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可得利益損失與違約行為之間是否具有因果關系
依據我國合同法的規定,可得利益損失與違約行為之間是具有困果關系的,例如合同違約造成合同不履行的,就可能會造成可得利益的損失。
《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
第九十七條?【解除的效力】合同解除后,尚未履行的,終止履行;已經履行的,根據履行情況和合同性質,當事人可以要求恢復原狀、采取其他補救措施,并有權要求賠償損失。
第一百一十三條?【損害賠償的范圍】當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義務或者履行合同義務不符合約定,給對方造成損失的,損失賠償額應當相當于因違約所造成的損失,包括合同履行后可以獲得的利益,但不得超過違反合同一方訂立合同時預見到或者應當預見到的因違反合同可能造成的損失。
經營者對消費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務有欺詐行為的,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的規定承擔損害賠償責任。
賠償損失的特點
1、賠償損失是最重要的違約責任形式。賠償損失具有根本救濟功能,任何其他責任形式都可以轉化為損害賠償。
2、賠償損失是以支付金錢的方式彌補損失。金錢為一般等價物,任何損失一般都可以轉化為金錢,因此,賠償損失主要指金錢賠償。但在特殊情況下,也可以以其他物代替金錢作為賠償。
3、賠償損失是由違約方賠償守約方因違約所遭受的損失。首先,賠償損失是對違約行為所造成的損失的賠償,與違約行為無關的損失不在賠償之列。其次,賠償損失是對守約方所遭受損失的一種補償,而不是對違約行為的懲罰。
4、賠償損失責任具有一定的任意性。違約賠償的范圍和數額,可由當事人約定。當事人既可以約定違約金的數額,也可以約定損害賠償的計算方法。
1.什么是損失補償原則三個條件是什么 保險的損失補償原則是指投保人與保險人訂立保險合同,將特定的危險轉移給保險人承擔;當保險事故發生時,保險人給予被保險人的經濟賠償恰好填補被保險人遭受保險事故的經濟損失。填補損失,在保險關系中稱為補償。保險...
夫妻一方以自己名義轉讓登記在自己名下的共有房屋,配偶明確表示不同意轉讓,經審理房屋買賣合同不存在違反合同法第五十二條規定情形的,法院應認定有效,但買受人要求繼續履行的,不應予以支持。法院應釋明買受人可以主張解除合同,善意買受人有權要求出賣人...
合同違約的損失包不包括預期收益1、合同違約的損失包括預期收益。關于預期經營利潤是否屬于違約賠償范圍的問題,基于可得利益損失須具有確定性和可預見性的特點,以及各類法律關系的差異性,司法實踐中法官對此有一定的自由裁量權。違約賠償中的可得利益損失...
▌1、問題的提出《合同法》第113條是違約情形下守約方向違約方主張可得利益損失的直接法律依據。但由于《合同法》113條對于可得利益損失的規定過于原則,對于是否應當支持及如何計算、認定可得利益損失,法院經歷了從極少支持到謹慎支持,從隨心所欲到...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商品房買賣合同糾紛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以下簡稱《解釋》)第8條: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導致商品房買賣合同目的不能實現的,無法取得房屋的買受人可以請求解除合同、返還已付購房款及利息、賠償損失,并可以請求出賣人承擔...
買賣合同糾紛案件中普遍存在質量異議。質量異議是應作為反駁還是反訴處理,質量檢驗期間如何界定,是否準許啟動質量鑒定程序,因質量問題而引起的賠償范圍是什么?對此,不同法院、不同法官往往有不同看法,導致不同的處理程序和審理結果。為此,筆者對上述問...
合同解除后一方可以要求另一方支付違約金,當事人自愿在合同中約定對合同解除適用違約金條款,且不違背法律和公共利益,合同合法有效。裁判規則1.房屋買賣合同解除后一方不能要求另一方支付違約金——廣西桂冠電力股份有限公司與廣西泳臣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
裁判要旨 判斷違約金是否過高要考慮造成的損失不僅僅是指實際損失,還應包括合同履行后可以獲得的利益。在當前市場主體違約情形比較突出的情況下,如果僅將違約成本控制在實際損失,不利于對...
最高人民法院應當將可得利益納入合同解除后的損失賠償范圍,但不應超過違約方在訂立合同時預見或應當預見違反合同可能造成的損失裁判要旨如在因違約方違約導致合同解除的情況下,將損害賠償范圍僅限定于守約方因對方違約而產生的損失,不將可得利益損失納入其...
編者按:原合同法司法解釋(二)》第29條規定,當事人主張約定的違約金過高請求予以適當減少的,人民法院應當以實際損失為基礎,兼顧合同的履行情況、當事人的過錯程度以及預期利益等綜合因素,根據公平原則和誠實信用原則予以衡量,并作出裁決。當事人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