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許多重要的大宗農產品,如糧食、棉花、糖料、油料、蔬菜、水果、煙草、水產品、畜禽蛋產品等,產量均居于世界第一位,但在國際市場上我們至今仍然不是農業強國.農產品出口總量我國尚不及法國和荷蘭。我國目前在國際農產品外貿總額的排位上列第七位,占世界農產品外貿總額的3.55%。自我國加入WTO以來,農產品的出口形勢是出人意料的。此前,業內絕大多數人士認為中國加入WTO之后,首先受到最大沖擊的是農業,特別是在中國的糧食主產區,可能會導致900萬到2000萬農民的失業。但實際情況是2001年、2002年、2003年我國的糧食均處于凈出口狀態。其中2003年糧食出口2200.4萬噸,比2002年增長48.3%?2003年糧食形勢發生了一些變化,農產品的貿易順差也出現了下降,但農產品出口增長向好的總體趨勢并沒有改變。目前我國農產品的出口總額只占農業總產值的1%多一點,生產大國貿易小國的總體格局是困擾我國農業發展和農民增收的重要原因之一。我國農業生產的國民生產總值在國民經濟中GDP的比重呈不斷下降的趨勢,目前只占14%左右。外貿出口創匯的比例在全部進出口份額中呈不斷下降的趨勢。1992年尚占外貿總額的13%,到2002底的統計只占總額的5.5%,2003年又有下降。
一、戰略基點
中國的農產品外貿產業到底應當如何定位,是“創匯農業”,還是“就業農業”;是要國際市場份額,還是要外匯稅收;這是一個戰略基點問題。
就我國的國情來講,農業入市難,農民增收難,農村社保難,始終是政府面臨的核心難題。而另一方面,農產品外貿的進出口總量只占全國外貿總量的1/10左右。很顯然,盡可能地擴大農產品的外貿總量,核心是出口總量,擴大農產品的國際市場占有份額,增加農民的收入,對我國國民經濟的全局性利益要遠遠大于出口創匯。農產品出口的戰略基點應當在一個相當長的時期,放在擴大農產品的國際市場份額上。也就是說,在保證符合國際貿易規則的前提下,農產品出口的底線可以后退到成本價格,農產品的進口市場,特別是土地密集型農產品可以盡可能放開,以換取農產品出口市場,特別是勞動密集型農產品市場的擴大。
據海關統計,2007年全年我國外貿進出口總額高達2.37萬億美元,比上年凈增4600多億美元,全年實現貿易順差3074億美元。改革開放30年來,貨物貿易規模增長超過100倍,我國貨物貿易進口和出口世界排名分別位居第三位和第二位。與此同時,我...
一、加大對外評議工作的力度; 二、完善建立預警與快速反應機制; 三、加大雙多邊合作交流與交涉的力度; 四、加大標準化體系建設,推進實質性參與國際標準化活動; 五、加強對世界范圍內區域貿易協定和自由貿易協定中技術性貿易措施條款的跟蹤和研究;六...
1.商務領域的法律法規知多少 嚴格來說,商務過程中要嚴格遵守各項法律法規的規定。實際操作中基本是《公司法》《合同法》及其他一些和經營有關的法律以及和行政管理有關的法律比如工商、稅務的一些法律法規。以下法規你可以根據您的具體經營情況予以關注:...
1.和經濟糾紛相關的法律法規都有哪些 我國主要的經濟法律有以下幾類,競爭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反不正當競爭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拍賣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招標投標法》 消費者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產品質量法》...
一、綠色貿易壁壘概述 所謂綠色貿易壁壘,也稱綠色壁壘,是指在國際貿易活動中,一國以保護環境為由而制定的一系列環境 貿易措施,使得外國產品無法進口或進口時受到一定限制,從而達到保護本國產品和市場的目的。由于發達國家的產品科技含量和公眾的環境...
旅游服務貿易是國際服務貿易的一種,是指一國或地區旅游從業人員運用可控制的旅游資源向其他國家或地區的旅游服務消費者提供旅游服務并獲得報酬的活動。旅游服務貿易既包括外國旅游者的入境游,即國際收入游,也包括本國旅游者的出境游,即國際支出游 ①我國...
信息技術、生物技術、新材料技術以及核技術、航空航天技術、集成制造技術等這類對國家安全、國計民生和國際競爭力有著重大影響的技術,國際上稱之為戰略技術。戰略技術的發展高度依賴堅實的技術基礎和生氣勃勃的研究工作;對政府而言具有一定的戰略意義;從基...
1.商務領域的法律法規知多少 嚴格來說,商務過程中要嚴格遵守各項法律法規的規定。實際操作中基本是《公司法》《合同法》及其他一些和經營有關的法律以及和行政管理有關的法律比如工商、稅務的一些法律法規。以下法規你可以根據您的具體經營情況予以關注:...
【摘要】環境標志的實施有利于環境友好產品的銷售,也有成為發達國家新的貿易壁壘的趨勢。入世后,我國環境標志制度的不足已影響了對外貿易的發展。為應對WTO中關于環境標志議題的挑戰,本文通過分析環境標志的特點和我國環境標志制度存在的問題,提出完善...
經濟的快速發展使中國正在成為國際采購的熱點地區。在競爭的國際貿易下尋求商機、把握供求關系,是中國供應商步入國際供應鏈的必要過程。 中國供應商以出口加工貿易方式進入全球供應鏈的占有相當的比例,自1996年以來,我國對外貿易中加工貿易持續占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