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商業欺詐構成要件
商業欺詐行為的構成要件有四:
1、主體方面
商業欺詐的主體是一般主體,即商業活動中的法人、其他經濟組織和個人,只要從事了商業欺詐行為,均可成為商業欺詐行為的主體。
商業欺詐行為的主體既包括具備合法經營資格的主體,如公司、合伙企業、獨資企業、個體工商戶等;又包括未具備合法經營資格未經工商機關核準登記的主體,這又分兩種情況。一種情況是應經工商機關核準登記,但未經工商機關登記便擅自從事經營活動的無照經營者;另一種情況是指無需工商機關核準登記便可從事經營活動的行政、事業單位,如行政機關出售、出售空閑辦公場所中的商業欺詐行為,學校、醫院、科研院所的商業欺詐行為。商業欺詐常見的違法主體有商貿行業、生活服務行業的單位和個人,比如商場、超市、美容院等等。
2、主觀方面
商業欺詐在主觀上表現為具有欺詐的故意,其動機一般是為了牟利。
所謂欺詐的故意,是指欺詐的一方明知自己告知對方的情況是虛假的且會使被欺詐人陷入錯誤認識,而希望或放任這種結果的發生。可見,欺詐方實際上是有惡意。欺詐的故意包括欺詐人有使自己或第三人因欺詐行為而獲得財產上的利益或使相對人遭受損失的故意。欺詐故意的著眼點主要在于是否妨礙他人自由地作出意見表示,不論是否取得財產上的不法利益,都可以構成欺詐。欺詐方告知虛假情況,不論是否使自己或第三人牟利,不妨礙惡意的構成;但如果欺詐者意識到自己的欺詐行為會使自己或第三人牟利、使對方當事人遭受損害而故意為之,則可認為欺詐者具有較大的主觀惡意性。
3、客觀方面
商業欺詐的客觀方面,指商業欺詐的主體在客觀上實施了欺詐行為,欺詐方將其欺詐故意實施于外部的行為。在實踐中大多表現為故意陳述虛偽事實或故意隱瞞事實情況使他人陷入錯誤的行為。
所謂故意陳述虛假情況,也就是指虛偽陳述,如將贗品說成真跡,將質量低劣的產品說成是優質產品。所謂故意隱瞞真實情況是指行為人有義務向他方如實告知某種真實的情況而故意不告知。
4、侵犯的客體
商業欺詐侵犯的客體是市場的公平競爭秩序以及其他經營者和消費者的合法權益。一方面,當事人在商業活動中采取了隱瞞事實真相或編造虛假事實等手段,違背了公平和誠實信用的原則,沒有遵守公認的商業道德,從而在市場博弈中獲得了更多的交易機會,破壞了市場的公平競爭秩序;另一方面,由于當事人的欺詐事實,使其他經營者和消費者的合法權益受到損害。
二、商業欺詐立案標準
第二百二十四條有下列情形之一,以非法占有為目的,在簽訂、履行合同過程中,騙取對方當事人財物,數額較大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處或者單處罰金;數額巨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數額特別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別嚴重情節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并處罰金或者沒收財產:
1、以虛構的單位或者冒用他人名義簽訂合同的;
2、以偽造、變造、作廢的票據或者其他虛假的產權證明作擔保的;
3、沒有實際履行能力,以先履行小額合同或者部分履行合同的方法,誘騙對方當事人繼續簽訂和履行合同的;
4、收受對方當事人給付的貨物、貨款、預付款或者擔保財產后逃匿的;
5、以其他方法騙取對方當事人財物的。
以上就是律聊網小編針對商業欺詐構成要件以及立案標準的解答,一般商業欺詐在實踐中大多表現為故意陳述虛偽事實或故意隱瞞事實情況使他人陷入錯誤的行為。感謝您的閱讀。如您還有其他法律問題,歡迎到律聊網進行法律咨詢,律聊網專業律師為您進行在線解答,希望能對您有所幫助。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貫徹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若干問題的意見 試行 》第68條的規定:一方當事人故意告知對方虛假情況,或者故意隱瞞真實情況,誘使對方當事人作出錯誤意思表示的,可以認定為欺詐行為。 商業欺詐的主要表現形式有: 合...
依照我國《合同法》第42、43條規定,締約過失行為主要有以下四種類型: 1、假借訂立合同,惡意進行磋商。所謂假借就是根本沒有與對方訂立合同的意思,與對方進行談判只是個借口,目的是損害訂約對方當事人的利益。此處所說的惡意,是指假借磋商、談判,...
締約過失責任是指在合同訂立過程中,一方因違背其依據的誠實信用原則所產生的義務,而致另一方的信賴利益的損失,并應承擔損害賠償責任。 法律規定了4種類型 第一種類型是假借訂立合同,惡意進行磋商。所謂假借就是根本沒有與對方訂立合同的意思,...
哪些行為是締約過失的表現1、假借訂立合同,惡意進行磋商。所謂假借就是根本沒有與對方訂立合同的意思,與對方進行談判只是個借口,目的是損害訂約對方當事人的利益。惡意是指假借磋商、談判,而故意給對方造成損害的主觀心理狀態。惡意必須包括兩個方面內容...
北京通州法院4月18日發布消息,曾以選秀節目出道的劉某(藝名劉丞以)在兩年內以幫助成團出道為名,詐騙兩名女子20多萬元。北京通州法院經審理認為被告人劉某以非法占有為目的,騙取他人財物,數額巨大,其行為構成詐騙罪,依法應予懲處。根據被告人...
犯罪構成。 (一)客體要件。 本罪侵犯的客體是公私財物所有權。 有些犯罪活動,雖然也使用某些欺騙手段,甚至也追求某些非法經濟利益,但因其侵犯的客體不是或者不限于公私財產所有權。 所以,不構成詐騙罪。 例如:拐賣婦女、兒童的,屬...
詐騙罪的立案標準 (一)一般詐騙罪 一般詐騙罪與盜竊罪相同,經濟詐騙罪如集資詐騙、貸款詐騙、票據詐騙等見《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關于經濟犯罪案件追訴標準的規定》。 (二)詐騙公私財物 《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條規定詐騙公私財物,...
合同的成立建立在契約自由的基礎上,契約自由意味著我們在訂立合同時是基于自己的真實意思選擇的交易對象、確定的交易條件,那么相應的,也要遵守契約嚴守原則,依法依約履行合同義務、享有合同權利。 嚴格的契約嚴守能...
昨天,最高法通報了10起消費者維權典型案例,其中明確:網購的貨物在快遞過程中被人冒領,應由銷售者承擔賠償責任;特價商品下單后卻是原價,銷售者退一賠三。而經營者銷售已公告召回的汽車,構成商業欺詐。背景介紹網購糾紛明顯上升 昨天,在最高法...
最高法通報了10起消費者維權典型案例,其中明確:網購的貨物在快遞過程中被人冒領,應由銷售者承擔賠償責任;特價商品下單后卻是原價,銷售者退一賠三。而經營者銷售已公告召回的汽車,構成商業欺詐。□背景介紹:網購糾紛明顯上升昨天,在最高法通報的這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