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分為規范作用與社會作用。
這是根據法在社會生活中發揮作用的形式和內容,對法的作用的分類。從法是一種社會規范看,具有規范作用,規范作用是法作用于社會的特殊形式;從本質和目的看,法又具有社會作用,社會作用是法規制和調整社會關系的目的。
這種對法的作用的劃分使法與其他社會現象相區別,突出了法律調整的特點;同時,又明確了各個時期法律目的的差異。 法的規范作用可以分為指引、評價、教育、預測和強制五種。
法的這五種規范作用是法律必備的,任何社會的法律都具有。但是,在不同的社會制度下,在不同的法律制度中,由于法律的性質和價值的不同,法的規范作用的實現程度是會有所不同的。
指引作用是指法對本人的行為具有引導作用。在這里,行為的主體是每個人自己。
對人的行為的指引有兩種形式:一種是個別性指引,即通過一個具體的指示形成對具體的人的具體情況的指引;一種是規范性指引,是通過一般的規則對同類的人或行為的指引。個別指引盡管是非常重要的,但就建立和維護穩定的社會關系和社會秩序而言,規范性指引具有更大的意義。
從立法技術上看,法律對人的行為的指引通常采用兩種方式:一種是確定的指引,即通過設置法律義務,要求人們作出或抑制一定行為,使社會成員明確自己必須從事或不得從事的行為界限。一種是不確定的指引,又稱選擇的指引,是指通過宣告法律權利,給人們一定的選擇范圍。
評價作用是指,法律作為一種行為標準,具有判斷、衡量他人行為合法與否的評判作用。這里,行為的對象是他人。
在現代社會,法律已經成為評價人的行為的基本標準。 教育作用是指通過法的實施使法律對一般人的行為產生影響。
這種作用又具體表現為示警作用和示范作用。法的教育作為對于提高公民法律意識,促使公民自覺遵守法律具有重要作用。
預測作用是指憑借法律的存在,可以預先估計到人們相互之間會如何行為。法的預測作用的對象是人們相互之間的行為,包括公民之間、社會組織之間、國家、企事業單位之間以及它們相互之間的行為的預測。
社會是由人們的交往行為構成的,社會規范的存在就意味著行為預期的存在。而行為的預期是社會秩序的基礎,也是社會能夠存在下去的主要原因。
強制作用是指法可以通過制裁違法犯罪行為來強制人們遵守法律。這里,強制作用的對象是違反者的行為。
制定法律的目的是讓人們遵守,是希望法律的規定能夠轉化為社會現實。在此,法律必須具有一定的權威性。
離開了強制性,法律就失去了權威;而加強法律的強制性,則有助于提高法律的權威。 社會作用是從法的本質和目的這一角度出發確定法的作用,如果說法的規范作用取決于法的特征,那么,法的社會作用就是由法的內容、目的決定的。
法的社會作用主要涉及了三個領域和兩個方向。三個領域即社會經濟生活、政治生活、思想文化生活領域;兩個方面即政治職能(通常說的階級統治的職能)和社會職能(執行社會公共事務的職能)。
當然,盡管法在社會生活中具有重要作用,但是,法律不是萬能的,原因在于:(1)法律是以社會為基礎的,因此,法律不可能超出社會發展需要“創造”或改變社會;(2)法律是社會規范之一,必然受到其他社會規范以及社會條件和環境的制約;(3)法律規制和調整社會關系的范圍和深度是有限的,有些社會關系(如人們的情感關系,友誼關系)不適宜由法律來調整,法律就不應涉足其間;(4)法律自身條件的制約,如語言表達力的局限。在實踐活動中,法律必須結合自身特點發揮作用。
1、明示作用 法律的明示作用主要是以法律條文的形式明確告知人們,什么是可以做的,什么是不可以做的,哪些行為是合法的,哪些行為是非法的。
違法者將要受到怎樣的制裁等。這一作用主要是通過立法和普法工作來實現的。
法律所具有的明示作用是實現知法和守法的基本前提。2、預防作用 對于法律的預防作用主要是通過法律的明示作用和執法的效力以及對違法行為進行懲治力度的大小來實現的。
法律的明示作用可以使人們知曉法律而明辨是非,即在人們的日常行為中,什么是可以做的,什么是絕對禁止的,觸犯了法律應受到的法律制裁是什么,違法后能不能變通,變通的可能性有多少等等。3、校正作用 這一作用主要是通過法律的強制執行力來機械地校正社會行為中所出現的一些偏離了法律軌道的不法行為,使之回歸到正常的法律軌道。
像法律所對的一些觸犯了法律的違法犯罪分子所進行的強制性的法律改造,使之違法行為得到了強制性的矯正。
衛生法律法規課程由其性質決定它是一門應用性的社會科學性的課程,它對我們醫學、護理、藥學、醫學相關類專業學生具有特殊的社會現實意義。
黨的十六大提出了建設全面小康社會的奮斗目標,對社會、經濟、文化等方面的發展提出了具體可行的目標,而與衛生相關的目標有以下三個方面:一是全民族健康素質明顯提高;二是形成比較完善的醫療衛生體系;三是建立與經濟發展水平相適應的健康保障體系。要實現衛生相關目標,與衛生立法的建設與完善以及進行衛生法制的全面實行是緊密相連的,而醫療衛生人才知法守法是關鍵。因此,衛生法律法規就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黨的十五大、十六大都明確地提出了要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實行依法治國,其重要基礎是一定要加強法制宣傳教育。加強法制宣傳教育,包括衛生法律意識,才能實現依法治國,建設時會主義法治國家的目標。
