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甲公司與乙公司簽訂《建設工程施工合同》,合同中特別約定:本工程未經發包人同意不得分包,若承包人擅自分包,發包人有權要求承包人按分包工程總價的20%支付違約金。之后,在未取得甲公司同意的情況下,乙公司將工程分包給他人。
甲公司的股東張三得知此事后,認為乙公司存在違反法律規定和施工合同約定的肢解分包的行為,遂函告甲公司的法定代表人李四。若李四未予回復,且甲公司并未因乙公司的違約造成損失,股東張三能否提起股東代表訴訟? 根據法律的相關規定,股東代表訴訟是一種特別救濟程序,是指當執行公務的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違反法律、行政法規或者公司章程規定,或者他人侵犯公司的合法權益,給公司造成損失時,符合條件的股東只有履行完畢所有前置程序、窮盡所有內部救濟才能以自己的名義向法院提起訴訟。
一般在合同糾紛下,只有在公司因合同相對方違約遭受損失,且公司不積極向對方主張承擔違約責任的情況下,符合條件的股東才可以提起股東代表訴訟。如果公司與他人簽訂的合同中,雖然對違約行為約定了相應的違約金,但在公司沒有因對方違約而遭受損失的情況下,公司根據合同履行的實際情況,是否向他人主張違約金則應屬于商業判斷,如果沒有證據證明公司與他人存在惡意串通的情況下,即使是符合條件的股東,也不能通過股東代表訴訟提出與公司相反的主張。
本案中,雖然乙公司未經同意就將工程分包給他人構成違約,但因為甲公司與乙公司的《建設工程施工合同》中對違約金作出了約定,且甲公司并沒有因為乙公司的違約遭受損失,那么在甲公司沒有向乙公司主張違約責任的情況下,股東張三就不能提起股東代表訴訟。
在國際經濟貿易交易中,當事人有充分的自由選擇適當的爭議解決方式,仲裁作為其中的一種重要方式,在世界范圍內被廣泛承認和采用。仲裁是指雙方當事人在爭議發生前或爭議發生后達成協議,自愿將爭議交給第三者作出裁決,并約定雙方有義務執行該裁決的一種解決...
在公司的治理和運營中經常會發生公司利益遭受損害而公司怠于訴訟的情況,也存在公司的董事、監事、高管人員及實際控制人、關聯交易方等侵害公司利益的而不被追究情形。 根據我國公司法的規定,當發生上述情形時公司股東...
如果是有限責任公司,通常情況下公司的債務由公司財產來承擔,股東不對公司債務負責。如果是一人有限責任公司,一人股東無法說明公司財產與股東個人財產獨立分開的,對于公司債務,一個股東需要承擔連帶賠償責任。股東的義務:一、遵守法律、行政法規和公司章...
什么叫公司法人不還款?法人是指公司,不是指法定代表人。如果是公司欠你款,你只能起訴公司,而不能起訴法定代表人或者股東。公司債務追討:公司欠款可以起訴法定代表人嗎您好,公司欠款訴訟主體(即被告)應該是公司,但《公司法》第二十條 公司股東應當遵...
裁判主旨案例索引 爭議焦點裁判意見 最高院認為:關于譚利興是否有權請求黎經煒、彩星公司及黎桂芬承擔損害賠償責任的問題。 譚利興在本案中主張黎經煒、彩星公司及黎桂芬低價轉受讓案涉資產侵害其利益,其實質是主張黎經煒、彩星公司及黎桂芬轉讓案涉...
股東代表訴訟是指公司的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在履行公司職務時,由于違反法律或者公司章程的規定,給公司造成損失,而公司又怠于提起訴訟時,股東以自己的名義向法院提起的訴訟。 由此可以看出,提起股東代表訴訟是...
案情: 2011年2月,甲公司與乙公司簽訂了一份《股權轉讓合同》,約定甲公司將持有的丙公司60%股權轉讓給乙公司,雙方于合同簽訂后一個月內辦理股權變更登記手續;乙公司支付股權轉讓款60萬,分別于股權變更登記時及之后的第一、第二個月內各支付...
依照我國公司法的規定,只有公司的法定代表人具有公司代表權。但是在司法實踐中,關于公司或者其他組織的代表權如何確定以及出現內部規制與外觀登記不一致的情況等問題,一直是困擾著我們。現通過此文簡單列舉幾種常見的公司代表權的確定,不盡之處,歡迎補充...
裁判要旨原法定代表人在已被股東罷免的情況下,雖然在工商部門的登記尚未發生變更,但其個人擅自以公司的名義提起訴訟違反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和公司章程的規定,原審認定其不具備代表公司行使訴訟權利主體資格并無不當。案例索引《河北保定市外貿易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