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共犯如何追究
(一)主犯
《刑法》第26條第4款規(guī)定:應當按照其所參與的或者組織、指揮的全部犯罪處罰。由于一般主犯雖然在共同犯罪中對其所參與的犯罪起主要作用,但其畢竟還不能像犯罪集團的首要分子一樣,組織、策劃、指揮甚至參與犯罪集團的全部活動,因此,對犯罪集團首要分子以外的其他共同犯罪的主犯,在追究刑事責任時其承擔刑事責任的范圍也與犯罪集團的首要分子不同。他們只對自己親自參與或者組織、指揮的全部犯罪承擔刑事責任,而不像犯罪集團的首要分子那樣要對集團所有的犯罪活動承擔刑事責任。
(二)從犯
《刑法》第27條第2款規(guī)定,對于從犯,應當從輕、減輕處罰或者免除處罰。根據(jù)從犯參與犯罪的性質(zhì)、情節(jié)及其在共同犯罪中所起的作用等具體情況,或者從輕處罰,或者減輕處罰,或者免除處罰。因為在共同犯罪中,從犯所起的作用和其行為的社會危害性比主犯小,因此,從犯承擔的刑事責任應當比主犯輕,而這也是和罪刑法定的原則相適應的。
(三)教唆犯
《刑法》都29條對教唆犯的處罰作了詳細的規(guī)定:“教唆他人犯罪的,應當按照他在共同犯罪中所起的作用處罰。教唆不滿十八周歲的人犯罪的,應當從重處罰。如果被教唆的人沒有犯被教唆的罪,對于教唆犯,可以從輕或者減輕處罰。”
交通肇事(我們只考察構成犯罪的案件)逃逸案件不斷發(fā)生,給國家和人民生命財產(chǎn)造成很大危害。但如何認定交通肇事逃逸,公安機關、檢察機關、審判機關對此并沒有統(tǒng)一的認識,由此給交通肇事嫌疑人造成了不應有的損失,為了說明問題,先看以下幾個案例。 ...
共同犯罪強奸罪從犯中止怎么認定認定能否成立共犯中止,同樣應當從犯罪中止的構成特征,即時空性、自動性、徹底性、有效性四個方面來認定。共犯中止與單獨犯的中止構成條件在時空性、自動性、徹底性特征的認定上并無太大出入,不同之處在于有效性特征的理解上...
當大家看到兩高司法解釋關于瀏覽次數(shù)達到5000次以上,或者被轉發(fā)次數(shù)達到500次以上的信息即構成犯罪時,大家都可能會有疑問,如果不知道是假的轉發(fā)了會構成犯罪嗎?是共犯嗎?答案是否定的,不知情的通常不構成犯罪,更談不上共犯了。那網(wǎng)絡謠言會...
共同犯罪的共同故意如何認定 共同犯罪的故意包含兩層意思: 一層意思是各個共同犯罪人對該罪都有故意。第二層意思是共同犯罪人之間存在著意思聯(lián)絡,意識到了在協(xié)同共同行為。在共同犯罪的場合,必須具備兩層意思,才認為具有共同犯罪的故意。首先,共同故...
根據(jù)我國刑法學界對片面共犯成立共同犯罪的理由之不同,可以將肯定說劃分為以下三種: 首先,懲罰需要說。持該說者認為,對沒有共同故意的一方以單個人犯罪定罪處罰,對有共同犯罪故意的一方,以他方的共同犯罪人論處。這是為了對暗中幫助他人實施犯罪的行為...
一、共同犯罪的犯罪中止概述 共同犯罪是相對于單獨犯罪的一種特殊犯罪形態(tài)。我國刑法第25條第1款規(guī)定:共同犯罪是指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這一定義揭示了共同犯罪必須具備的要件:(1)二人以上;(2)共同的犯罪故意;(3)共同的犯罪行為。從形式上...
共同犯罪判多少年 共犯的分類標準:國外刑法通常按分工進行分類,分為正犯(實行犯)、教唆犯、幫助犯。我國刑法主要按共犯作用進行的分類,適當考慮了分工。按此標準將共犯成為四類,共同犯罪人分為主犯、從犯、脅從犯和教唆犯。 主犯是指組織、領導犯罪...
過失犯罪有結伙作案如何處罰 一、在刑事責任年齡方面,不滿刑事責任年齡,不影響結伙作案的認定。在司法實踐中,二人以上共同作案經(jīng)常出現(xiàn)部分共犯不滿刑事責任年齡的情況,那么這會不會影響結伙作案的認定呢?筆者認為刑事責任年齡是從承擔刑事責任與否的角...
共同犯罪是司法實踐中常見的一種犯罪形式。我國刑法第25條規(guī)定:共同犯罪是指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從這個概念出發(fā),構成共犯的條件是共同行為人主觀上必須有共同的故意,在客觀上共同行為人的實施行為必須符合特定的一個犯罪要件。但在司法實踐中,各共同...
同案犯的供述是證言嗎 一種觀點認為這類共犯口供屬于后審案件的證人證言,認為該同案犯供述是經(jīng)過調(diào)查屬實的,其真實性建立在較牢靠的基礎上,且該被告人與后案審理的共犯人在利害關系上已牽扯不大,實際上已成為后審者犯罪事實的知情者,其訴訟地位因而發(fā)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