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消法要求經營者誠信經營,不得設定不公平、不合理的交易條件,不得強制交易。經營者應當承擔消費者因商品服務缺陷或因損害他人人身安全等因素被召回支出的必要費用。有關消費者權益保護法新舊對比詳細的內容請閱讀下文。
消費者權益保護法新舊對比之經營者的義務
第十六條經營者向消費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務,應當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產品質量法》和其他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履行義務。
經營者和消費者有約定的,應當按照約定履行義務,但雙方的約定不得違背法律、法規的規定。
第十七條經營者應當聽取消費者對其提供的商品或者服務的意見,接受消費者的監督。
第十八條經營者應當保證其提供的商品或者服務符合保障人身、財產安全的要求。對可能危及人身、財產安全的商品和服務,應當向消費者作出真實的說明和明確的警示,并說明和標明正確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務的方法以及防止危害發生的方法。
經營者發現其提供的商品或者服務存在嚴重缺陷,即使正確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務仍然可能對人身、財產安全造成危害的,應當立即向有關行政部門報告和告知消費者,并采取防止危害發生的措施。
新消法對經營者義務作出的新規定
第十六條經營者向消費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務,應當依照本法和其他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履行義務。
經營者和消費者有約定的,應當按照約定履行義務,但雙方的約定不得違背法律、法規的規定。
經營者向消費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務,應當恪守社會公德,誠信經營,保障消費者的合法權益;不得設定不公平、不合理的交易條件,不得強制交易。
第十七條經營者應當聽取消費者對其提供的商品或者服務的意見,接受消費者的監督。
第十八條經營者應當保證其提供的商品或者服務符合保障人身、財產安全的要求。對可能危及人身、財產安全的商品和服務,應當向消費者作出真實的說明和明確的警示,并說明和標明正確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務的方法以及防止危害發生的方法。
賓館、商場、餐館、銀行、機場、車站、港口、影劇院等經營場所的經營者,應當對消費者盡到安全保障義務。
第十九條經營者發現其提供的商品或者服務存在缺陷,有危及人身、財產安全危險的,應當立即向有關行政部門報告和告知消費者,并采取停止銷售、警示、召回、無害化處理、銷毀、停止生產或者服務等措施。采取召回措施的,經營者應當承擔消費者因商品被召回支出的必要費用。
侵權責任法司法解釋廢止了嗎 侵權責任法司法解釋廢止了嗎?《侵權責任法》通過一審、二審、再審法院確定,廢止卻屢陷困境:《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二審決定于2016年10月16日起施行。該司法解釋于...
2022年4月7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令第752號《國務院關于修改和廢止部分行政法規的決定》(2022年3月29日成文)予以公布,自2022年5月1日起施行。為深化證照分離改革,進一步推進放管服改革,激發市場主體發展活力,維護國家法制統一...
一、新舊規定對比變化 一是取消了外銷比例達到50%以上才予退稅的規定,只要應納稅額小于零,就可申報退稅。二是新發生出口業務的生產企業從發生首筆出口業務之日起12個月內的出口業務,不計算當期應退稅額,當期免抵的稅額等于當期免抵退稅額;未抵完的...
關于醫療美容糾紛的責任確定,通常從違約之訴或侵權之訴兩方面來考慮。 一、由違約行為而產生的醫美法律糾紛 關于對醫療美容糾紛提起違約之訴,通常需考量三方面問題: 1.合同的效力問題:通常從事醫療美容服務...
如何打贏消費者維權官司 1、首先是要依法索要購物憑證或收據。當你在購買、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務時,一定要記住,向銷售方索取購物憑證或服務收據,如發票、信譽卡、包修卡、產品說明書等,并當面檢查是否填寫清楚了自己所買物品的品牌、價格。這是打官司時...
隨著《民法典》正式施行以及首批配套新司法解釋的公布,法律人的朋友圈被紛紛刷屏——大家都在感慨,民法典還沒有學完,又來一批新規。 面對“海量”新規,法律人到底...
《民法典》即將于2021年1月1日施行。根據《民法典》第1260條的規定,《民法典》施行后,現行《婚姻法》《繼承法》《民法通則》《收養法》《擔保法》《合同法》《物權法》《侵權責任法》《民法總則》將同時廢止。 ...
2011年6月,張某夫婦入住某市一酒店。入住當日晚上6點,張某夫婦在該酒店的一樓餐廳用餐時,張某發現隨身攜帶的挎包丟失,張隨即向當地派出所報了案,報案稱:挎包里存放現金6000多元,**羅拉手機一部(價值3000元)及有關身份證,計價900...
【案情簡介】 一方是與原滬江大學有著一定歷史淵源的上海理工大學,一方是擁有系列滬江商標的在線教育互聯網企業,雙方對滬江標識爭執不下訴至法院。近日(4月18日)下午,這場商業標識爭奪戰落下帷幕,上海市高級人民法院(以下簡稱上海高院)對上...
為消費者依法維權支招 濟南中院發布保護消費者權益十大典型案例 今天是3·15國際消費者權益日,為進一步增強消費者自我保護意識,引導商家誠信經營,提倡和諧消費,濟南市中級人民法院向社會發布保護消費者權益十大典型案例,內容涉及消費維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