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內部控制審計與財務報表審計有哪些共同點?
答:內部控制審計和財務報表審計之間存在多方面的共同點,例如:
(一)兩者的終極目的一致。雖然各有側重,但終極目的都是提高財務報表預期使用者對財務報表的信賴程度。
(二)兩者都采用風險導向審計方法。注冊會計師首先實施風險評估程序,識別和評估財務報表重大錯報風險(包括由于舞弊導致的重大錯報風險),在此基礎上,針對評估的重大錯報風險,通過設計和實施恰當的應對措施,獲取充分、適當的審計證據。
(三)兩者運用的重要性水平相同。注冊會計師在財務報表審計中運用重要性水平,旨在計劃和執行財務報表審計工作,評價識別出的錯報對審計的影響以及未更正錯報對財務報表和審計意見的影響,以對財務報表整體是否不存在重大錯報獲取合理保證;注冊會計師在內部控制審計中運用重要性水平,旨在計劃和執行內部控制審計工作,評價識別出的內部控制缺陷單獨或組合起來是否構成內部控制重大缺陷,以對被審計單位是否在所有重大方面保持了有效的內部控制獲取合理保證。由于內部控制的目標是合理保證財務報告及相關信息的真實、完整,因此對于同一財務報表,在兩種審計中運用的重要性水平應當相同。
(四)兩者識別的重要賬戶、列報及其相關認定相同。注冊會計師在識別重要賬戶、列報及其相關認定時應當評價的重大錯報風險因素對于內部控制審計和財務報表審計而言是相同的,因此對于同一財務報表,在兩種審計中識別的重要賬戶、列報及其相關認定應當相同。
(五)兩者了解和測試內部控制設計和運行有效性的基本方法相同,都可能實施詢問、觀察、檢查以及重新執行等程序。
二、內部控制審計與財務報表審計有哪些區別?
答:內部控制審計是對內部控制的有效性發表審計意見,并對內部控制審計過程中注意到的非財務報告內部控制重大缺陷進行披露;財務報表審計是對財務報表是否在所有重大方面按照適用的財務報告編制基礎編制發表審計意見。雖然內部控制審計和財務報表審計存在多方面的共同點,但財務報表審計是對財務報表進行審計,重在審計“結果”,而內部控制審計是對保證財務報表質量的內部控制的有效性進行審計,重在審計“過程”。發表審計意見的對象不同,使得兩者存在區別,例如:
(一)對內部控制進行了解和測試的目的不同
在財務報表審計和內部控制審計中,注冊會計師都需要了解與審計相關的內部控制,并都可能涉及測試相關內部控制運行的有效性,但兩者目的不同。注冊會計師在財務報表審計中了解和測試內部控制,是為了識別、評估和應對重大錯報風險,據此確定實質性程序的性質、時間安排和范圍,并獲取與財務報表是否在所有重大方面按照適用的財務報告編制基礎編制相關的審計證據,以支持對財務報表發表的審計意見;注冊會計師在內部控制審計中了解和測試內部控制,是為了對內部控制的有效性發表審計意見。
(二)測試內部控制運行有效性的范圍要求不同
在財務報表審計中,針對評估的認定層次重大錯報風險,注冊會計師可能選擇采用實質性方案或綜合性方案。如果采用實質性方案,注冊會計師可以不測試內部控制的運行有效性;如果采用綜合性方案,注冊會計師綜合運用控制測試和實質性程序,因而需要測試內部控制的運行有效性。根據《中國注冊會計師審計準則第1231號——針對評估的重大錯報風險采取的應對措施》的相關規定,當存在下列情形之一時,注冊會計師應當設計和實施控制測試,針對相關控制運行的有效性,獲取充分、適當的審計證據:
(1)在評估認定層次重大錯報風險時,預期控制的運行是有效的(即在確定實質性程序的性質、時間安排和范圍時,注冊會計師擬信賴控制運行的有效性);
(2)僅實施實質性程序并不能夠提供認定層次充分、適當的審計證據。
也就是說,如果以上兩種情況均不存在,注冊會計師可能對部分認定,甚至全部認定都不測試內部控制的運行有效性。
在內部控制審計中,注冊會計師應當針對所有重要賬戶和列報的每一個相關認定獲取控制設計和運行有效性的審計證據,以便對內部控制整體的有效性發表審計意見。
以上便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相關知識,相信大家通過以上知識都已經有了大致的了解,如果您還遇到什么較為復雜的法律問題,歡迎登陸網進行律師在線咨詢。
1.治理結構不完善,內部控制環境薄弱 2008年末,我國141家中央企業中,按《公司法》注冊的只有21家,不足15%.許多中央企業名義上是公司,實際是國有企業改制成為國有獨資公司的,仍按《企業法》注冊,受《企業法》調整。這種股權結構單一的公...
企業應當建立對人力資源內部控制的審計制度,明確審計機構或人員的職責權限,定期或不定期地進行檢查。內部審計部門或人員應檢查人力資源的引進與開發、人力資源的使用與退出業務內部控制制度是否健全,各項規定是否得到有效執行。 審計依據 人力資源控制...
一、我國風險管理審計準則的內容及局限性 隨著經濟形勢發展及我國內部審計自身發展的需要,我國內審也開始重視風險管理內部審計。2005年中國內部審計協會頒布了《內部審計具體準則第16號—風險管理審計》(以下簡稱風險管理審計準則)并要求于2005...
1.經濟體制變革的影響 隨著經濟體制的改革與發展,社會經濟成份開始發生變化,除國有企業以外,其他非公有制經濟紛紛登上社會舞臺,使得受托經濟責任普遍存在。這是我國獨立審計得以產生和發展的根本原因。 在計劃經濟體制下,國有企政企不分,責權利不...
一、中小企業審計的特殊性與難點 在我國現階段經濟法律環境不健全,中小企業發展水平不高的因素影響下,中小企業的生產經營管理水平相對落后,導致部分中小企業對外公布的財務報表的會計信息真實性存在著較大問題。而注冊會計師審計提供合理、恰當的審計結果...
在當今全球化和競爭激烈的商業環境中,企業的高速發展成為了許多組織的首要目標。然而,隨著企業規模的擴大和業務范圍的增加,合規問題也日益凸顯出其重要性。 一、引言 1.1 研究背景 在當今全球化和競爭激烈...
一、公司治理與內部審計概念理解 公司治理,是對公司進行管理和控制,協調公司制度下公司內部不同利益相關之間的利益和行為等一系列法規制度的統稱。從狹義的角度來解釋公司治理,應是所有權與經營權分離后為調整其利益、矛盾而派生出來的一種機制,并通過...
在美國一些規模較大的企業中,內部審計部門通常是按照董事會審計委員會在年度審計計劃中批準的審計項目和為滿足企業管理當局的一些特殊要求而臨時確定的審計項目來執行日常審計工作的。不同類型的審計項目因其性質和要求的不同而具有不同的審計目的和目標。要...
-來源:財稅派 中小企業的財務管理并不是事無巨細、全面管理,而是應選擇一些主要方面實施重點控制,同時還應根據企業整體戰略目標和環境的變化而調整主要內容,以達到預期的效果。 (一)資本結構控制。資本結構是對企業控制權的決定因素。因此,應注...
可以計入財務費用擬上市企業如何進行財務規劃?IPO財務規劃具體可分為八個部分內容: 1、 選用會計政策的規劃 選用會計政策是為CPA審計所關注的合法性和合理性,SEC審核所關注的合法性和穩健性。中小企業在選用會計政策中的常見問題主要體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