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這樣的案例在實踐中屢有發生,從法理的角度來看,推定的無罪與已經確證的無罪一樣都是無罪,對無罪的人的逮捕當然屬于國家賠償法規定的“對沒有犯罪事實的人錯誤逮捕的”情況。因此應當予以賠償。
對推定無罪的人予以賠償是徹底貫徹無罪推定原則的要求。無罪推定是現代各國刑事司法通行的一項基本原則,是我國參加的國際公約確認和保護的一項基本人權,刑事賠償是刑事訴訟的延續,無疑也應當貫徹這一基本原則和起碼要求。無罪推定決不只是要求對疑罪在形式上宣告無罪,更重要的是在實體上也作無罪對待,承認被推定無罪的人在法律地位、社會地位上與其他公民無任何差別。如果一方面肯定其無罪,另一方面又否定其有取得賠償的權利,則實質上還是作有罪對待。不可否認,對推定無罪的人予以賠償確有可能導致對實際上有罪的人賠償,但如果以此為由拒絕賠償,則無罪推定原則更應該廢除,因為它有可能是對犯罪的放縱。疑罪拒賠的觀點目前在實務部門和理論界均有一定市場,說明無罪推定原則在我們思想上尚未真正確立,也說明改變舊的司法觀念、擺脫原有司法習慣的不良影響是何等的任重道遠。
對推定的無罪予以賠償符合國家賠償法內在的意旨。該法的第15條、16條列舉了應當賠償的幾種情況之后,緊接著在第17條規定了不應當賠償的六種除外情況。從法理上講,除外規定附屬于正條,是立法者為了避免對正條可能產生的歧義而從否定的角度作進一步的闡明。因此,當某種情況是否屬于賠償范圍有疑問時,就要進一步根據除外規定進行否定判斷,如果符合除外規定的情況之一才不予賠償。第17條規定的六種除外情況分別是:因公民自己故意作虛偽供述或偽造其他有罪證據而被羈押的;因為未達到法定刑事責任年齡或不具有刑事責任能力而不負刑事責任的;情節顯著輕微、危害不大、不認為是犯罪的;犯罪已過追訴時效的;經特赦令免除刑事責任的;司法機關工作人員與行使職權無關的個人行為,以及法律明文規定的其它免除國家賠償的情況等。顯然,因證據不足而推定無罪的情況不屬于上述除外情況,據此我們應當排除疑問、將其歸屬到應當賠償的范圍之內。
對推定的無罪予以賠償符合現代各國賠償原則的發展趨勢。刑事賠償制度在19世紀末期建立之初實行的是過錯賠償原則,即只有當司法機關的加害行為是具有故意或過失的時候才予以賠償。然而,面對強大的國家機關,弱小無助的受害人要證明其有過錯何其難也。伴隨著法制的健全和人權思想的日益發達,賠償原則逐步從過錯原則向無過錯原則發展,即只要是司法機關在客觀上對公民造成了損害而又沒有合法的依據就應當賠償,而不問其主觀上是否有過錯。體現在疑罪上,只要最終推定無罪就必須賠償。
然而,無過錯的賠償畢竟有別于有過錯的賠償,因此,許多國家將無過錯賠償稱為“國家補償”,并明確規定不對有關的司法人員進行追償。無疑,這更具有科學性、也更容易被司法人員接受。如果我們國家能夠盡快將這種無過錯補償制度予以明確化,則疑罪賠償在理論上的爭議和實踐中的阻力就都不成其為問題了。
可以的。但是一并提起優勢更多。 第一,刑事附帶民事訴訟不另外收取原告訴訟費,而單獨民事訴訟則要收取訴訟費并最終由敗訴方承擔。 第二,從訴訟時間上看,一般來說,由于刑事附帶民事訴訟可與刑事訴訟部分一并審理,訴訟時效更短,有利于維護原告的合法權...
2001年2月26日,最高人民法院通過了《關于確定民事侵權精神損害賠償責任若干問題的解釋》,使得在民事領域,侵害他人人身權與特定財產權的精神損害賠償有了明確的法律依據。但是,當侵權行為超過一定的限度而構成犯罪時,被害人能否行使精神損害賠償的...
在現實的司法實踐中,很多人分不清刑事和解、刑事諒解和刑事調解,認為它們是一樣的,但實際上這三者是有本質區別的。 1.適用案件范圍的區別: 刑事和解適用的案件范圍:1.因民間糾紛引起,涉嫌刑法分則第四章(...
單位不僅可能成為公安司法機關追訴、審判的對象,而且可以成為受犯罪行為侵害的被害人。但是,單位能否作為公訴案件中的被害人參加刑事訴訟活動的問題,理論界有所爭論。一些學者認為,單位不能以刑事被害人的身份參與刑事訴訟活動,但可以附帶民事訴訟原告人...
生活中,發生交通事故,造成他人重傷或者死亡,這是屬于刑事犯罪的。那么交通事故致人死亡應該如何起訴呢?今天我就為大家解答一下:交通肇事造成死亡一人或重傷三人以上,負事故全部或主要責任的,應判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涉案對于受害人在事故中受到...
刑法在審理的時候經常會用到諒解協議和和解協議,刑事諒解書一般刑事案件的受害人與嫌疑人或其家屬之間,就刑事案件的結果達成和解簽訂的諒解書,那么刑事諒解書與刑事和解協議有什么區別? 刑事諒解書一般指由被害人一...
第三人過錯責任能否減免國家賠償責任國家賠償案件中第三人過錯責任表現為國家機關及其工作人員實施違法行為時,受害人以外的公民、法人或其他組織實施民事侵權行為,二者對損害的發生均有過錯。對此,可否減免國家賠償責任應分別以下幾種情況而定:對致害結果...
【案情始末】 2012年2月23日,謝某之子在廖某開辦的托兒所因老師失職走失,被鐘某綁架并致死。被告人鐘某犯綁架罪被判死刑并賠償謝某損失。后謝某以廖某為被告訴至法院,要求廖某賠償其精神損失。 但是,本案在審理中出現分歧。第一種觀點認為,廖某...
錯誤對公民進行行政拘留,應當進行國家賠償。 根據1995年1月1日起施行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賠償法》的規定,國家賠償一般包括行政賠償、刑事賠償。 該法第2條規定:國家機關和國家機關工作人員行使職權,有本法規定的侵犯公民、法人和其...
最高人民法院對附帶民事訴訟精神損害賠償議案的答復 最高人民法院辦公廳法辦﹝2011﹞159號簽發人:張軍 對十一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第6039號建議的答復 您提出的關于修改最高人民法院法釋(2000)47號與法釋(2002)17號的建議收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