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緒論
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重要特征之一是人與自然的和諧。然而,經濟發展帶來社會繁榮的同時,對環境資源造成了嚴重的破壞。環境問題所引發的社會糾紛日益增多,越發成為和諧社會構建當中的不和諧因素。尤其近年來,許多公司為了免于承擔環境責任,常常通過破產清算、注銷法人人格來逃避法律責任,由此造成環境侵權責任主體的缺位。而對于公司在破產的情況下如何承擔環境侵權責任的問題,我國的環境法和新頒布的《企業破產法》并沒有做出明確規定,最高院也未出臺相關的司法解釋。學界和司法界對此問題的關注和理論研究更是相當匱乏[1]。當眾多環境侵權行為的公眾受害人紛紛走進法院尋求司法救濟時,法官不得不面對立法粗糙疏漏和理論研究匱乏帶來的雙重尷尬。在強調司法作為解決社會糾紛的對策與機制的今天,在理論上對公司在破產情況下環境侵權責任的承擔問題進行細致的分析,為解決這一問題提出相關立法建議,并為當前司法在現行立法框架內解決這一問題找到適合的切入點,成為了學界和司法界亟需解決的問題之一。
筆者認為,公司在破產情況下的環境侵權責任主要涉及兩個核心問題,一是破產公司因環境侵權行為所產生的債權在公司破產清算程序中是否應優先于普通債權獲得清償?二是公司經破產解散后如何追究其環境侵權責任?本文試圖通過分析我國環境法、破產法的現行規定,同時研究和借鑒其它國家的現行法律及相關案例實踐,分別就破產公司環境侵權法律責任的上述兩個問題進行探討,并對新破產法相關條款的理解適用進行分析,就我國相關立法提出幾點建議。
二、我國破產公司環境侵權責任的立法現狀考察
(一)我國破產公司環境侵權責任立法現狀
環境責任是指違法者對其環境違法行為所應當承擔的具有強制性的法律后果。”[2]違反環境法的法律責任有三種,即民事責任、行政責任和刑事責任。從環境法的歷史來看,環境問題產生之初,更多的是依靠了民事手段。傳統的民事責任大體分為違約民事責任和侵權民事責任兩大類。在環境法中,違約構成的民事責任情況極少,更多是因侵權行為引起的民事責任,即因污染和破壞環境而導致公司財產及公民人身權利,包括健康權、自由權、生命權的侵害”[3]。環境侵權民事責任的構成要件包括行為的違法性、損害結果、違法行為和損害結果之間具有因果關系。由于環境侵權責任實行無過錯責任的歸責原則,因此不考慮主觀過錯的要件。
我國初步形成了環境法律體系框架,它以《環境保護法》為基礎,以各單項環境法律為主體,并以環境法規、規章、標準和國際條約為重要組成部分,按照調整對象劃分,主要包括生態環境保護和污染防治兩大方面。《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是我國環境保護的基本法,它全面調整環境法律關系,確立了環境管理體制。我國《民法通則》第124條規定:違反國家保護環境、防止污染的決定,污染環境造成他人損害的,依法應當承擔民事責任。”《環境保護法》第41條第1款規定:造成環境污染的危害的,有責任排除危害,并對直接受到損害的單位或者個人賠償損失。”
我國目前對環境侵權的救濟手段基本上適用傳統的民事侵權救濟制度。如我國的《民法通則》第124條規定:違反國家保護環境防治污染的規定,污染環境造成他人損害的,應當依法承擔民事責任。以及《環境保護法》第41條規定的:造成環境污染危害的,有責任排除...
來源:最高人民法院2021年度人民法院十大案件1月5日,由人民法院報編輯部評選出的2021年度人民法院十大案件發布。本次評選的包括刑事、民事在內的十個案件均為人民法院報2021年所報道的具有重大影響力、社會廣泛關注、審判結果具有重大意義或者...
中華人民共和國循環經濟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循環經濟法律制度(2016年修訂)由中國循環經濟研究會編寫。中華人民共和國循環經濟法律制度是推進循環經濟,促進循環產業發展的基本制度。設立中華人民共和國循環經濟法律制度指導委員會。指導委員會...
破產管理人執業責任保險是對破產管理人的高風險職業設立的責任保險,它是以被保險人破產管理人依法應當對遭受損失的債權人、債務人或第三人承擔損害賠償責任為標的而成立的保險種類。由于破產管理人技術操作的失誤或過失行為導致了破產財產的損害結果,這種財...
【案例索引】最高人民法院于2017年12月26日作出的(2017)最高法民終181號民事判決書;最高人民法院于2018年11月9日作出的(2018)最高法民申1952號民事裁定書。【裁判要旨】債務人財產無償轉讓損害債權人利益的,債權人可對無...
【摘要】目前,由環境污染和生態破壞造成的環境侵權現象已成為世界各國的一大社會問題,作為侵權救濟主要途徑的司法救濟對世界環境保護有著重要意義。發達國家在環境侵權司法救濟方面已經有著許多成熟的經驗,取得了一定的成效;而我國環境侵權司法救濟的現狀...
1.在哪些情況下應及時更新確定和評價環境因素 5.3 環境因素識別5.3.1 公司各單位于每年的第四季度,開展環境因素識別和評價工作,填寫環境因素識別、影響評價表,由各單位領導審核,將結果報送公司生產制造中心。其結果作為公司環境管理方針、目...
創立一個企業或公司,需要明確是有限責任公司、合伙還是獨資企業?不同的企業形式投資者承擔的責任不同。 例如有限責任公司是由五十個以下的股東出資設立,每個股東以其所認繳的出資額對公司承擔有限責任,公司法人以其...
1.國家針對環保頒布了哪些法律法規 環境保護法律中華人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城市規劃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大氣污染防治法中華人民共和國防沙治沙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放射性污染防治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法中華人民共和國過境衛生檢疫...
裁判要旨1.公司合并涉及公司組織結構的變更,影響債權人等相關利害關系人的利益,應當嚴格遵守公司法的規定。合并過程中相關行為構成侵權的,侵權人應當承擔相應的賠償責任;2.公司股東特意安排先合并、然后直接申請合并后公司破產的終止途徑,實質打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