騙購外匯罪侵犯的客體是國家外匯管理制度。外匯管制,是指一個國家為了防止外匯資金自由輸出輸入,平衡國際收支,增強本幣信譽,穩(wěn)定匯率,而對外匯買賣、國際結算以及外匯匯率實行的政策措施。在我國,一般不稱外匯管制而稱外匯管理。
我國自1994年起實行有管理的浮動匯率制,同時實行放松經常項目和嚴格資本項目"一松一緊"的外匯管理制度。外匯儲備是國家經濟實力的象征之一,也是國家對外貿易發(fā)展的后勁所在。實施外匯管理,有利于國家外匯資金的集中使用,保護我國貿易的發(fā)展;有利于防止資本逃避,維持國際收支平衡;有利于增強人民幣信譽,加強我國的經濟地位;有利于穩(wěn)定國內物價,促進經濟平衡、協(xié)調發(fā)展。
本罪的對象是外匯。外匯是指以外國貨幣表示的用于國際收付、國際結算的支付手段。它具有動態(tài)和靜態(tài)雙重含義。通常情況下所指的外匯,是從靜態(tài)角度來考慮的。(注:參見曹*明主編:《國際經濟法概論》,法律出版社1994年版,第109頁。)對靜態(tài)意義之外匯,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定義為"貨幣行政當局(中央銀行、貨幣機構、外匯平準基金組織及財政部)以銀行存款、國庫券、長短期政府債券等形式所保有的在國際收支逆差時可以使用的債權。"1997年修正的《外匯管理條例》第3條列舉了外匯的表現形式:
(1)外國貨幣,包括紙幣、鑄幣;
(2)外幣支付憑證,包括票據、銀行存款憑證、郵政儲蓄憑證等;
(3)外幣有價證券,包括政府債券、公司債券、股票等;
(4)特別提款權、歐洲貨幣單位;
(5)其他外匯資產。我們認為,騙購外匯罪的對象從理論上而言當包括靜態(tài)意義外匯之全部外延,但目前我國司法實踐中多表現為外國貨幣、特別提款權、歐洲貨幣單位等易于轉手倒賣的外匯。
通過上述介紹可知,騙購外匯罪侵犯的客體是國家外匯管理制度,對象是以外國貨幣表示的用于國際收付、國際結算的支付手段。如果有其他相關問題想要了解,歡迎的免費法律咨詢,可以幫助你解答疑惑。
一、有下列情形之一,騙購外匯,數額較大的,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處騙購外匯數額百分之五以上百分之三十以下罰金;數額巨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jié)的,處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騙購外匯數額百分之五以上百分之三十以下罰金;數額特別巨大或者...
一、騙購外匯罪的含義 騙購外匯罪,是指違反國家外匯管理法規(guī),使用偽造、變造的海關簽發(fā)的報關單、進口證明、外匯管理部門核準件等憑證和單據,或者重復使用海關簽發(fā)的報關單、進口證明、外匯管理部門核準件等憑證和單據,或者以其他方式騙購外匯,數額較大...
騙稅算經濟犯罪嗎算,比如有騙取出口退稅罪,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百零四條規(guī)定,騙取出口退稅罪是指故意違反稅收法規(guī),采取以假報出口等欺騙手段,騙取國家出口退稅款,數額較大的行為。相關法律《刑法》第二百零四條第二百零四條 【騙取出口退...
概念 逃匯罪,是指公司、企業(yè)或者其他單位,違反國家規(guī)定,擅自將外匯存放境外,或者將...
一、非法經營罪數額認定量刑標準是什么?1、非法經營罪,是指未經許可經營專營、專賣物品或其他限制買賣的物品,買賣進出口許可證、進出口原產地證明以及其他法律、行政法規(guī)規(guī)定的經營許可證或者批準文件,以及從事其他非法經營活動,擾亂市場秩序,情節(jié)嚴重...
在我國對一些普通商品的經營是自由的,但如果是經營一些比較特殊的物品,如電信業(yè)務、煙草、食鹽等等,則就需要先取得了經營資格證之后,才能開始經營,否則就會觸犯《刑法》中規(guī)定的非法經營罪。那大家知道我國對非法經營罪的量刑標準是怎么規(guī)定的嗎?瑞律小...
關于騙購外匯、非法套匯、逃匯、 非法買賣外匯等違反外匯管理規(guī)定 行為的行政處分或者紀律處分暫行規(guī)定 (1998年12月16日國務院批準 1999年1月25日監(jiān)察部、人事部、中國人民銀行、海關總署、國家外匯管理局令第7號發(fā)布 根據2...
張三在境外賭博輸了五千萬澳幣,在境內籌齊錢后,通過地下錢莊兌購了澳幣償還賭債,張三的行為屬于非法買賣外匯是沒有問題的,但是否構成非法經營罪? 非法經營罪,是指未經許可經營專營、專賣或其他限制買賣的物品,買...
張三在境外賭博輸了五千萬澳幣,在境內籌齊錢后,通過地下錢莊兌購了澳幣償還賭債,張三的行為屬于非法買賣外匯是沒有問題的,但是否構成非法經營罪? 非法經營罪,是指未經許可經營專營、專賣或其他限制買賣的物品,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