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氣候資源是氣候要素中可以被人類利用的那一部分自然物質和能量,是一種典型的自然資源。氣候資源經濟、社會效益的發揮建筑在其生態效益的保護之上。保護氣候資源對于保護我國日益脆弱的生態環境、保障我國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以及應對國際氣候變化談判都具有重要的意義。我國氣候資源保護立法相當薄弱,未成體系,不足以擔當保護氣候資源的重任。制定氣候資源保護單行法并完善相關法律法規應當成為我國環境資源保護立法發展的新領域。【英文摘要】Climateresourcesexistsintheclimateenvironmentwhichcanaffordshumanthesubstancesandenergy.Itisatypicalnaturalresources.Theeconomicandsocialvalueofclimateresourcesisbasedonitsecologyvalue.ThegreatsignificanceofclimateresourcesprotectionliesintheprotectionofourincreasinglyfragileecologicalenvironmentandsafeguardChinaseconomicandsocialsustainabledevelopmentandcopingwiththeinternationalclimatechangenegotiations.Thelegislationofourclimateresourcesprotectionistooweaktoassumetheresponsibilityofclimateresourcesprotection.Itcanbepredictedthatsettingupaclimateresourceslaw”andimprovingitsrelevantlawsandregulationsshouldbethenewareasofourenvironmentalresourcesprotectionlegislation.【關鍵詞】氣候資源;自然資源;氣候變化【英文關鍵詞】ClimateResources;NaturalResources;ClimateChange【寫作年份】2009年【正文】1991年中國氣象局頒布規范性文件《氣候資源管理大綱》,1994年國務院發布《氣象條例》設定第五章氣象服務與氣候資源利用”,1999年全國人大常委會通過《氣象法》設定第六章氣候資源開發利用與保護”,2004年《中國氣象事業發展戰略研究》提出構筑我國氣候資源合理開發利用與保護法律體系的設想,2004年《中國21世紀初可持續發展行動綱要》提出要保障氣候資源的可持續利用”,2005年全國人大常委會頒布的《可再生能源法》將風能、太陽能等氣候資源的開發利用確定為國家能源發展的優先領域”,2005年全國政協會議上溫克剛委員提交加快我國氣候資源合理開發利用與保護立法”的提案,2006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一個五年規劃》提出加強空中水資源、太陽能、風能等氣候資源的合理開發利用”,2006年國務院下發《加快氣象事業發展的若干意見》強調:加快氣候資源開發等法律法規建設,完善配套規章”,2007年《中國應對氣候變化國家方案》提出我國將全面加強減緩與適應氣候變化的法律法規,2008年中國氣象局通過《氣候可行性論證管理辦法》(2009年1月1日起施行),2009年兩會期間中科院發布《2009中國可持續發展戰略報告》在第四章和第八章中提出建立應對氣候變化的法律法規體系”,之后秦大河提交制定應對氣候變化法”提案并建議其中確立氣候資源合理開發利用”條款……縱觀這18年的發展,不難看出,我國加強氣候資源合理開發利用與保護法律建設的趨勢在不斷加強。可是遺憾的是,我國法學界對氣候資源立法問題關注乏人,研究者寥寥可數,與現實發展需求不相匹配。基于此,本文嘗試著對我國氣候資源保護立法中的部分基礎性問題進行探討,希冀起到拋磚引玉的作用。一、氣候資源的概念及其屬性(一)氣候資源的概念探討1991年《氣候資源管理大綱》(試行)中提出,氣候資源是指人類憑借一定的手段、方式所能開發利用的那一部分氣候條件,是人類可利用、形成財富或使用價值,并能影響勞動生產率的自然物質和能量的一部分”;《氣候資源概論》指出:氣候資源是一種重要的自然資源,它是指在一定的經濟技術條件下,能為人類生活和生產提供可資利用的光、熱、水、風、空氣等物質和能量”[1];《中國自然資源叢書,氣候卷》這樣定義:氣候資源就是可以在生產物質財富的過程中作為原材料或能源利用的那些氣候要素或現象的總體”[2];《氣象與可持續發展》認為,氣候資源是指光能、熱量、降水、風能及可開發利用的大氣成分,是人類生產和生活必不可少的主要自然資源,在一定的技術和經濟條件下為人類提供物質和能量”[3]。
基準氣候站觀測環境保護規定(1985年12月18日)第一條 為了保護基準氣候站的觀測環境,以利于觀測和積累氣候資料,準確反映我國氣候資源狀況,更好地為經濟建設服務,特制定本規定。第二條 本規定所稱基準氣候站,是指獲取標準氣候資料的氣候站,是...
【摘要】股票期權是企業的一種有效的激勵手段。隨著我國新企業會計準則的頒布,對股票期權的會計處理也引起了關注,雖然準則規定采用公-允價值法進行計量,但在實施過程中仍有可能存在一些問題。本文對此進行分析并給出一些建議。 【關鍵詞】股票期權;公...
一、票據的簡述1.銀行承兌匯票作為一種具有高度信用保障、使用便捷的支付結算工具,在我國票據市場占有重要地位。2.商業承兌匯票作為企業支付工具,有延遲付款、方便融資的功能。由于其利率較低,融資方便等優點,被廣泛使用,尤其被中小企業廣泛用來融資...
1.關于大氣方面出臺了哪些法規法律 《中華人民共和國節約能源法》、《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循環經濟促進法》、《中央企業負責人經營業績考核暫行辦法》以及根據以上法律制定出的《中央企業節能減排監督管理暫行辦法》;《中國節能...
【出處】中國民商法律網【摘要】企業重整期間,往往需要正當經營以保證最大限度的降低進入破產程序給債務人財產帶來的負面影響。與一般企業經營控制權相比,重整期間企業控制權范圍既擴張又受到局限。企業控制權主體制度主要存在兩種模式。我國現行破產法確立...
【摘要】改革開放30年來,我國東部的經濟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績,但同時我們也應看到為經濟的發展所付出的巨大的環境代價。西部大開發政策無疑是西部經濟發展的新亮點。但是面對著西部脆弱的生態環境,機械的走東部發展的老路顯然是行不通的。環境問題產生的...
預重整案件在我國大陸不斷增多,最高法及地方省、地市法院也相繼出臺了有關預重整制度的會議紀要、審理規范/指引等司法政策性文件。 近三年以來,預重整案件在我國大陸與日俱增,如火如荼地發生于我國各地實踐之中。 ...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氣候資源保護和開發利用條例(2020年9月19日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第十三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八次會議通過) 目錄 第一章 總則 第二章 氣候資源探測、區劃和規劃 第三章 氣候資源保護 第四章 氣候資源開發利...
【出處】中國環境法網【摘要】受傳統立法模式的影響,我國的環境保護立法采單一立法模式。而結合我國環境保護與管理的理論和實踐,采取綜合立法模式將是我國環境保護立法的最佳選擇。【英文摘要】impactedbythetraditionallegis...
1.關于氣候變化的法律法規 中國國已在2007年正式發布了《中國應對氣候變化國家方案》,2008年出臺了《中國應對氣候變化的政策和行動》(白皮書),上述措施以及一些已經制定實施的,如有關可再生能源利用以及環境保護等方面的法律法規等,為制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