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6年1月13日至2006年3月1日期間,廣東省江門市某全國連鎖購物中心在其經營場所大堂內和門前懸掛及放置廣告牌,同時向行人和消費者派發印有此次活動內容的購物宣傳單,其內容是“新年路路發大獎日日送,1.無需消費抽奔馳,2.消費滿100元抽摩托車,3.消費滿100元家電日日送,活動時間為2006.1.13-2006.3.1”。此次“無需消費抽奔馳”活動的規則如下:消費者免費領取抽獎券一張,詳細填寫資料后投入抽獎箱中,該購物中心將在3月2日抽取100張抽獎券,并將這100張抽獎券郵寄回其上海總公司于3月8日最后抽獎,全國范圍內只設一個中獎名額,獎品為“E200K型”奔馳車一輛。該行為于2006年1月23日被江門市工商行政管理局蓬江分局查獲。
一、不正當競爭行為的界定
《反不正當競爭法》第2條第二款規定:“本法所稱的不正當競爭,是指經營者違反本法規定,損害其他經營者的合法權益,擾亂社會經濟秩序的行為。”可見,不正當競爭行為是行為人在市場經濟活動中,以競爭為目的,違背誠實信用原則和商業道德,損害或足以損害國家、其他經營者和消費者合法權益,擾亂社會競爭秩序的行為。是否構成不正當競爭行為應從以下四方面界定:
(一)不正當競爭行為的主體是經營者。《反不正當競爭法》第2條第三款規定:“經營者是指從事商品經營或者營利性服務的法人、其他經濟組織和個人。”
(二)不正當競爭行為以市場競爭為目的。這是區別不正當競爭行為與其他一般侵權行為的重要標志。損害或排擠競爭對手這樣一種發生在競爭關系之間的違法行為,充分顯示了行為人以市場競爭為主觀目的,同時也限定《反不正當競爭法》只適用于經營者之間存在競爭關系的違法行為。
(三)不正當競爭行為違反誠實信用原則和公認的商業道德。《反不正當競爭法》第2條第一款規定:“經營者在市場交易中,應當遵循自愿、平等、公平、誠實信用的原則,遵守公認的商業道德。”這也是經營者從事市場競爭必須遵守的最基本的行為規范。如果經營者以欺騙、假冒、利誘和妨礙的手段,以損害其他經營者的利益為代價,獲取市場競爭機會,則此行為違反誠實信用原則和商業道德,必然為《反不正當競爭法》所禁止。
(四)不正當競爭行為損害多方利益。1.損害其他誠實經營者合法權益。不正當競爭者為了牟取商業利益,采取種種不正當手段獲取交易機會,占有市場資源,必然導致合法經營者的公平競爭權、自主營銷權、專用權、榮譽權等權益受到侵害。2.損害消費者權益。不正當競爭行為直接或間接侵犯了消費者的安全權、知情權、選擇權、公平交易權等權益。3.破壞市場經濟秩序,違背商業道德。不正當競爭不是通過提高質量、技術、管理和服務水平,而是違背商業道德靠消極落后、弄虛作假、投機取巧來達到搶占市場、謀取利益的目的,造成市場價格異常波動,供求關系扭曲,最終破壞健康的市場機制的形成,
二、不正當利誘性銷售行為的界定
利誘性銷售是指商品或服務的經營者以特定利益之給付為“誘餌”誘使購買者優先選擇購買其商品或服務的營銷方式。作為經營者的促銷手段,常表現為:有獎銷售、附贈、折扣、特別銷售。
區別于法律認可的利誘性銷售行為,不正當利誘性銷售行為則特指經營者違反誠實信用原則或違背商業慣例,不正當影響最終消費者購物決策,并使本來公平合理的競爭秩序受到破壞或有受到破壞的現實危險的利誘性銷售行為。學理上根據行為的方式和手段可以將不正當利誘性銷售行為分為以下三種類型:
(一)欺騙利誘性銷售行為。即經營者以實際上不存在的利益作為誘餌來誘使消費者優先選擇購買其商品或服務,消費者則為“既得利益”的表象所迷惑而作出了不適當的購買決策。
競業限制應該如何界定競爭企業1、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和法院對于競爭關系的審查并不是一個簡單的、單一、表面的標準,而是在綜合多種因素后,探求原單位和新單位是否具有實質意義上的競爭關系。主要認定依據有以下幾個方面:第一,營業執照上登記的經營范圍是...
第5條(1)款,禁止假冒他人的注冊商標,是最明顯的與《商標法》的重疊。一般講來,有了商標法全面保護注冊商標,就沒有必要再在反不正當競爭法中出現注冊商標保護條款了。問題是我國現有《商標法》很難說已對注冊商標進行了全面保護。所以,這一條在實踐中...
一、應增加新的不正當競爭行為的規定,進一步拓寬執法的范圍 法律的穩定性相對于法律所調整的社會經濟關系的變動性、靈活性而言是滯后的。法律一旦制定就具有穩定性,而社會經濟關系則是在不斷變化的。在國外,不正當競爭行為以其廣泛且不確定而著稱。我國...
9月,360推出隱私保護器,指責企鵝掃描用戶隱私,以達到不可告人的目的,據說是為了抄襲軟件,360說企鵝掃描用戶的使用過的軟件,針對性抄襲,不過你看,騰訊確實抄了不少軟件和游戲。然后QQ就說竭力保護用戶隱私,360污蔑自己,然后兩家在網上展...
反壟斷法的價值目標界定及制度架構立法價值是指各國在制定法律時希望通過立法所欲達到的目的或追求的社會效果。任何法律的制定都應當有明確的目的性,都應當有自己的價值目標。立法價值目標是立法者為了實現某種目的或達到某種社會效果而進行的價值選擇。價值...
說的是二審吧,一審360的訴訟請求被駁回,敗了。二審還沒宣。支持360起訴騰訊我也是使用QQ包年服務,現在讓我們把360刪除才能上?這樣無疑就是對控制住了我們的選擇權,我們有權利打電話給騰訊要回這些服務的錢。我們先打電話問下吧!360訴騰訊...
一、網絡不正當競爭行為的表現形式所謂不正當競爭.是指經營者采取不正當手段爭取交易機會,損害其他經營者合法權益.擾亂社會經濟秩序的行為。利用互聯網為工具,其中許多不正當競爭手段在網絡空間有了新的表現形式。具體來講主要有以下幾大類:1壟斷經營。...
[摘要]我國加入WTO后,反壟斷特別是反行政壟斷的緊迫性日益增強。行政壟斷實際上是個復合性概念,包括行政主體的行政壟斷行為與市場主體的經濟壟斷兩個部分。其中行政壟斷行為實質上是行政主體濫用經濟行政權排斥、妨礙、限制市場競爭的行政違法行為,屬...
第一,從理論上講,《反壟斷法》對經營者是從兩個方面來進行界定的:一是主體類型,即包括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組織;二是行為性質,即從事商品生產經營或提供服務。從主體類型看,行業協會應屬于社團法人;而從行為性質看,對行業協會是否從事商品生產、經營或...
隨著婚姻觀念的轉變,開放,以及手機,社交軟件的普及,婚姻中遇到第三者的情況愈來愈來多。如果婚姻中一方經常給婚外某人長期發紅包,買東西,有曖昧的言語,有一次或數次的約會,甚至與婚外某人發生不正當性關系,這些情況在婚姻中均不能被接受,會嚴重的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