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健全對外來發票審核的內控制度
企業本身做好防范假發票的各項內部管理和控制是防范假發票的基本前提,由于很多企業不僅沒有制定對外來發票涉稅風險的防范和控制制度,而且實務中對假發票的防控工作也沒有做好。為此,CPA應幫助企業建立健全發票管理的內部控制制度,并輔導企業執行到位。其中,對于企業以發票報銷為前提支出的各類成本和費用,CPA不僅要讓企業知曉對成本和費用支出計劃(預算)審核、審批的規范要求,如對各項支出預算必要性、合理性及對支出預算審核和審批的制度規定,而且還要讓企業知道對實際執行情況加強審核和監督的制度要求。如是否突破或修改了計劃(預算);改變、修改計劃的原因是否合理;計劃是否真實和正常執行;如有變化對預算有何影響?報銷手續和入賬憑據(主要是發票)等是否真實、合法。
CPA還應指導企業將防范假發票的內控制度傳達至企業各部門,指導企業根據執行中發現的問題及時修改、完善相關控制制度。另外,CPA還要指導企業定期對相關部門及人員掌握內控制度及對各項內控制度的實際執行情況進行檢查和測試,分析企業相關人員對假發票內控制度的落實和掌握是否全面、制度的運行是否正常有效,同時對檢查和測試中發現的薄弱環節提醒企業修改和完善,確保對假發票的甄別不流于形式,為防止假發票流入企業筑好第一道防線。
嚴格執行對發票的內控制度
CPA應要求輔導企業內部負責審核、審批外來發票的會計、審計,做好四方面工作以防范發票涉稅風險:
一是嚴格按照企業內控制度規定的流程,認真審核每一筆報銷的發票和相關手續、單據和其他相關入賬憑據及附件,仔細核對與報銷發票相關各個流程的內控程序、手續是否執行到位,核對經辦人、證明人、審核人及審批人等的簽字手續是否真實、完整并執行。
二是不能以人情代替審核、審批原則。審核、審批人履行職責時不能不好意思提問題及意見,也不能因相關人員的小恩小惠放棄原則。
三是熟悉本企業生產、經營的流程和狀況,企業正常應該發生哪些成本、費用,大約發生多少,同時檢查與業務支出有關的計劃(預算)、合同、入庫單、費用支出明細單、完工單、成本決算單等原始憑證和信息資料,核對每一筆發票所載經濟業務的真實性、合理性和必要性,對業務軌跡不完整、不規范、不正常,以及出現違反常規、常識及邏輯關系等問題的發票報銷業務,仔細分析和研究其可能潛伏的虛假問題。
四是輔導企業相關人員掌握發票管理方面的知識。掌握甄別假發票的方法和技巧,通過自身對假發票的防控系統發現假發票。
展開全部帶息票據的到期值=應收票據面值×(1 票據年利率×票據到期天數/360)所以,貼現息=10000000*1.31%/360天*188天承兌匯票有效期銀行承兌匯票是由在承兌銀行開立存款帳戶的存款人出票,向開戶銀行申請并經銀行審查同意承...
一、財務審計需要提供哪些 1、企業營業執照副本、稅務登記證副本、機構代碼證、行業資質復印件; 2、委托協議書簽字、蓋章;審計有關事項說明簽字、蓋章(提供統一格式); 3、企業基本情況簡介、企業內部機構設置圖(紙質及電...
1.企業法律風險防范有哪些 按照國際慣例多委托當地知名律師事務所對企業進行風險盡職調查,在調查的基礎上出具法律風險評估報告。重點是對企業現有法律風險進行識別、歸類、評分和分級排序。首先,要對企業進行全面深入的法律調查,研究以往案例,發現和識...
企業如何防范經營風險 企業風險存在于企業發展的全過程中,任何一環的疏忽和紕漏都會給企業帶來極大的危害,規避風險,防患于未然成為當今企業必須高度重視的問題。那么企業應當如何控制經營風險呢?首先,企業必須全面分析經營中可能存在的風險,并對風險進...
企業財務內部控制制度體系(以下簡稱財務內控制度體系)是企業內部為了有效地進行經營管理而制訂的一系列相互聯系、相互制約、相互監督的制度、措施和方法的總稱。建立健全財務內控制度體系,對于提高企業會計信息質量,保護資產的安全、完整,促進企業規范健...
一個企業的健康發展離不開一個合理有效的內控體系。內控做好了,才能保證企業內部不產生問題,從而保證企業的順利長久的發展。那么,作為財務經理人,應該如何構建一個合理的內控體系呢?內部控制體系是為合理保證單位經營活動的效益性、財務報告的可靠性和法...
一、重要性水平的把握 (一)何為重要?何為不重要? 重要性水平是財務審計中的一個重要的基礎性概念。重要性水平的應用貫穿于整個審計過程的始終,對于科學地制定審計計劃、確定抽查的樣本規模和提出審計評價意見都有重要影響。《中國注冊會計師審計準則...
一、完善企業內控環境,嚴格授權批準制度 在法人治理結構方面,股東會、董事會、監事會、經理層之間應形成權責分配、激勵與約束、權利制衡關系,把各項管理落到實處。在管理部門設置方面,建立完善科學的、符合企業特點的內部組織結構,合理、有效地設置...
一、完善企業內控環境,嚴格授權批準制度 在法人治理結構方面,股東會、董事會、監事會、經理層之間應形成權責分配、激勵與約束、權利制衡關系,把各項管理落到實處。在管理部門設置方面,建立完善科學的、符合企業特點的內部組織結構,合理、有效地設置...
一、完善企業內控環境,嚴格授權批準制度 在法人治理結構方面,股東會、董事會、監事會、經理層之間應形成權責分配、激勵與約束、權利制衡關系,把各項管理落到實處。在管理部門設置方面,建立完善科學的、符合企業特點的內部組織結構,合理、有效地設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