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環境共同侵權的構成要件
1、數人沒有意思聯絡
共同危險行為人之間并無共同的侵害計劃,而是各自獨立實施危險行為,對于損害后果沒有共同的意愿和認識。否則,不構成共同危險行為,而是典型的共同侵權行為。
2、數人共同實施了危險行為
所謂數人共同實施危險行為,包括如下幾個方面的內容:首先,共同危險行為的實施者是數人。如果危險行為人為一人,則應當按照一般的單獨侵權處理。其次,危險行為人是確定的。在共同危險行為中,造成最終結果的行為人不能確定,但實施共同危險行為的行為人應當是確定的,否則不能使危險行為人承擔連帶責任。最后,數人的行為具有共同危險性。所謂共同危險性,是指數人的行為都在客觀上有危及他人財產或侵害他人人身的可能。危險必須是現實存在的,而不能僅僅是具有一種潛在的可能性或必然性。該種危險性應當結合行為本身、周圍環境等方面予以判斷。
共同危險行為的構成,必須是行為人在實施某種危險行為致人損害時,其危險行為的時間和地點具有同一性。該同一性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理解:其一,各行為人都有作為行為,該作為行為雖相互獨立,但卻并列發生,即是一種行為并列的“共同”。例如,甲乙同時向丙所在方向射擊獵物,其中一彈誤中丙。其二,各個危險行為的性質或者種類相同。例如,幾名小學生同時向教學樓下扔礦泉水瓶,其中一瓶砸傷過路人。其三,相同性質或者相同種類的危險行為在同一輻射范圍內偶然并列發生,即數人實施的危險行為在時間和空間上存在聯系。如果行為人實施行為的時間和地點都不相同,只能視為分別致人損害,不能作為共同危險行為處理。
3、一人或數人的行為已經造成損害結果
這就意味著:損害事實已經發生,損害結果已經造成;損害確系共同危險行為所造成;僅有一人或數人中一部分人的行為造成損害后果,另一部分人雖然實施了危險行為,但客觀上沒有造成損害后果。
4、加害人不明
共同危險行為人中的一人或數人的行為已實際造成損害后果,但難以認定究竟是數人中誰的行為實際造成了損害后果,即無法查明真正的侵權人。正是因為在共同危險行為中加害人不明,故歸責的基礎之一是法律對共同過錯和因果關系的推定,即推定數人的行為與損害結果之間都具有因果關系,推定數人對損害的發生均有過錯。
通過上述介紹可知,環境共同侵權包括共同危險行為人之間并無共同的侵害計劃,而是各自獨立實施危險行為。如果有其他相關問題想要了解,歡迎咨詢律聊網的免費法律咨詢,可以幫助你解答疑惑。
環境侵權的行為 環境侵權行為是指違反環境保護和防治污染的法律規定,污染或破壞環境,造成他人合法環境權益損害的行為。包括他人的財產權、人身權和環境權,但是都以污染和破壞環境為中介或前提。與一般方式的侵權行為相比,它具有行為方式的多樣性、后果的...
一、環境侵權行為的特點 環境侵權行為具有不平等性、不可互換性、社會妥當性、合法性、間接性、繼續性、反復性、廣闊性、累積性等特點。 二、環境侵權行為的構成 1、污染環境的行為 污染環境的行為具有復雜性、漸進性、多樣性的特點。作為環境污染損害...
一、環境侵權訴訟因果關系推定 我國《侵權責任法》第66條規定因污染環境發生糾紛,污染者應當就行為與損害之間不存在因果關系承擔舉證責任。由此,我國確立了環境侵權因果關系舉證責任倒置規定。[1]也就是說,環境污染受害人對于因果關系證明雖不存在客...
導讀 裁判要旨 案情簡介裁判結果 人民法院認為,蘇州某某公司等的行為構成商標侵權及不正當競爭。在法院已經判決蘇州某某電器有限公司構成侵權的情況下,足以認定屠某某與余某某在明知某某衛廚(中國)公司某某系列注冊商標及商譽的情況下,通過控制新設...
環境污染損害責任有什么構成要件 行為人污染環境,造成他人人身權利的損害,行為人要承擔相應的民事責任。這種責任的要件包括: 1、行為人有污染環境的行為。 環境污染從污染源來看,包括廢水污染、廢氣污染、廢渣污染、粉塵污染、放射性物質污染、噪聲...
環境污染中的共同侵權法條 《侵權責任法》第六十七條規定:兩個以上的污染者污染環境,污染者承擔責任的大小,根據污染物的種類、排放量等因素確定。這是我國侵權責任法上關于數個環境污染加害人之間責任比例劃分依據的規定。但問題是,加害人之間的這種責任...
環境侵權賠償責任是什么 環境污染侵權責任,是指排污者因污染行為,侵害他人的生命權、健康權等人身權或者所有權、用益物權等財產權,從而導致的民事法律責任。 關于環境污染侵權責任的法律規則,主要由《民法通則》關于民事侵權責任的一般規定,《侵權責...
(一)基本案情某某衛廚(中國)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94年,營業范圍包括熱水器、燃氣灶、吸油煙機等的生產、銷售。屠某某曾出資設立蘇州某某電器有限公司并擔任法定代表人。因涉商標侵權和不正當競爭,經人民法院判決,蘇州某某電器有限公司被判令變更企...
環境污染侵權糾紛認定條件有哪些 1、受害者死亡時,當事人的身份確定。 因環境污染而導致人死亡,這種情況下,如何確定當事人的資格。在此認為可以參考一般侵權案被侵權人死亡下當事人確定的原則,并結合繼承法有關內容來確定。 受害人的繼承人或遺贈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