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醫療事故鑒定結果與賠償之間的聯系是什么
一、醫療事故
醫療事故是指醫療機構及其醫務人員在醫療活動中,違反醫療衛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規、部門規章和診療護理規范、常規,過失造成患者人身損害的事故。確定是否為醫療事故目前需要醫療事故鑒定委員會鑒定才能認定。
二、醫療事故鑒定結果與賠償之間的聯系
2002年2月20日國務院第55次常務會議通過、2002年9月1日施行的《醫療事故處理條例》(以下簡稱《條例》)根據醫療機構對患者人身造成的損害程度,
一級醫療事故:造成患者死亡、重度殘疾的;
二級醫療事故:造成患者中度殘疾、器官組織損傷導致嚴重功能障礙的;
三級醫療事故:造成患者輕度殘疾、器官組織損傷導致一般功能障礙的;
四級醫療事故:造成患者明顯人身損害的其他后果的。
《條例》把醫療事故具體分級標準的權利授予了國務院衛生行政部門(即衛生部)。2007年7月31日,衛生部以第32號令的形式公布了《醫療事故分級標準》(試行)(以下簡稱《標準》)。
《標準》把一級醫療事故劃分為兩個等級,即:一級甲等醫療事故(死亡)和一級乙等醫療事故(重要器官缺失或功能完全喪失,其他器官不能代償,存在特殊醫療依賴,生活完全不能自理)。
《標準》把二級醫療事故劃分為四個等級,即:二級甲等醫療事故、二級乙等醫療事故、二級丙等醫療事故和二級丁級醫療事故。
《標準》把三級醫療事故劃分為五個等級,即:三級甲等醫療事故、三級乙等醫療事故、三級丙等醫療事故、三級丁級醫療事故和三級戊等醫療事故。
《標準》對四級醫療事故沒有再劃分等級,規定的標準是造成患者明顯人身損害的其他后果的醫療事故,并列舉了16種情形。
醫療事故鑒定結果與賠償是有著重要的關系的,賠償的多少是受到醫療事故鑒定結果的影響的。以上就是關于這些問題的答案,希望對大家有幫助。如果您需要關于這方面的幫助,律聊網提供律師在線咨詢服務,歡迎您進行法律咨詢。
案例背景 患者林某,男,73歲。因褥瘡、淋巴瘤放療后全身轉移、Ⅱ型糖尿病入住某醫院。患者一年前發現淋巴瘤,曾進行放射治療,本次入院時已全身轉移。入院前半年即呈癱瘓臥床狀態,無法言語。入院時褥瘡達6×7cm。入院后第三天進行中藥封包理療時,...
交通事故傷殘等級評定標準 交通事故傷殘等級評定標準(法定程序)一、工傷認定1、工傷認定按照傷殘等級走,評定傷殘程度是只對法定程序內人員有效的,按照傷殘等級來鑒定的意義就是解決評定工傷如何賠付、賠多少錢等問題。2、如果勞動合同和單位...
死亡不做尸檢能不能做醫療事故鑒定法官在審理醫療損害責任糾紛案件時是非常依賴于醫療司法鑒定的。由于醫療行為具有較強的專業性,故法院確定醫療行為是否存在過錯及該過錯行為與醫療損害后果之間有無因果關系的主要判斷來自于醫學專家的鑒定。那么,在未行尸...
醫療損害責任過錯鑒定是什么意思醫療過錯鑒定,是指人民法院在審理醫療損害賠償民事案件的過程中,依據職權或應患者任何一方的申請,委托具有專門知識的人對患者方所訴醫療損害結果與醫療方過錯有無因果關系等專門性問題進行分析、評定和判斷,從而為訴訟案件...
亮點一:只要有過錯,有損害,醫療機構就要承擔賠償責任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民事訴訟證據的若干規定》中曾規定,因醫療行為引起的侵權訴訟,由醫療機構就醫療行為與損害結果之間不存在因果關系承擔舉證責任。因為以往的法律及司法解釋對醫療損害責任的規定...
2007年7月26日,原告陳某被撞傷右臂,于2007年7月27日送往被告某衛生院治療。同日經被告某醫院診斷為骨折并用石膏固定。2007年8月6日,陳某按照醫囑來被告處復診,某醫院重新用石膏進行固定。陳某回家兩三天后,發現手指不能伸直且無力。...
案情:2002年12月18日,原告胡某某在被告某醫院出生后,即被診斷為左臂臂叢神經損傷,后又發現睪丸血腫。被告隨即建議原告的父母帶其到上級醫院檢查治療,根據被告的建議,原告先后在章丘市婦幼保健站、濟南兒童醫院住院治療38天,花費醫療費等費用...
醫療事故與醫療過錯有何差別一、醫療糾紛訴訟是否一定要經過醫療事故鑒定?我國法律并沒有規定醫療糾紛訴訟一定要經過醫療事故鑒定,醫療事故鑒定并非醫療糾紛訴訟的前置程序。一般的說,患者只要有證據證明自己或已死亡的親屬接受過醫療機構的診斷、治療,并...
審判 法院經審理認為,被告對原告在被告處出生時形成的損害事實及因此而支付的醫療費等并無異議,只是認為自己在對原告的接生過程中并無過錯而不同意承擔賠償責任,并提供了住院病歷和相關的醫學文獻資料。但原告未能舉證證明其醫療行為沒有過錯及其與原告...
交通事故受害人如果與加害人無法達成和解、調解的,受害人可以向法院進行起訴,以達到解決糾紛和維護自己權益的目的。以下內容對交通事故賠償訴訟的流程做了詳細的闡述。 第一步:起訴 1.選擇管轄法院 道路交通事故賠償糾紛屬于侵權糾紛,由事故發生地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