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宣告緩刑的犯罪分子,在緩刑考驗期限內,違反法律、行政法規或者國務院有關部門關于緩刑的監督管理規定,或者違反人民法院判決中的禁止令,情節嚴重的,應當撤銷緩刑,執行原判刑罰。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若干問題的解釋》第四百五十八條罪犯在緩刑、假釋考驗期限內,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原作出緩刑、假釋判決、裁定的人民法院應當在收到執行機關的撤銷緩刑、假釋建議書后一個月內,作出撤銷緩刑、假釋的裁定: (一)違反禁止令,情節嚴重的; (二)無正當理由不按規定時間報到或者接受社區矯正期間......
當事人被一審法院判刑后,二審上訴是否能勝訴,還要根據具體的案情、證據、一審的判決內容來分析,不過在司法實踐中,二審法院推翻一審判決的案例在案件總數中的比例很小。 而根據刑事訴訟法的規定,二審法院在審理后,會按照下列情形分別作出處理: (一)原判決認定事實和適用法律正確、量刑適當的,應當裁定駁回上訴或者抗訴,維持原判; (二)原判決認定事實沒有錯誤,但適用法律有錯誤,或者量刑不當的,應當改判; (三)原判決事實不清楚或者證據不足的,可以在查清事實后改判;也可以裁定撤銷原判,發回原審人民法院重新審判......
如果一審判決沒有錯誤的話,二審不會改變原判決。 《刑訴法》規定二審對上訴案件的處理: 第二百二十五條 第二審人民法院對不服第一審判決的上訴、抗訴案件,經過審理后,應當按照下列情形分別處理: (一)原判決認定事實和適用法律正確、量刑適當的,應當裁定駁回上訴或者抗訴,維持原判; (二)原判決認定事實沒有錯誤,但適用法律有錯誤,或者量刑不當的,應當改判; (三)原判決事實不清楚或者證據不足的,可以在查清事實后改判;也可以裁定撤銷原判,發回原審人民法院重新審判。...
要看具體案情,如證據材料、原判決內容是否正確等等。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 第二百二十五條 第二審人民法院對不服第一審判決的上訴、抗訴案件,經過審理后,應當按照下列情形分別處理: (一)原判決認定事實和適用法律正確、量...
對于被判處徒刑緩刑的罪犯,由公安機關交所在單位或者基層組織予以考察。對于被假釋的罪犯,在假釋考驗期限內,由公安機關予以監督。 被宣告緩刑的犯罪分子,在緩刑考驗期限內,應當遵守刑法第75條規定的緩刑犯的行為準則。考驗期內沒有犯新罪、發現漏罪、...
一、撤銷緩刑是不是走審判監督程序 撤銷緩刑走的不上審判監督程序,撤銷緩刑走的是普通的司法程序,審判監督是對法院判決行為進行監督。 《社區矯正實施辦法》 第二十五條緩刑、假釋的社區矯正人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居住地同級司法行政機關向原裁判人...
國家工作人員犯罪而被判處有期徒刑緩刑的,那么一律會被開除公職。如果是企業人員,那么將自動解除合同。 一、有期徒刑緩刑是否開除公職 1、根據《人事部關于國家行政機關工作人員被判處管制、拘役及被判處刑罰宣告緩刑后的工作和工資問題的通知》第一條...
概況 上訴不加刑是我國刑事訴訟中的原則之一,根據我國《刑事訴訟法》第二百二十六條規定:第二審人民法院審判被告人或者他的法定代理人、辯護人、近親屬上訴的案件,不得加重被告人的刑罰。人民檢察院提出抗訴或者自訴人提出上訴的,不受前款規定限制。根據...
上訴不加刑原則,適用于被告人和他的法定代理人、辯護人、近親屬提起的上訴案件以及第二審人民法院發回原審人民法院重新審判的案件(除有新的犯罪事實,人民檢察院補充起訴的以外)。而人民檢察院提出抗訴的或者自訴案件自訴人提出上訴的,第二審人民法院對案...
有期徒刑最短是多久,法律怎么規定的按照《刑法》中的規定,有期徒刑最短一般是6個月,不過罪犯可能在判刑之間先行被羈押了,羈押可以折抵有期徒刑,罪犯實際服刑的期限可能還會低于6個月。《刑法》第45條規定,有期徒刑的期限為6個月以上15年以下。但...
1、如果是一審法院宣判緩刑,宣判完了后,應該辦理取保候審手續,先放出來; 2、待過了上訴期判決生效則進入執行手續,定期到派出所報到即可。 緩刑,也稱為暫緩執行刑罰,它不是刑罰的種類,只是刑罰執行的一種制度,是指人民法院對被判處拘役、三年...
你好,根據我國《社區矯正實施辦法》 第四條 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公安機關、監獄對擬適用社區矯正的被告人、罪犯,需要調查其對所居住社區影響的,可以委托縣級司法行政機關進行調查評估。 受委托的司法行政機關應當根據委托機關的要求,對被告人或者罪...
緩刑中欠錢不還去起訴他會怎么樣? 緩刑是指被判處拘役、有期徒刑的罪犯在服刑期間,具有一定的刑罰執行期間緩刑考驗期滿后,符合法律規定可以提前解除刑罰,回歸社會的一種刑罰形式。而在緩刑考驗期間,罪犯需要遵守一定的規定,否則可能會被撤銷緩刑,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