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案情】
袁某拾得黃某的醫保卡,到藥店查詢該卡余額還有6000元后,遂冒充持卡人本人到藥店使用該醫保卡購買藥品,消費了6000元。接到公安民警電話通知后,袁某主動到公安機關投案自首,供述了所犯罪行,退賠了被害人黃某的全部損失并取得其諒解。
2【分歧】
關于本案袁某的行為定性,主要有以下兩種意見:
第一種意見認為,被告人袁某以非法占有為目的,采用秘密的手段,竊取他人醫保卡內的財物,其行為構成盜竊罪。
第二種意見認為,被告人袁某以非法占有為目的,使用欺騙的方法,騙取他人醫保卡內的財物,其行為構成詐騙罪。
3【評析】
筆者同意第二種意見,主要理由如下:
第一,從盜竊罪和詐騙罪的性質分析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百六十四條規定,盜竊罪是指以非法占用為目的,秘密竊取他人財物。該罪的行為表現是違反被害人的意志,秘密竊取,將他人占有的財物轉移為自己或第三人占有。《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條規定,詐騙罪是指以非法占有為目的,使用欺騙方法,騙取數額較大的公私財物。詐騙罪的構成要件為:行為人實施欺騙行為,受騙者產生錯誤認識;對方基于錯誤認識處分財產;行為人或者第三人取得財產;被害人的財產遭受損失。
第二,從采取的犯罪手段分析
盜竊罪的表現為秘密竊取,犯罪分子采取財物所有人、保管人未發覺的手段、方法,將財物據為己有,如采取扒竊、秘密潛入并竊取、順手牽羊等不為人察覺的手段、方式達到目的。
詐騙罪的表現為虛構事實、隱瞞真相,通常以編造謊言、假冒身份、偽造證據等方式,使財產的所有人或者管理人基于錯誤認識而處分了財產。
二者的關鍵區別在于,行為人在處分財產時具有處分意識,即能認識到自己的行為是將財產轉移給他人。
第三,從本案的實際情況分析
袁某拾得醫保卡的行為,該行為本身是不違法。袁某構成違法的行為是其通過醫保卡獲取財物的行為。袁某獲取財物的手段,并非秘密竊取,而是拿拾得的醫保卡通過藥店銷售人員辦理相應的手續進行交易所獲得。藥店的銷售人員按規定是要審查持卡人的身份的,但因慣性思維、基于對顧客最基本的信任,主觀地認為持卡消費的人系該醫保卡的所有權人;袁某未向銷售人員坦白自己并非該卡所有權人,并未對該卡的來源、自身身份進行說明,致使銷售人員基于錯誤認識而將藥品交付給袁某。本案中,袁某非法所得是藥品,藥品的管理人是銷售人員,所有權人是藥店老板,銷售人員是藥店老板雇傭而來處分藥品的人。因此,袁某的行為應當屬于詐騙行為而非以秘密竊取形式的盜竊行為。
來源:中國法院網 | 作者:黃駿逸
聲明
本平臺所推送內容除署名外均來自于網絡,僅供學術探討和信息共享,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作者:@刑辯張金武,執業于山東憶興律師事務所,轉自:法務之家從一般類型的詐騙,到電信、合同、集資、信用卡、保險、貸款、票據詐騙等,權威完整匯編。刑法條文:第二百六十六條詐騙公私財物,數額較大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處或者單處...
盜竊信用卡并使用行為的定性 盜竊信用卡并使用行為應如何定性,學界爭議頗多,歸納起來,主要有以下幾種觀點: (1)應定盜竊罪。理由主要有:信用卡是一種支付憑證,盜竊信用卡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占有了他人的財物,雖然盜竊信用卡以后,行為人還要...
【案情】 鄒某在網上購物時,在購物頁面彈出一個對話框,對方自稱是購物平臺客服小羅,尚未看到鄒某付款成功的記錄,隨后小羅發送鏈接并稱點擊鏈接后才能查看付款成功記錄。鄒某在誘導下點擊該虛假鏈接,其網銀中的26000元隨即被轉走。原來該鏈接...
在我們日常生活之中,經常會拾得一些東西,但是對于這些遺失物的處理很多人都是不太清楚的,雖然遺失物是我們所拾得,但是我們對于它并沒有所有權,需要根據國家法律物權法的規定,是上繳還是歸還,還是無主物呢,那么法律上怎樣界定遺失物呢?下面瑞律小編將...
【案情】 鄭某在縣城盜竊了一輛宗申牌三輪摩托車。次日,鄭某騎著該三輪摩托車來到隔壁村找張某,對張某說因沒有資金買化肥,愿將三輪摩托車賣與張某。后兩人達成交易,鄭某將該三輪摩托車以5500元的價格賣予張某。 【分歧】 對于本案中鄭某的行...
小編為大家整理了關于被網貸騙了錢怎么追回的相關內容知識,希望可以為您提供幫助。詐騙類犯罪是典型的擾亂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秩序的犯罪,行為方式和犯罪手段各異,罪名和量刑也截然不同。目前,有幾種詐騙犯罪行為比較常見并且經常被混淆,主要包括:詐騙罪、...
【案情】 甲一家人,在多家銀行辦理了多張銀行卡,甲以約500元的價格在黑市賣給騙子使用,騙子用甲賣給其的銀行卡來收取其詐騙所得贓款。然而,甲一家人辦卡時綁定了短信提醒,一旦騙子詐騙得手,甲一家人就能夠收到進賬短信,他們則馬上打電話給銀行掛...
是的。 根據刑法第一百九十六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進行信用卡詐騙活動,數額較大的,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處二萬元以上二十萬元以下罰金;數額巨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五萬元以上五十萬元以下罰金;數額特別巨...
詐騙類犯罪是典型的擾亂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秩序的犯罪,行為方式和犯罪手段各異,罪名和量刑也截然不同。目前,有幾種詐騙犯罪行為比較常見并且經常被混淆,主要包括:詐騙罪、合同詐騙罪、票據詐騙罪、信用卡詐騙罪和簽訂、履行合同失職被騙罪。 合同詐騙罪與...
什么是遺失物 遺失物是指他人丟失的動產。換言之,遺失物并不是無主物,也不是所有人(合法占有人)拋棄的或因他人的侵害而丟失的物,而是因所有人不慎所丟失的動產。遺失物能否成為善意取得制度的客體,關鍵是看遺失物的存在狀態是否具備善意取得的構成要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