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聞侵權的構成要件
侵權行為體現在新聞作品中、有侵權內容的新聞作品已公開發表、新聞侵權作品有可指認的對象、新聞機構具有合法性并在新聞活動中有過錯
一般侵權行為構成條件:
1、行為人實施了侵害他人合法權利和利益的行為;
2、損害事實的存在;
3、違法行為與損害結果之間有因果關系;
4、行為人主觀上要有過錯,包括故意和過失。
新聞侵權構成條件:
(一)侵權行為體現在新聞作品中
這是構成新聞侵權的第一個要件,也是新聞侵權和其他一般侵權的重要區別。侵權行為必須通過新聞作品具體體現,如果加害人不是通過發表新聞作品對受害人的合法權益加以侵害,而是通過張貼大小字報,在受害人居住生活區域通過語言文字散布貶損性的內容,即使有損害性事實的存在,也只能認定為普通的民事侵權行為,而不構成新聞侵權。
(二)有侵權內容的新聞作品已公開發表
這是構成新聞侵權的又一重要條件,也是區別損害事實是否存在的關鍵。只有有侵權內容的新聞作品已經正式發表,才能認定新聞侵權事實的客觀真實性和確定性。如果新聞作品沒有發表,這種損害事實就不能被確認。也就是說,在新聞侵權的認定上,必須首先確認有侵權內容的新聞作品已經發表,才能進一步確認新聞侵權的存在。
(三)新聞侵權作品有可指認的對象
受害人可以被指認,應該是新聞侵權的第三個構成要件。也就是說,新聞侵權作品具有指向性。如果新聞作品僅僅是針對某一類人或者某一類行為發表了不當的評論,而沒有將矛頭直接指向哪一個人,我們就不能認為其構成侵權。相反,由于有侵權內容的新聞作品的發表,導致了受害人在現實生活中被指認,從而引起其物質和精神權益的貶損,則新聞作品的發表是導致損害事實出現的原因。只有在新聞作品存在可以指認的對象時,有侵權行為的新聞作品才能承擔責任。
(四)新聞機構具有合法性并在新聞活動中有過錯
這是新聞侵權中對新聞機構的要求。首先,新聞機構應具有合法性。這里所說的新聞機構,是指通過合法程序成立的新聞機構,如報社、期刊雜*社、通*社、電視臺、**電臺、**圖片社以及**電影制片廠等。非法成立的機構因其不能從事新聞活動,其侵權行為只能視為一般侵權行為而不能作為新聞侵權。
其次,新聞機構在新聞活動中要有過錯,包括故意和過失兩種情況。但是,在我國的新聞侵權實際中,過錯行為主要表現為過失。當然,故意也不是不存在,有些新聞作者可能出于某種不可告人的目的,會故意通過新聞作品去侵害他人的合法權益。在我國新聞實踐中故意侵害他人利益的作品是非常罕見的。過失的侵權行為是新聞侵權行為。
依據《民法通則》第106條之規定,侵權行為是指公民、法人由于過錯侵害國家、集體的財產,侵害他人的財產、人身,依法應承擔民事責任的行為,以及法律特別規定應對受害人承擔民事責任的其他致害行為。 侵權行為具體化至新聞法學領域即為新聞侵權行為。新聞...
一、名譽權侵權方式有哪幾種 (一)侮辱 侮辱是指故意通過言語、文字或者行為舉止等方式貶低他人人格、毀損他人名譽的行為。 侮辱行為的主觀狀態應當是故意,其方式可以是言語、書面文字或者行為舉止,也可以使上述集中方式的混合。 《民法通則》第1...
1.新聞輿論監督的法律問題 在現代信息社會中,新聞機構已成為了人民日常生活專用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它承擔了傳播新聞以實現公民的新聞自由的神圣使命。但是,由于各種主客觀條件的限制,在新聞機構傳播新聞的過程中,可能會給他人的合法權益和自由造成一定...
公眾號摘抄網絡新聞侵權嗎首先,通常所傳播的文章屬于他人的作品,是他人具有獨創性的智力成果,他人擁有對其作品的著作權,既包括著作權中的人身權,也包括其中的財產權。其次,要看作者是否對這些公眾號進行了授權。公眾號在進行文章的轉載時,通常應獲得作...
罵明星會構成名譽侵權嗎罵明星會構成名譽侵權。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名譽權案件若干問題的解答》第7條規定:是否構成侵害名譽權的責任,應當根據受害人確有名譽被損害的事實、行為人行為違法、違法行為與損害后果之間有因果關系、行為人主觀上有過錯來認定...
一、網絡名譽權的主體及侵犯內容有哪些 (一、)公民名譽權 名譽權可分為公民的名譽權和法人的名譽權,公民的名譽權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1、在何新聞報道、書刊雜志在對真人真事進行報道、評論、傳播時都不得與事實不符,而影響公民原有的社會評價。 2...
名譽侵權訴訟支持律師費嗎我國《民法通則》并無侵權人應當承擔被侵權人為訴訟支出的調查費、律師費等費用的相關規定。原審法院根據事實,依法對上訴人要求被上訴人支付公證費、律師費等費用的訴訟請求不予支持,并無不當。侵犯名譽權的行為(一)侮辱侮辱是指...
一、侵害名譽權的行為有哪些(一) 侮辱行為所謂侮辱,是指故意以語言、文字、暴力等手段貶損他人人格,從而損害他人名譽的行為。具體分為三種情形:第一,暴力侮辱。即對受害人施以暴力直接損害受害人的人格尊嚴;或 者以暴力相威脅,迫使受害人違背自己的...
1、是侵權行為。 2、未經允許嚴格意義上就是偷拍,即便公眾場合,法律擬制為個人隱私。 3、依照治安管理處罰法,偷窺、偷拍、竊聽、散布他人隱私的,處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罰款;情節較重的,處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處五百元以下罰款。 ...
名譽侵權會造成什么影響新的《民法典》于2021年1月1日生效,《民法通則》有效時期為2020年12年31日止,屆時與《民法典》相沖突的條款失效,由新頒布的司法解釋替換。《民法典》生效前的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第一百二十條和第一百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