依法發展衛生事業的需要:我國的衛生事業,是一位人民健康服務為中心,在適應新的醫學模式生物—心理—社會模式的同時,逐步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和人們不斷增長的多層次衛生需求。成為人人都需要的,群眾受益并承擔一定社會福利職能的社會公益事業。
維護公民健康權利的需要:有助于樹立衛生法制觀念,在自己的健康權利受到侵害時,對健康權有一個全面、科學、系統的認識,才能正確運用法律武器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另一方面,在自己的工作和日常生活中,依法遵守公共衛生法律規定,規范衛生行為,維護醫療衛生單位和醫護人員的合法權益,提高遵守衛生法律法規規范的自覺性。
醫護人員的醫療衛生活動行為,要受到衛生法律法規的調整。醫護人員要認真學習衛生法律法規,明確自己的權利義務,增強衛生法律意識,正確履行崗位職責,依法從醫,更好地為保護人們身體健康做出貢獻。
它們的含義主要有三種情況:一是指一般的法律、法度。二是指優于刑法等一般法律的基本法律。三是指頒布法律、實施法律。這些與近現代憲法的涵義完全不同。在中國,將“憲法”一詞作為國家根本法始于19世紀80年代。
憲法的基本特征
A憲法內容的根本性
憲法所規定的是一個國家帶有根本性的問題,也就是說規定了國家的社會性質,政權的組織形式、經濟制度、公民的權利和義務、國家機構體系及組織活動原則等等國家和社會的根本制度。
B憲法效力的最高性
1.憲法是制定普通法律的依據,普通法律是憲法的派生
2.任何法律法規都不得與憲法的精神原則相違背
3.憲法是一切國家機關社會團體和全體公民的最高行為準則
C憲法制定和修改程序的特殊性
1.憲法的制定和修改往往需要依法成立特別的機關,而并非普通的立法機關
2.批準通過憲法或者修正案的程序往往嚴格于普通法律
4月12日,司法部發布三個司法鑒定指導案例,分別為同卵雙胞胎的DNA鑒定、醫療損害責任糾紛鑒定和法醫精神病鑒定,屬于常見但相對疑難復雜且易引起爭議的鑒定事項。這三個指導案例緊密結合當前輿論關注、群眾關心的熱點問題,著眼司法鑒定科技前沿,既貼...
自我國全面推廣ppp模式以來,經過近幾年的探索完善,取得了預期成果,相關部委不斷出臺相關政策,鼓勵ppp項目的投資者依托各類產權、股權交易市場,建立多元化、規范化、市場化的退出渠道。總體看,PPP項目落地率仍較低,其主要原因是PPP項目...
法律規則,即我國法律學界通常所說的法律規范,是指具體規定人們的權利和義務并設置相應的法律后果的行為準則。 法律規則的分類如下:(1)按照規則的內容不同,法律規則可以分為授權性規則和義務規則。 所謂授權性規則,是指規定人們有權做一...
正確理解和適用正當防衛的法律規定 ——最高檢副檢察長孫謙就第十二批指導性案例答記者問 12月19日,最高人民檢察院印發了第十二批指導性案例,涉及的四個案例均是正當防衛或者防衛過當的案件。記者就此專門采訪了最高人民檢察院副檢察長孫謙。孫...
1.形成完備的法律規范體系的意義和基本要求是什么 形成完備的法律規范體系的意義和基本要求1、意義:法律是治國之重器,良法是善治之前提。2、基本要求: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必須堅持立法先行,發揮立法的引領和推動作用,抓住提高立法質量這...
工會法是我國明確工會的法律地位和工作職責的一部法律,是工會組織依法開展工作的重要制度保障。1992年工會法公布施行,2001年、2009年分別進行過兩次修改。2021年12月24日,工會法再度修改,新修改的工會法自2022年1月1日起施行。...
1.完善我國環境法制建設的目的和意義是什么 《環境保護法》依據憲法有關環境保護的規定,并借鑒了國外環境立法經驗,規定了環境保護的原則、基本制度和管理措施,還把環境影響評價、污染者的責任、征收排污費、對基本建設項目衽三同時等,作為強制性的法律...
(1)法律直接配置。即由國家法律對合伙企業內部的權力結構作出明確規定,并將有關權力直接配置給各個合伙人。 (2)授權合伙協議配置。即國家法律并不直接規定合伙企業內部的權力結構,而是完全授權合伙協議自主配置。 (3)法律和合伙協議共同配置。...
【摘要】環境法的發展有其外在的因素和內在的動力。可持續發展理念就是環境法的內在動力,其實質是環境公益主義,即環境為人類的生存和發展提供了基本的前提,人的發展必須以環境為依托,以人與環境的和諧關系為條件。《環境保護法》修改應貫穿可持續發展基本...
【摘要】近年來,面對嚴重的環境問題,我國現行《環境保護法》從理念、原則到內容已顯露出諸多缺陷和不足,修訂《環境保護法》基礎上制定環境保護基本法成為解決問題的一個有效途徑。環境保護基本法需要在適應我國長期發展狀況的理念和原則下進行制定。文章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