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為律師,一方面經常碰到自信滿滿的當事人,覺得自己家庭關系和睦,且只有一個孩子,根本不需要立遺囑,將來不可能有遺產繼承之爭,另一方面卻也經常碰到悔不當初的當事人,覺得當初若有一點法律意識和法律知識,建議被繼承人將其意思表示落實到合法遺囑之中,就不至于要面對后來不堪收拾的局面。那么,既然有法定繼承,究竟為何還要立遺囑呢?!
獨生子女未必是父母遺產的
唯一法定繼承人
根據我國《繼承法》的規定,若被繼承人生前未立遺囑,則其遺產由其配偶、子女和父母共同繼承,而并非是由獨生子女單獨繼承,法律的這一規定與很多人自以為是的想法并不一致,故若這些人身故后,其遺產處理將極可能與其本人意愿相距甚遠,從而使其因對法律的誤解而喪失了自主處分遺產的權利。
遺產究竟是由獨生子女全部繼承還是由配偶、子女與父母等共同繼承?如果共同繼承,則遺產在繼承人之間如何分配……,諸如此類的問題,被繼承人生前有權通過遺囑來處理!
子女婚后繼承的遺產
可能屬于其夫妻共同財產
如果夫妻之間沒有對雙方繼承遺產是否屬于夫妻共同財產作出書面約定,那么婚后一方繼承的遺產屬于夫妻共同財產,對于這一點,也許夫妻之間并沒有覺得有何不妥,但是萬一將來這對夫妻離婚了,留下遺產的父母也許九泉之下難以面對子女失婚又失財的局面。父母們若希望規避這一風險,使得子女即使失婚也不會失財(此處“財”,僅指父母遺產),則須于生前立下遺囑,指定子女為遺產繼承人,并指明其所繼承遺產屬于其個人財產,不屬于其與配偶的夫妻共同財產。
繼父母子女之間可能相互有繼承權
我國離婚率連年上升,再婚組合家庭越來越多,繼父母子女關系變得越來越普遍,那么繼子女是否有權繼承繼父母的遺產呢?根據我國《繼承法》第十條的規定,“本法所說的子女,包括婚生子女、非婚生子女、養子女和有扶養關系的繼子女。本法所說的父母,包括生父母、養父母和有扶養關系的繼父母。”也就是說,有撫養關系的繼父母子女之間相互有繼承權,沒有撫養關系的繼父母子女之間相互沒有繼承權,可是繼父母子女之間到底有沒有實際形成撫養關系,恐怕就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了,可能成為未來繼承之爭的一大糾紛隱患,而如果被繼承人生前立下遺囑,則可令這一隱患消除。
非婚生子女有權繼承父親遺產
但是需要證明親子關系
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人們的價值觀也越來越多元化,非婚生子的現象有所增多,非婚生子女是否有權繼承親生父親的遺產呢?根據《繼承法》的規定,非婚生子女與婚生子女同樣享有父親遺產的繼承權,但是非婚生子女首先應能夠證明其與親生父親的親子關系,但是由于非婚生子女的身份往往比較隱秘、其父母之間關系也不一定長期良好及其親生父母的法律意識不一定強等原因,可能導致將來非婚生子女對于父親遺產的繼承之路很不平坦,而如果父親生前立下遺囑進行特別安排,就可能不存在這樣的問題了。當然,上述分析僅僅從非婚生子女權利保護的角度出發,而如果從親生父親的配偶角度出發,可能需要探討的問題就截然不同了。
若子女先于父母過世
則父母有權繼承子女的遺產
不少人以為,所謂財富傳承,當然一定是長輩向晚輩傳承,哪有晚輩向長輩傳承的道理?但是根據《繼承法》的規定,父母、子女與配偶均為法定繼承的第一順序繼承人,父母和配偶子女享有同等的繼承權,在被繼承人未立遺囑的情況下,遺產將原則上在配偶、子女與父母間平均繼承,而這一平均繼承的原則不一定適合所有人的心愿。
也許有人希望父母能夠繼承更多遺產,因為配偶尚年輕,子女已成人,而父母年邁,更需要照顧;也許有人希望父母繼承較少遺產,因為遺產總額較大,如果平均繼承,則父母繼承到的遺產將遠遠超過父母養老的實際需要,而剩余財產在父母將來過世時又將成為父母的遺產,由他人繼承,違背了當初被繼承人留下遺產的初衷;也許......總之,每個家庭有每個家庭的不同,每個人也有每個人的心愿,被繼承人有權于生前通過遺囑來表達自己分配遺產的意思表示。
夫妻之間相互有遺產繼承權
根據《繼承法》的規定,配偶為法定繼承的第一順序繼承人,原則上有權與子女和父母平均繼承遺產,而法律的這一規定也不一定適合所有人的心愿,事實上有人希望遺產全部由配偶繼承,有人希望全部不由配偶繼承,截然不同的愿望,只要在不違法的前提下,其實都可以通過遺囑來實現。
遺產并不見得由第一順序法定繼承人平均繼承
在法定繼承的情況下,被繼承人的遺產原則上由配偶、子女和父母平均繼承,但是原則外呢?
