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什么是患者的知情同意權
知情同意權由知情權和同意權兩個密切相連的權利組成,知情權是同意權得以存在的前提和基礎,同意權又是知情權的價值體現,強調患者的知情同意權,主要目的在于通過賦予醫療機構及其醫務人員相應的告知義務,使患者在了解自己將面臨的風險、付出的代價和可能取得的收益的基礎上自由作出選擇,從而維護患者的利益,改變患者相對弱勢地位。
知情同意權的核心是"任何人體實驗都必須取得受試者的同意,不允許隱瞞病人和家屬在病人身上進行任何試驗"。這說明醫務人員對患者所采取的任何醫療措施都必須向患者和親屬詳細告知,但患者由于不懂得醫學知識,醫務人員必須用通俗易懂的形式盡量向患者說明情況,讓患者知道治療措施的不足和副作用,甚至危險性。為維護患者的生命健康權,尊重患者的自我處置權,讓患者知道知情權是同意權的基礎,只有患者在知道自己的病情基礎上,根據醫生的告知,知道自己的病情和應采取的治療措施和醫療意外、醫療并發癥的存在、醫療過程中的風險等情況,讓患者在知情的情況下做出承諾,并履行簽字同意。醫務人員在患者充分配合的情況下,才能有效地采取措施保障醫療安全,讓患者在自主自愿的情況下做出負責的承諾,患者的知情權最后轉變為患者對醫療風險的承擔。自然而然成為醫務人員免責的條款,也是避免醫療糾紛發生的根本措施。
可以看到雖然擁有一個好的心理狀態對于患者的醫療效果有著很好的幫助。但是在擁有法律確定患者以及醫生相互之間責任的現在所謂善意的謊言,就是一種不負責任的表現。如果遇到醫療過程中隱瞞的情況建議咨詢相關專業律師,律聊網也提供律師在線咨詢服務,歡迎您進行法律咨詢。
一、患者知情權包括了哪些內容依據我國相關法律的規定,在診療活動中患者的知情權主要包括三個方面,一是病情了解權,二是治療措施知悉權,三是醫學費用知曉權。《醫療事故處理條例》第十一條?在醫療活動中,醫療機構及其醫務人員應當將患者的病情、醫療措施...
在生活中,生病可以說是一件十分常見的事情,因此把看病就醫算作我們生活中的一部分也未嘗不可。 在生活中,生病可以說是一件十分常見的事情,因此把看病就醫算作我們生活中的一部分也未嘗不可。但是,在與醫院打交道的...
導語:醫務人員在診療過程中應盡到合理診療義務,履行義務瑕疵將導致賠償責任,但此義務是有一定的限制的,患者在醫療行為中也將承擔一部分風險責任。 一、有風險的醫療行為如果是在征得患者及其親屬同意后實施的,風險責任應由患者及其親屬承擔——鄭雪...
所謂手術同意書,是指手術前醫生向患者告知擬施手術的相關情況,并由患者簽署同意手術的醫學文書。與手術同意書相類似的醫學文書還包括特殊檢查、特殊治療、實驗性臨床醫療同意書等,后者是指在實施特殊檢查、特殊治療及實驗性臨床醫療前,醫生向患者告知相關...
林女士問:我女兒是一名大一的學生。今年六月末去醫院看病經檢查后被醫生告知需做一小手術,隨后,醫生把《手術知情同意書》放到我女兒面前,讓我女兒看后簽字。我女兒看后拿不定注意,而這時一同去好友一頓規勸,其見我女兒沒吱聲,就代我女兒在同意書上...
以案講法導讀:被患者投訴最多的,一定不是醫療技術最差的人,但一定是溝通能力最差的人。產生醫療糾紛的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醫患雙方溝通不及時,由于雙方在診療過程中所處的地位和作用是不同的,對醫療行為產生認知是存在差異的。隨著法律法規的不斷健全,...
遇醫療糾紛怎么處理? 明確醫患雙方的權利義務 胡法官在談到醫患糾紛的處理時,認為醫患雙方對自身所享有的權利及應履行的義務并不十分清楚,也是引發醫患糾紛的深層原因。因此,醫患雙方明確各自的權利義務,不僅是預防和減少醫患糾紛的重要措施,也是確...
如何判斷醫療過程是否有過錯 在醫療損害賠償案件中,賠償義務主體是醫療機構而不是醫務人員,即就是個人開辦的私人診所,也是以醫療機構的形式出現的,而不是以自然人的身份出現的。醫務人員的醫療行為代表的是醫療機構。醫務人員在醫療機構中實施醫療行為出...
近年來,隨著醫療糾紛事件的不斷激增,如何正確合理的解決醫療糾紛就成了大家熱議的話題,下面我們就來了解下侵權責任法醫療糾紛處理的一些具體規定。 第一、體現了在民事法律關系中主體地位平等的特征 新制訂的侵權責任法當中,用專章11條規定了醫療損...
一、病人知情權包含哪些內容1、醫療行為知情權。患者對在醫療行為中關于自己的病情(疾病的診斷結果。對患者的病情輕重、痊愈的可能性)醫療措施(措施的性質、理由、內容、預期的診療效果、醫療方法對患者的侵襲范圍)醫療風險(醫療行為可能伴隨的風險、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