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行政審批通常包括審批、核準、批準、同意、注冊、認可、登記、檢驗、年檢等幾十種。但從行政許可的性質、功能和適用條件的角度來說,大體可以劃分為五類:普通許可、特許、認可、核準、登記。所以行政審批不包括行政給付。
行政審批
行政審批是指行政機關(包括有行政審批權的其他組織)根據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組織提出的申請,經過依法審查,采取“批準”、“同意”、“年檢”發放證照等方式,準予其從事特定活動、認可其資格資質、確認特定民事關系或者特定民事權利能力和行為能力的行為。
2012年8月22日,國務院決定取消和調整314項部門行政審批項目。2012年10月10日電,中國政府網公布了《國務院關于第六批取消和調整行政審批項目的決定》,經嚴格審核論證,國務院決定第六批取消和調整314項行政審批項目。[1]
2014年2月15日,國務院印發《國務院關于取消和下放一批行政審批項目的決定》,再次取消和下放64項行政審批事項和18個子項。
2014年11月24日,國務院決定取消和下放58項行政審批項目,取消67項職業資格許可和認定事項,取消19項評比達標表彰項目,將82項工商登記前置審批事項調整或明確為后置審批。另建議取消和下放32項依據有關法律設立的行政審批和職業資格許可認定事項,將7項依據有關法律設立的工商登記前置審批事項改為后置審批,國務院將依照法定程序提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修訂相關法律規定。[2]
2016年2月19日,國務院日前印發《關于第二批取消152項中央指定地方實施行政審批事項的決定》,決定再取消一批中央指定地方實施行政審批事項。
本次取消的事項,依據法律、法規和國務院決定設定的有65項;依據部門規章、規范性文件設定的有87項,涉及33個部門。
審批特點
一是行政審批的主體是行政機關、法律法規授權的組織、規章委托的組織,而不是其他自然人、法人和組織。
二是行政審批是為實現行政管理目的服務的。
三是行政審批主要是為了限制不利于公共利益的行為,防止公民和法人對權利和自由的濫用。
四是行政審批是一項權力,更是一種職責和義務。
五是行政審批屬于事前管理。
六是審批權具有時效性。
七是行政審批具有一定的自由裁量權
行政給付
本詞條缺少名片圖,補充相關內容使詞條更完整,還能快速升級,趕緊來編輯吧!
行政主體在特定情況下,依法向符合條件的申請人提供物質利益或賦予其與物質利益有關的權益的行為。
特征
(一)行政給付以行政相對人的申請為條件
也就是說,行政相對人要獲得相關的物質幫助,必須事先向有權實施一定給付行為的行政機關提出申請。即使是在自然災難等特殊條件之下的行政給付行為,一般也需要行政相對人在領取救濟物資時辦理一定的手續,這些手續可以視為一種補辦的行政給付申請。
(二)行政給付是一種行政行為
行政給付的主體一般是行政機關,但是也包括法律、法規授權的社會組織。在其他國家和地區,行政給付的方式逐步趨向多樣化。在許多領域內,行政給付并不是由行政機關直接實施,而是由行政機關撥出專門的款項,支持某些社會福利組織或社會公益事業單位來實施。只要這種給付行為有特定的法律依據,它就仍然屬于一種行政行為。
(三)行政給付的內容是賦予行政相對人以一定的物質幫助權益
我國行政法學界通說認為,行政給付的內容是行政機關給與行政相對人一定的物質利益,這種物質利益表現為一定的金錢、物品等實物。實際上,行政給付作為一種行政行為,它的內容主要是賦予行政相對人一定的物質幫助權益。至于行政主體所為的給與行政相對人一定事物的行為,只是對該行政給付行為的執行行為,在性質上屬于行政事實行為。
(四)行政給付的對象是處于某種特殊狀態之下的行政相對人
究竟何種特殊狀態之下的行政相對人可以成為行政給付行為的對象,必須由規范性法律文件作出明確的規定。因為行政給付的基礎是國家的財稅收入,國家機關的一切財政收支必須依法進行,而不得隨意支配。一般而言,行政給付的對象是因為某種原因而生活陷入困境的公民與對國家、社會曾經作出過特殊貢獻的公民,如災民、殘疾人、鰥寡孤獨的老人與兒童,革命軍人及其家屬、革命烈士家屬等。
對于你提出的“行政審批包括行政給付嗎”問題,律聊網小編已經整理出來了,行政審批是指行政機關(包括有行政審批權的其他組織)根據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組織提出的申請,經過依法審查,采取“批準”、“同意”、“年檢”發放證照等方式,準予其從事特定活動、認可其資格資質、確認特定民事關系或者特定民事權利能力和行為能力的行為,有問題歡迎咨詢律聊網律師。
符合條件的申請人 行政給付 行政主體在特定情況下,依法向符合條件的申請人提供物質利益或賦予其與物質利益有關的權益的行為。 簡介 行政給付是指政府通過給予公民法人利益和便利等方式實現行政目的的活動。 也稱行政物質幫助,是指行政機關依法對特定...
行政審批的含義 行政審批是行政審核和行政批準的合稱。行政審核又稱行政認可,其實質是行政機關對行政相對人行為合法性、真實性進行審查、認可,實踐中經常表現為蓋公章;行政批準又稱行政許可,其實質是行政主體同意特定相對人取得某種法律資格或實施某種行...
行政給付 行政主體在特定情況下,依法向符合條件的申請人提供物質利益或賦予其與物質利益有關的權益的行為。 基本原則 行政給付的基本原則:a.法定原則;b.公開、公平、平等原則;c.專款專用和效率原則;d.合理比例原則;e.國家保障與社會扶助...
行政給付 行政主體在特定情況下,依法向符合條件的申請人提供物質利益或賦予其與物質利益有關的權益的行為。 簡介 行政給付是指政府通過給予公民法人利益和便利等方式實現行政目的的活動。 也稱行政物質幫助,是指行政機關依法對特定的相對人提供物質利...
不屬于,行政給是政府通過給予公民法人利益和便利等方式實現行政目的的活動。一般的法律援助不是政府行政機關,多是司法單位。 法律援助 法律援助是指由政府設立的法律援助機構組織法律援助的律師,為經濟困難或特殊案件的人給予無償提供法律服務的一項法...
一、我國行政給付的形式: 根據我國有關行政給付的法律、法規,我國的行政給付形式主要包括如下幾類: 撫恤金 撫恤金的發放對象主要是烈士和因公殉職、負傷、病故、殘廢的軍人、警察或者其家屬,其主要形式又包括革命軍人犧牲病故撫恤金、革命殘疾軍人撫...
實行有效的公開與監督機制,推廣公信度,提高整體公民素質。 行政給付是行政主體在特定情況下,依法向符合條件的申請人提供物質利益或賦予其與物質利益有關的權益的行為。 類型 根據我國有關行政給付的法律、法規,我國的行政給付形式主要包括如下幾類:...
一、行政給付 行政給付是指政府通過給予公民法人利益和便利等方式實現行政目的的活動。也稱行政物質幫助,是指行政機關依法對特定的相對人提供物質利益或與物質利益有關的權益的行為。其中,物質權益主要表現為給付相對人一定數量的金錢或實物;與物質有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