根據我國《繼承法》第十三條的規定,“同一順序繼承人繼承遺產的份額,一般應當均等。對生活有特殊困難的缺乏勞動能力的繼承人,分配遺產時,應當予以照顧。對被繼承人盡了主要扶養義務或者與被繼承人共同生活的繼承人,分配遺產時,可以多分。有扶養能力和有扶養條件的繼承人,不盡扶養義務的,分配遺產時,應當不分或者少分。繼承人協商同意的,也可以不均等。”由此可見,遺產究竟如何繼承,還要看繼承人之間的協商情況、被繼承人生前家庭生活情況、各繼承人舉證情況以及法官在一定范圍內的自由裁量情況等,并非未立遺囑,遺產就一定由配偶、子女和父母平均繼承。換一句話說,即使被繼承人的生前愿望是配偶、子女和父母平均繼承遺產,也應該通過遺囑來保障其愿望的實現。
公司股權可能因為繼承而分散,從而使得被繼承人家族失去公司控制權
公司股權已經成為遺產的一種常見表現形式,無論遺產由哪些人繼承,只要作為遺產的公司股權由多人來繼承,就有可能使得被繼承人持有的公司股權因為繼承而發生分散,從而因繼承人之間的意見分歧導致被繼承人家族失去對公司的控制權。解決這一問題的根本方法還在于被繼承人的生前安排,被繼承人可于生前立下遺囑,通過其他形式遺產分配的傾斜來平衡繼承人之間的利益分配,從而將公司股權的繼承權集中在少數甚至一個繼承人手中,以防止家族失去對公司的控制權。
繼承人之間可能就遺產的范圍產生爭議
被繼承人去世后,遺產繼承的前提是遺產范圍的劃分和確認,而由于種種原因,究竟遺產有多少?掌握在誰的手里?是否有人隱匿了遺產?是否有人轉移了遺產?…… 繼承人之間往往因此而產生諸如此類的相互猜忌和懷疑,而這不僅可能影響整個遺產繼承的順利進行,甚至還可能破壞了整個家庭的和諧氛圍,若被繼承人生前能立下遺囑,就自己的財產明細作個詳細說明,打消繼承人們的疑慮,則無疑有利于身后遺產繼承事宜的順利處理。
繼承人可能遺漏遺產繼承,導致遺產旁落他人
由于現代家庭的小型化,彼此有繼承權的家人可能并不共同居住,而即使共同居住,也可能不完全了解彼此的財產狀況,當被繼承人去世后,若繼承人并不能全部找到被繼承人的遺產,則將使得部分甚至全部遺產旁落他人,所以被繼承人應于生前立下遺囑,并詳細列明自己的全部遺產,以防止繼承人遺漏遺產繼承。
另外,有些人生前債權債務關系比較復雜,一旦去世,債權人往往很快主張債權,卻很少有債務人主動履行債務,而繼承人不一定完全了解被繼承人生前持有債權的具體情況,更不一定掌握證明其債權的充分證據,所以其生前債權究竟能否實現,其實面臨巨大風險。如果被繼承人能夠生前立下遺囑,對其債權債務關系進行一一梳理和說明,無疑有助于繼承人后續權利的主張和保護。
既然有法定繼承,為何還要立遺囑?
