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處】中國環境法網【摘要】受傳統立法模式的影響,我國的環境保護立法采單一立法模式。而結合我國環境保護與管理的理論和實踐,采取綜合立法模式將是我國環境保護立法的最佳選擇。【英文摘要】impactedbythetraditionallegislativepattern,ourcountry\'senvironmentalprotectionlawadoptssinglelegislativepattern.Inlinewiththetheoryandpracticeofourcountry\'senvironmentalprotectionandsupervision,comprehensivelegislativepatternisthebestchoiceofourcountry\'senvironmentalprotectionlaw.【關鍵詞】環境保護法;立法模式;綜合立法模式【英文關鍵詞】environmentalprotectionlaw;legislativepattern;comprehensivelegislativepattern【寫作年份】2007年【正文】一、環境保護立法模式概要立法模式是指一國立法所采取的方法、結構、體例及形態。環境保護法的立法模式則是指在環境保護立法的決策和制定過程中,立法機關所采取的方法、結構、體例及形態的總稱。總體而言,環境保護法的立法模式主要分為環境保護立法的目標模式和環境保護立法的法體模式。環境保護立法的目標模式決定著環境保護法的指導思想和調整對象。明確環境保護立法的目標模式,有利于確定環境保護法的任務和目的。從目前環境保護與管理的理論和實踐來看,環境保護立法的目標模式主要體現在以下立法理念和立法原則上,即:運用綜合生態系統方法進行管理,發揮各自然生態系統及人工生態系統的整體功能;改善生產工藝和技術,促進區域循環經濟發展;綜合協調人的利益與生態系統自身的自然利益,促進經濟和社會的和諧、持續發展。環境保護立法的法體模式主要是指各種不同層級的環境保護法以何種形態作為表現方式。大體來說,環境保護立法的法體模式可分為三種類型:(一)統一基本立法模式,即一國制定一部統一的環境保護基本法對各種環境保護和管理活動進行調整。如1969年美國制定的《國家環境政策法》,1973年羅馬尼亞制定的《環境保護法》,1995年2月俄羅斯聯邦杜馬通過的《俄羅斯蘇維埃聯邦社會主義共和國自然環境保護法》等都屬于各國的環境保護基本法;(二)單行法律法規模式,即指通過分別制定單獨的環境保護法律、法規對表現為各環境要素和環境組分的環境進行保護和管理的活動進行調整,如瑞典的《水系保護法》,英國的《土地排水法》,甘肅省于2003年通過的《甘肅省濕地保護條例》等法律、法規的制定即屬該立法模式;(三)混合立法模式。該立法模式具體是指根據各個國家和地區濕地保護的特點,采用統一基本立法模式和單行法律法規模式相結合的方式進行濕地保護立法的模式。混合立法模式是現代各國環境保護立法最為多見的立法模式。自上個世紀六、七十年代以來,世界范圍內許多國家曾先后開始采用該立法模式,將其運用于環境保護立法之中。如美國、日本、英國、俄羅斯等國曾先后制定了關于環境保護的基本法律,也制定了針對各環境要素的保護和利用以及具體環境污染防治等方面的法律。除單獨采用目標模式和法體模式進行立法之外,綜合運用目標模式和法體模式相結合的立法模式,即環境保護的綜合立法模式也是現代許多國家所采用的環境保護立法模式,這主要是由環境保護法所保護的生態系統所具有的結構和功能的完整性、體系性等特點決定的,如荷蘭、德國、美國等國在其環境保護立法中都采用這種立法模式。二、我國環境保護法的立法模式選擇--綜合立法模式目前,綜合生態系統方法[1]已經成為指導包括我國環境法在內的全球第二代環境法”發展的重要理念和方法。結合綜合生態系統方法的綜合性[1]、公益性、靈活性等特點和已經取得的成功經驗,我國環境保護立法應采取綜合立法模式。具體而言,綜合立法模式至少包括以下內容:
【摘要】公眾參與對環境問題的解決具有重要意義。本文從公眾參與的概念出發,站在目前世界環境情勢和我國國情的角度,論述環境保護中的公眾參與的必要性,著重就如何建立完善的環境保護中的公眾參與機制提出對策建議,以期完善我國環境立法。【英文摘要】It...
【摘要】本文在比較我國《環境保護法》和美國《國家環境政策法》的法律實踐的基礎上,提出修訂我國《環境保護法》的方向和重點是為政府環境保護公共職能的統一性提供更充分的保障。【關鍵詞】修改;環境保護法;公共職能;統一【英文關鍵詞】Amendmen...
摘要應當以保護法益為指導解釋刑法第338條規定的污染環境罪;對于經《刑法修正案(八)》修改后的污染環境罪,既不能僅采取純粹生態學的法益論,也不能僅采取純粹人類中心的法益論,而應采取生態學的人類中心的法益論(折衷說);只要生態學的法益與人類中...
【摘要】2008年3月,我國進行了大部制改革,在此次大部制改革中,原國家環保總局升格為環境保護部。此次改革明顯擴大了環境行政權力的權威,對涉及環境保護的各項行政權力進行了重新配置。但目前我國在理論領域對作為公共權力的環境行政權的專項研究還很...
【摘要】近年來,面對嚴重的環境問題,我國現行《環境保護法》從理念、原則到內容已顯露出諸多缺陷和不足,修訂《環境保護法》基礎上制定環境保護基本法成為解決問題的一個有效途徑。環境保護基本法需要在適應我國長期發展狀況的理念和原則下進行制定。文章通...
【摘要】按照綜合性環境基本法的定位,對《環境保護法》加以全面修改,使之成為我國實現社會、經濟和環境全面協調發展的依據,以及各單項環境與資源保護立法的直接依據,是我國修改《環境保護法》的大方向。本文從立法宗旨、立法目的、環境法律制度運行機制的...
摘要:我國將在相當長的時期內保持一國兩制三法系四法域的區際法律結構,這對四法域之間承認和執行仲裁裁決形成了極大的障礙。雙邊協議模式、自主立法模式、區際聯合商事仲裁模式和區際條約模式是我國四法域之間承認和執行彼此仲裁裁決的可供選擇的四種模式。...
【摘要】文章結合環境法從第一代向第二代的更新,分析了綜合生態系統管理理念在國際和國內環境保護中的形成和發展;闡述了綜合生態系統管理的基本內涵;分析了在我國生態保護立法中確立綜合生態系統管理理念的合理性。【英文摘要】Taketheviewpo...
內容摘要:論文分析了中外環境影響評價法律制度的現狀。闡明了《美國國家環境政策法》首創的環境影響評價法律制度的要領,指出其精髓是強調政府行為特別是重大聯邦行為對環境的影響及其評價和審查;認為健全環境影響評價的機制,特別是公眾參與機制、替代方案...
以下物權法論文題目供同學們參考學習—— 論生態化理念對物權法的影響 物權法中土地征收征用公共利益研究 《物權法》中擔保物權對《擔保法》的突破 我國《物權法》上的物權變動模式研究 《物權法》中擔保物權制度的改進與不足 物權變動中第三人利益的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