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完善我國環境污染損害賠償方案
這一法律規定從一定程度上明確了環境污染損害賠償的責任,保障了環境污染受損人的環境權益。但是我國環境法中的這一規定并不能全面保障環境污染受損人的環境權益。原因在于法律制度本身的不完善和實施這一法律制度的外部條件不完善,歸納起來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我國現行的《環境保護法》雖然確立了環境污染損害的賠償制度,但這一法律制度沒有制定相應的實施細則,界定什么是環境污染損害、損害程度的判斷標準及認定、污染損害賠償的原則、程序、如何計量等。因此,在實踐中無論是雙方當事人協商、環保部門及相關部門處理,還是人民法院判決,都沒有相應的原則、程序、標準可循,使得環境污染損害賠償制度在一定程度上難以保證有效實施。
2.《環境保護法》規定只對環境污染造成的直接損失賠償,并不是對所有的環境污染損害都進行賠償,間接的或潛在的損失是否賠償,法律未做規定。然而環境污染損害除了表現為直接的人體健康或財物損害外,往往還會造成間接的、潛在的或長期的、不能即時表現出來的環境或人體健康損害。這種環境污染損害既難以估量,又無法準確預測或推算,并要在很多年以后才能顯現出來。現行環境法律制度規定只對直接損害賠償,而環境污染造成的間接的、潛在的、遠期的影響就得不到賠償。這不但損害了受損人的環境權益,又使環境污染者逃避了應負的環境責任。
3.《環境保護法》雖然規定了環境污染受損人可以就污染損害賠償事項向人民法院起訴,要求得到賠償。但是環境污染的損害對象有時是具體的個體,更多的時候損害對象是群體性的,即損害的是國家利益和公眾利益。對國家和公眾的環境權益損害,目前還沒有一個具體的主體作為公眾或國家環境權益的代表,承擔國家或公眾環境權益損害賠償向人民法院起訴的權利和義務,現行的有關法律對此也沒有明確的規定。因此,在實踐中當環境污染造成群體性的公眾環境權益損害或國家環境權益損害時,沒有一個人或單位能夠代表受損的公眾或國家向人民法院提起環境污染賠償訴訟,在一定程度上不利于公眾或國家環境權益得到有效的法律保障。
多年來的實踐已經表明,由于我國環境污染損害賠償制度的不完善,與《環境保護法》配套的環境污染損害賠償制度實施方面的法律法規缺失,加之在一些地方仍然存在”有法不依、執法不嚴”的現象,以致環境污染損害賠償制度的全面實施大打折扣。
進一步建立和完善我國環境污染損害(包括直接的和間接的物質損害等)賠償的法律法規,特別是建立涉及對公眾和國家環境權益損害賠償的訴訟制度,既是保障公眾和國家環境權益的要求,同時也是制裁環境違法行為的要求,應成為我們今后保護環境維護公眾權益的一項重要任務。
針對我國環境權益損害訴訟制度存在的問題,在建立環境權益損害訴訟制度和保障國家及公民的環境權益方面,筆者認為,應做好以下幾方面的工作:
1.進一步提升國家和公民環境權利的法律地位。在生產和生活過程中,對國家和公民的環境權益造成損害的任何單位和個人,必須對受損人依法進行賠償,并有責任采取措施消除繼續危害的因素。對雖沒有造成直接的人身和經濟損害,但客觀上破壞了生態環境,可以預見到對生態環境、經濟或人體健康造成潛在和長遠危害的,也應承擔賠償責任。
2.對現行的《環境保護法》進行修改補充,在法律中明確確立有關部門作為國家和公眾環境權益代表的身份和地位,依據有關法律的授權,對可能造成或已經造成國家和公眾群體環境權益損害的單位和個人,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以司法的手段制止或消除破壞環境的行為,要求賠償環境損失,維護公眾和國家的環境權益。
3.研究探討建立完善的環境污染損害賠償制度。環境污染損害賠償制度的建立,首先應對環境污染損害的范圍、類型、判別標準、程序、賠償的原則、實施、監督等問題進行系統的研究,將研究取得的共識和成果轉化成法律制度,制定環境污染損害賠償的法律法規,為實行環境污染損害賠償、維護國家和公眾群體的環境權益提供法律依據和法律保障。
4.通過建立保障環境污染損害賠償得以有效實施的程序性法律制度,完善環境污染損害賠償訴訟制度。主要明確公民個人、團體、國家環境權益受到損害時,向人民法院起訴的程序、內容等,使環境污染損害賠償制度的實施具有較強的操作性。必要時,可以建立一些中介服務機構為環境污染損害賠償訴訟提供法律援助和服務。
關鍵詞:環境污染侵權民事責任制度完善 一、環境污染侵權責任的主要法律依據 在我國,環境污染侵權責任的主要法律依據分散于《民法通則》、環境基本法與單行法之中。此外,民事訴訟法的有關規定也與之密切相關。 1986年的《民法通則》對各種侵權行為...
【出處】中國環境法網【摘要】長期以來,環保被作為一種義務或者說一種責任,在環境保護法中也是作為義務本位出現的,其實,環保是一種商品,更是一個產業,我們缺少的是通過法律的制度安排,特別是在環境保護基本法中明確提出建立一系列市場機制來實施環保減...
摘要:可持續發展是聯合國環境與發展大會確立的未來共同發展戰略,《中國21世紀議程一中國21世紀人口、環境與發展白皮書》提出了我國的可持續發展戰略、對策及行動方案。雖然在環境資源方面我國基本上建立了環境與資源法的法律體系,但尚未將可持續發展作...
中辦國辦印發新規定《生態環境損害賠償制度改革方案》近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生態環境損害賠償制度改革方案》,并發出通知,要求各地區各部門結合實際認真貫徹落實?!渡鷳B環境損害賠償制度改革方案》全文如下。生態環境損害賠償制度是生...
1.我國近兩年新頒布或新修訂的法律法規有哪些 修訂后的《刑事訴訟法》;為配合刑訴法實施,最高人民法院12月24日公布《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的解釋》公安部修訂《公安機關辦理刑事案件程序規定》修訂《民事訴訟法》最高人民法院發布《...
1.如何完善會計法律法規 (一)適應發展需要,積極修訂會計法律法規。積極推進現行會計法律法規,如《會計法》、《注冊會計師法》、《總會計師條例》、《注冊會計師法實施條例》等修訂制定工作。我們已將《會計法》實施相關問題研究作為2012年的會計重...
根據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生態環境損害賠償制度改革方案》和福建省委辦公廳、省政府辦公廳關于印發《福建省生態環境損害賠償制度改革實施方案》的精神和要求,我市大力探索、努力嘗試、實現突破,現將我市開展生態環境損害賠償工作情況總結...
1.您對教育系統法治建設有哪些意見或建議 一、進一步認識依法治教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依法治教是21世紀我國教育事業深化改革,加 快發展的必然要求。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建立與逐步完善,要求建立與之相適應的以法 制為基礎的教育體制和運行機制;社...
新華社北京11月24日電 近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關于強化知識產權保護的意見》,并發出通知,要求各地區各部門結合實際認真貫徹落實。《關于強化知識產權保護的意見》全文如下。加強知識產權保護,是完善產權保護制度最重要的內容,也...
1.2018年環保法律法規試題及答案 去百度文庫,查看完整內容>內容來自用戶:碧海晴空smile2018年環保法律法規綜合試題及答案單位:姓名:得分:一、選擇題1.我國現行《水法》規定,開發利用水資源,應當首先滿足( )A.生活用水的需要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