上述分析建立在法定繼承第一順序繼承人未全部缺位的前提下,這樣的前提也是整個社會最為普遍的家庭結構形態,設若換一個前提,情況就會有所不同,但是無論如何,被繼承人于生前立下遺囑并妥善處理身后遺產繼承事宜,都是關愛家人、防范糾紛的必要舉措。
來源:網絡
聲明
本平臺所推送內容除署名外均來自于網絡,僅供學術探討和信息共享,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文|楊春祥律師,執業于北京市隆安律師事務所導語:繼承案件,是民事訴訟高發案件,楊律師結合多年律師工作實務,總結以下常見法律問題及律師分析以饗讀者。▌一、再婚夫妻之間如何繼承遺產?案情:張老漢喪偶,有一個兒子。李老太離婚,有一兒一女。二人經人...
老人死了沒有遺囑遺產歸誰 老人死了沒有遺囑遺產歸誰?我家中老人都去世了,房子,還有一點家產給了她弟弟,她離開的時候還欠了2萬塊。我們一家子對她很感激,她也很感激我們!她家還生了3個孩子一個女兒,我想問一下我家是不是有點問題?我家里...
未繼承的遺產可以立遺囑嗎? 未繼承的遺產可以立遺囑嗎?被繼承人對其繼承人有扶養義務,也就是說如果一個人對其繼承人扶養是作為一種付出,那么相應就在繼承范圍之內,可以作為遺囑的一部分。繼承后放棄的,不是放棄了自己享有繼承權,而是自己的...
案情簡介 受援人劉某(女)與許某(男)于1986年登記結婚,雙方均系再婚。劉某有一女兒于某,許某有三個子女,分別是女兒許某甲、長子許某乙、次子許某丙。劉某與許某結婚時,許某的三個子女均已結婚,于某時年18歲,和母親劉某、繼父許某共同生活...
老人沒立遺囑遺產怎么分配 老人沒立遺囑遺產怎么分配?正因為是老人沒立遺囑,所以才要從繼承人的角度來考慮。首先,要把這些遺產都定性為公有財產,一并進行分配。在法律上,中華人民共和國《繼承法》第四條規定,繼承遺產應當清償被繼承人依法應...
子女和父母如何分配遺產 子女和父母如何分配遺產?我國《繼承法》規定的夫妻共同財產包括婚前個人財產、婚后個人財產和繼承或贈與的財產。那么繼承或贈與的財產包括哪些呢?該怎么處理呢?一、一般繼承財產分配繼承來的遺產,按照法定繼承的順序繼...
沒有遺囑父母遺產房屋如何繼承 沒有遺囑父母遺產房屋如何繼承?這個問題太大了,一個個說吧,如果父母沒有明確寫遺囑贈與的話,要看您女朋友交的撫養費夠不夠女方的房產交易。1、您女朋友和您結婚時,您要取得房產證;2、婚后您母親要給您的錢按...
房產繼承法律規定是按照《繼承法》的規定,把被繼承人所遺的房產轉歸繼承人的行為。它是房地產轉讓中的一種方式。但這種轉讓方式主要是指土地使用權或房屋所有權的轉移行為,而不是直接反映商品的關系。繼承是一種法律制度,繼承關系要在一定的條件下才能發生...
房產繼承有什么規定 房產繼承辦理必須有公證嗎 作為主要固定財產,房子是很多家庭傾注了一代甚至兩代人的心血而購買的,越來越多的房產在老一代人去世之后也面臨遺產繼承的問題,而很多人對如何繼承或者繼承需要什么條件都不太了解。如果有繼承權繼承財產需...
【最高人民法院民一庭意見】具有完全民事行為能力的自然人有權根據自己的意愿,通過遺囑處分自己的財產。立遺囑人也有權在有生之年通過贈與的形式處分自己的財產,不受遺囑行為、內容的限制。因此,遺囑人生前的行為與遺囑的意思表示相反,而使遺囑處分的財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