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差不會太多...
1、一般刑事案件從檢察院移送到法院審判的辦理期限為二個月,至遲不得超過三個月。 2、對于可能判處死刑的案件或者附帶民事訴訟的案件,以及有本法第一百五十六條規(guī)定情形之一的,經(jīng)上一級人民法院批準,可以延長三個月。 具體什么時候能判,要結(jié)合當?shù)胤ㄔ旱陌讣考鞍讣?fù)雜程度決定。一般情況下,不超出上述規(guī)定是期限。 法律依據(jù): 《刑事訴訟法》 第二百零二條 人民法院審理公訴案件,應(yīng)當在受理后二個月以內(nèi)宣判,至遲不得超過三個月。對于可能判處死刑的案件或者附帶民事訴訟的案件,以及有本法第一百......
認罪認罰從寬是指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自愿如實供述自己的犯罪,對于指控犯罪事實沒有異議,同意檢察機關(guān)的量刑意見并簽署具結(jié)書的案件,可以依法從寬處理。根據(jù)法律規(guī)定,認罪認罰只是適用緩刑的一部分條件,要適用緩刑還必須符合其他條件,否則認罪認罰只是可以從輕處罰。但并不必然判緩刑。2016年9月3日,第十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wù)委員會第二十二次會議通過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wù)委員會關(guān)于授權(quán)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在部分地區(qū)開展刑事案件認罪認罰從寬制度試點工作的決定。《最高人民法院關(guān)于常見犯罪的量刑指導(dǎo)意見......

張三因涉嫌盜竊罪被刑事拘留,后在審查起訴階段張三對公訴機關(guān)指控的罪名和量刑建議無異議,在辯護人的見證下簽署了書面的認罪認罰具結(jié)書。 2018年10月,張三因犯盜竊罪被法院判處拘役五個月,并處罰金1000元...
認罪認罰制度是貫穿于刑事訴訟制度中的一種特殊規(guī)定。認罪認罰的犯罪嫌疑人,需要向認罪認罰的司法機關(guān)出具認罪認罰的法律文書。 對于在檢察院階段的案件來說,犯罪嫌疑人選擇在這個階段認罪認罰,就需要向檢察院出具認...
刑事訴訟程序效率的提高一直是訴訟過程中備受關(guān)注的焦點問題之一。 1問題的提出 近些年刑事犯罪案件的不斷增長,導(dǎo)致“案多人少”的矛盾越發(fā)突出,為解決這一矛盾,實現(xiàn)“有效...
我國在2018年修訂刑事訴訟法時增加了認罪認罰從寬制度,即如果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以下簡稱“當事人”)自愿如實供述自己的罪行,承認指控的犯罪事實,愿意接受處罰的,是可以依法從寬處理。 ...
認罪認罰從寬制度如火如荼地開展至今,各種聲音有之。本文僅就被告人已簽署認罪認罰具結(jié)書后,辯護律師可以做的工作簡要分析。 簽署認罪認罰具結(jié)書需要有律師在場見證。 若律師在犯罪嫌疑人簽署認罪認罰具結(jié)書之前接...
認罪認罰從寬制度如火如荼地開展至今,各種聲音有之。本文僅就被告人已簽署認罪認罰具結(jié)書后,辯護律師可以做的工作簡要分析。 簽署認罪認罰具結(jié)書需要有律師在場見證。 若律師在犯罪嫌疑人簽署認罪認罰具結(jié)書之前接...
鑒于認罪認罰從寬制度內(nèi)容龐雜,簡要為大家說說一二。 一、條件 認罪認罰,顧名思義,既要認罪,又要認罰,二者缺一不可。 認罪,是指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自愿如實供述自己的罪行,對指控的犯罪事實沒有異議。 ...
為了實現(xiàn)案件繁簡分流,讓那些沒有爭議的刑事案件得到更加簡便快速的處理,《刑訴法》修改后將認罪認罰確立為一項新的刑事訴訟制度。 目前全國認罪認罰平均適用率達到了80%以上,該制度在有效懲治犯罪、提升訴訟效率...
粵試點認罪認罰從寬制度:一年適用案件1.8萬余件 不久前,廣東省深圳市人民檢察院辦理的江某等157人特大合同詐騙案在深圳市中級人民法院開庭審理。此前,該院在細致審查案情之后,決定適用認罪認罰從寬制度。最終,149名犯罪嫌疑人自愿認罪并簽署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