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信息公開條例》(以下簡稱《條例》)的一大亮點,就是規定了行政訴訟的救濟途徑。但受傳統的行政訴訟理念所困,在受理問題上還存在一些認識上的誤區,有必要對此加以厘清。 1、受理政府信息公開行政案件是否超出了法定的受案范圍 有觀點認為,法院受理與政府信息公開有關的行政案件,是基于行政機關的邀約,實際上超出了法定的受案范圍。筆者認為,這種理解不準確。在我國行政訴訟法第十一條第一款所列舉的可訴行政行為的種類中,確實找不到與政府信息公開案件相匹配的內容,但該條款并非受案范圍的全部。行政訴......
基本案情甲公司職工張某某受工傷,社保局核報費用24209.89元。事后,社保局在日常核查時發現,此前核報費用時審核計算錯誤,其中有23905.50元費用應由甲公司自行承擔。社保局遂制作并送達《社會保險稽核意見書》,要求甲公司退回錯發的費用。屆期無果,社保局以不當得利為由起訴,要求甲公司返還上述多發款項。分歧意見對于社保局能否以不當得利為由,通過民事訴訟途徑要求甲公司返還行政給付錯誤之款項,存在較大爭議:第一種意見認為,各級社會保險經辦機構是勞動保障行政機關按照國務院有關規定設立的社會保險經辦機構......
行政給付又稱行政物質幫助,指行政機關對公民在年老、疾病或喪失勞動能力等情況或其他特殊情況下,依照有關法律、法規規定,賦予其一定的物質權益或與物質有關的權益的具體行政行為。行政給付的內容主要有:物質上的權益、與物質有關的權益。行政給付的形式:安置、補助、撫恤、優待、救災扶貧、低保、社保。 行政行為的內容 指在一個行政行為對相對方在權利、義務上產生的具體影響,亦即對相對方的權利、義務作出某種具體處理和決定。根據各類行政行為對相對方的權利、義務產生的影響及其引起的法律效果的不同,將行政行為的內容概括......
1. 需要原件。 2. 申請訴訟保全需要的條件是: (1)、提出訴訟保全的案件必須是給付之訴,或者包含給付之訴的合并,即提起訴訟必須具有給付內容。因為訴訟保全的對象是雙方爭執的標的物,或者與爭議有關的財物,采取訴訟保全措施的目的,是為了保證...
單獨提起行政賠償訴訟應當以先向行政機關申請賠償為前置條件,單獨提起行政賠償訴訟的賠償請求時效為2年,即自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權利被侵害之日起2年內有權向行政機關申請賠償。如果行政機關在法定期限內(一般為兩個月)未作出答復,賠償請求人可以在期限界...
第一審行政判決書的判決結果有: 1、判決駁回原告的訴訟請求; 2、判決撤銷或者部分撤銷,并可以判決被告重新作出行政行為; 3、判決被告在一定期限內履行職責; 4、判決被告履行給付義務; 5、判決確認違法,但不撤銷行政行為; 6、判決確認行政...
首先,根據《行政訴訟法》第十二條規定, 人民法院受理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提起的下列訴訟: (一)對行政拘留、暫扣或者吊銷許可證和執照、責令停產停業、沒收違法所得、沒收非法財物、罰款、警告等行政處罰不服的; (二)對限制人身自由或者對財產的...
侵權行為不管是行政事實行為還是具體行政行為,都必須先向賠償義務機關要求賠償,在超出法定期限不予賠償的,可以單獨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賠償訴訟。行政賠償案件,因法院延期判決,增加的損失誰負責這要看判決書來定了。如果是法院造成的損失,可要求國家賠償...
第一,提問者應該先了解法院的受案范圍,根據《行政訴訟法》第十二條規定, 人民法院受理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提起的下列訴訟: (一)對行政拘留、暫扣或者吊銷許可證和執照、責令停產停業、沒收違法所得、沒收非法財物、罰款、警告等行政處罰不服的; ...
權利人在超過訴訟時效期間后起訴的,人民法院仍應予以受理,不得以訴訟時效屆滿為由不予受理。因為人民法院在受理之后才能查明訴訟時效是否屆滿。當然,如果有人民法院受理后查明沒有中止、中斷、延長事由的,則依法判決駁回其訴訟請求。如果人民法院查明權利...
敗訴方必須履行法院判決,根據《行政訴訟法》第九十四條 當事人必須履行人民法院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調解書。 第九十五條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拒絕履行判決、裁定、調解書的,行政機關或者第三人可以向第一審人民法院申請強制執行,或者由行政機...
政府行政審批通常包括審批、核準、批準、同意、注冊、認可、登記、檢驗、年檢等幾十種。但從行政許可的性質、功能和適用條件的角度來說,大體可以劃分為五類:普通許可、特許、認可、核準、登記。所以行政審批不包括行政給付。 行政審批 行政審批是指行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