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完善自己的權利體系,對自己的商標要及時予以注冊,同時對自己的品牌進行持續的宣傳和推廣,爭取成為所屬領域中具有較高知名度的知名品牌,這樣才能成為以后維權的利劍。
2、要對侵權行為進行監控,及時發現侵權行為,才能及早查處,減少自己的損失,避免造成贏了官司卻丟了市場的結局。
3、要及時的進行證據保全,互聯網侵權的證據隨時都可能滅失,要及時予以有效的證據保全。
4、及時通知網絡服務提供商,讓其履行相應的刪除、屏蔽、斷開鏈接等必要措施的義務,及時制止侵權行為。
5、要及時采取法律手段(行政、民事、刑事)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追回自己的損失,并對侵權以嚴厲打擊。
(1)法律屬性不同: 反壟斷法屬于公法范疇,主要是一種經濟行政法,而反不正當競爭法屬于私法范疇,主要是一種知識產權法。 (2)調整相關法律關系的目的不同: 反壟斷法調整的目的在于禁止限制競爭行為,創造進行合法競爭的良好市場環境,維護合法競...
不正當競爭名詞解釋是什么不正當競爭是指經營者以及其他有關市場參與者采取違反公平、誠實信用等公認的商業道德的手段去爭取交易機會或者破壞他人的競爭優勢,損害消費者和其他經營者的合法權益,擾亂社會經濟秩序的行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反不正當競爭法》第...
反不正當競爭法所保護的是經營者與消費者的合法權益,所約束的是不正當競爭行為,并且是經營者的不正當競爭行為。 反不正當競爭法中的經營者,指的是從事商品生產、經營或者提供服務的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組織。但現行...
一、保障社會主交易市場經濟健康發展 競爭是市場經濟最活躍、最核心的因素;競爭機制是市場經濟最基本的運行機制。因此,通過制定《反不正當競爭法》,對維護和促進競爭,保障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健康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二、鼓勵和保護公平競爭,制...
「摘要」我國法學界以經濟學上的有效競爭理論詮釋反壟斷法上競爭的含義,視競爭為圭臬,將競爭作為反壟斷法特有的法律價值和傳遞其他價值的手段的觀點有失偏頗。競爭價值對反壟斷法所要調整的經濟現象并不具有完全的解釋力。競爭理論、交易費用經濟學以及管制...
壟斷競爭市場是什么壟斷競爭是一種介于完全競爭和完全壟斷之間的市場組織形式,在這種市場中,既存在著激烈的競爭,又具有壟斷的因素。壟斷競爭市場(monopolisticcompetitionmarket)是指一種既有壟斷又有競爭,既不是完全競爭...
保護知識產權的目的是為了鼓勵促進社會進步的發明創造,但所有的權利人無不是在借鑒和學習前人成果的基礎上成就其權利的。 無可否認,在競爭自由的理念下,模仿必然與知識產權的保護相伴相生,糾纏前行。在知識產權訴訟...
2006年1月13日至2006年3月1日期間,廣東省江門市某全國連鎖購物中心在其經營場所大堂內和門前懸掛及放置廣告牌,同時向行人和消費者派發印有此次活動內容的購物宣傳單,其內容是新年路路發大獎日日送,1.無需消費抽奔馳,2.消費滿100元抽...
近日,《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反不正當競爭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以下簡稱《解釋》)發布,自2022年3月20日起施行。《解釋》共29條,根據修訂后的反不正當競爭法,重點對反不正當競爭法第二條、仿冒混淆、虛假宣傳、網絡不正當競爭...
不正當競爭的概念和特點是什么不正當競爭行為,是指經營者違反《反不正當競爭法》的規定,損害其他經營者的合法權益,擾亂社會經濟秩序的行為。(一)不正當競爭的行為主體是經營者。按照《反不正當競爭法》第2條的規定,經營者是反不正當競爭法上的違法主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