務。在共同共...
符合構成要件的表見代理,該代理行為有效,能夠發生與有權代理相同的法律后果,被代理人應當向相對人承擔責任。被代理人承擔責任后,可以向無權代理人追償。被代理人對于表見代理不能主張狹義的無權代理,但是相對人卻有權在表見代理和狹義的無權代理之間...
01問題之提出作為幕后老板,公司的實際控制人往往既不是公司法定代表人,也不是公司股東、公司高管,從表面看似乎跟公司沒有任何關系;但是,實際控制人卻通過投資關系、協議或者其他安排,能夠實際支配公司。在實務中,因實際控制人導致的種種法律糾紛層出...
一、什么是表見代表 表見代表,是指法人或其他組織的法定代表人或負責人超越了代表權限實施民事法律行為的,善意相對人基于一定客觀事實有正當理由相信其沒有超越代表權限的,其代表行為有效的制度。 二、什么是表見代理 表見代理制度是基于被代理人的過...
表見代理的構成要件有哪些 1、以被代理人的名義進行了代理行為。 2、相對人在客觀上有理由相信無權代理人有代理權。 3、相對人主觀上是善意的且無過錯。 4、無權代理人與相對人之間的民事行為具備成立要件。 表見代理依法產生有權代理的法律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