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pg)
1. 什么是環境? 指圍繞人的全部空間以及其中一切可以影響人的生活與發展的各種天然與人工改造過的自然要素的總稱 2. 從科學范疇上可將環境分為哪些種類? 可將環境分為 社會環境 和 自然環境 兩大類。
自然環境 指存在于人類周圍和客觀物質世界或者說是各種自然因素的總和。 社會環境 指人類為了滿足和不斷提高自己的物質和精神文明,在自然背景的基礎上,創造出來的人工環境。
3什么是環境問題? 指由于人類活動作用于我們周圍的環境所引起的“公害”問題,是一個世界性的社會問題。 4. 環境問題經歷了哪幾個發展階段? 原始捕獵階段、農牧業階段、工業革命階段、工業發展階段、現代工業階段。
5. 什么是環境容量? 指在不影響環境的正常功能或用途的情況下,承受污染物的最大允許量或能力。或者說是指在維持生態平衡和不超過人體健康閥值的情況下環境所能承受的污染物的總量。
6. 什么是環境自凈? 在正常情況下,環境的各個生態系統,能夠通過自身物理的、物理化學的、化學的和生物的一系列反應與變化,不斷地調節污染物的數量和質量,從而保持生態系統的動態平衡使被各種因素瞬間污染了的環境得到自然凈化。環境的這種自我調節過程稱作環境自凈。
7. 什么叫環境污染? 介入環境中的污染物,超過了環境容量,使環境喪失了自凈能力,污染物在環境中積聚。生態平衡遭到破壞,導致環境特征的改變或對原有用途產生一定的不良影響,從而直接地或間接地對人體健康或生產、生活活動產生一定危害或影響的現象,就叫環境污染。
8. 什么叫做二次污染? 介入環境中的反應污染物,在諸因素的作用與影響下,發生理化或生化等化學反應,生成比原來毒性更強的新污染物質,所生成的污染物質就叫做二次污染物,其所造成的環境污染就稱為二次污染。 9. 什么叫做次生污染? 介入環境中的污染物未改變毒性,而從一個環境要素或場所,轉入另一個環境要素或場所,其所造成的環境污染就稱為次生污染。
10. 什么是環境污染源? 凡是產生 物理的 (聲、光、熱、振動、輻射、噪聲等)、化學的 (有機物、無機物)、生物的 (霉菌、病菌、寄生蟲及卵等) 有毒有害物質或因素的設備、裝置、場所等,都稱作污染源。 11. 什么是環境保護? 就是利用現代環境科學的理論和方法,在利用自然資源的同時,深入地認識和掌握環境污染和破壞的根源與危害,有計劃地保護環境,預防環境質量的惡化,控制環境污染,促進人類與環境協調發展,不斷地提高人類的環境質量和生活環境,造福人民,貽惠于子孫后代。
12. 環境保護的任務是什么? 是保證在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中,合理地利用自然資源,防止環境污染和生態破壞,為人民創造適宜的生活和勞動環境,保護人民健康,促進經濟發展。 13. 環境保護的目的是什么? 一是合理利用自然資源,保護自然資源。
二是保障人類健康,防止生態破壞。 14. 什么叫生態平衡? 自然界中每一個生態系統,總是不斷地進行著物質循壞和能量交換,在一定的時間和條件下,物質和能量的輸出與輸入處于暫時的、相對的穩定狀態,就叫做生態平衡。
15. 什么是生態系統? 是由生物群落與其生存環境間不斷地進行著物質循壞和能量流轉過程所形成的統一整體。 16. 生態系統是由哪四大部分組成的? 由生產者、消費者、分解者、非生命物質和能量四大部分組成。
17. 導致生態平衡破壞的原因主要有哪三種? 是種類成份的改變;是環境因素的改變;是信息系統的破壞。 18. 什么叫自然資源? 指作為勞動對象,進入社會中的那一部分能夠被加工成生產資料和生活資料的自然環境。
19. 自然資源可分為哪三類? 一、是不可更新的資源,如各種礦物石化燃料等它們需經過漫長的地質年代才能生成;二、是可更新的資源,如水、土壤、生物等,它們能在較短的時間內再生產出來或循壞再現;三、是取之不竭的資源,如太陽能,風力等,它們被利用后,不會導致貯量上的減少和枯竭。 20. 什么叫環境管理? 就是對人類損害環境質量的行為(或活動)施加影響。
即通過行政、法律、經濟、技術、宣傳、教育等途徑(或手段)來調經濟發展與環境質量的關系,各方協同活動以求創造一個美觀的令人愉快的,有利于經濟發展和人體健康的一種環境所做的全社會的、自覺的和系統的努力。 21. 什么是環境保護法? 是調整環境保護中各種社會關系的法律規范的總稱。
22. 為什么要制訂環境保護法? 為保護和改善生活環境與生態環境,防治污染和其它公害 , 保障人體健康,促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發展。 23. 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共有幾章幾條? 共有 6 章、47 條。
24. 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第一章第六條的內容是什么? 一切單位和個人都有保護環境的義務,并有權對污染和破壞環境的單位和個人進行檢舉和控告。 25. 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第八條規定對保護和改善環境有顯著成績的單位和個人由哪個部門給予獎勵。
人民政府。 26. 國家環境質量標準是由哪個部門制定? 國務院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
27. 凡是向已有地方污染物排放標準的區域排放污染物的應執行什么標。
去百度文庫,查看完整內容>內容來自用戶:碧海晴空smile2018年環保法律法規綜合試題及答案單位:姓名:得分:一、選擇題1.我國現行《水法》規定,開發利用水資源,應當首先滿足( )A.生活用水的需要B.農業用水的需要C.工業用水的需要D.航運用水的需要2.我國《森林法》規定,國家設立森林生態效益補償基金,用于( )A.防護林和特種用途林的營造、撫育、保護和管理B.用材林的營造、撫育、保護和管理C.經濟林的營造、撫育、保護和管理D.薪炭林的營造、撫育、保護和管理3.根據我國《礦產資源法》規定,行使國家對礦產資源所有權的主體是( )A.國務院B.國家環保總局C.國土資源部D.地方人民政府4.我國《自然保護區條例》規定,自然保護區內保存完好的天然狀態的生態系統以及珍稀.源危動植物的集中分布地,應當劃為( )A.緩沖區B.實驗區C.核心區D.外圍保護地帶5.《大氣污染防治法》規定,被淘汰的設備( )A.轉讓給他人使用的,不得收費B.轉讓給他人使用的,應當防止產生污染C.未經有關部門批準,不得轉讓給他人使用D.不得轉讓給他人使用6.《水污染防治法》規定對般舶污染實施監督管理的機關是( )A.各級人民政府的環境保護部門B.各級人民政府的水利管理部門C.各級人民政府的市政管理部門D.各級交通部門和航政機關7.我國《環境保護法》規定,對本轄區環境質量負責的是9.17。
最佳答案保護環境 (Environment Protection) 環境保護(簡稱環保)是由于工業發展導致環境污染問題過于嚴重,首先引起工業化國家的重視而產 環境保護生的,利用國家法律法規和輿論宣傳而使全社會重視和處理污染問題。
一、土壤遭到破壞。 據參考消息報道,110個國家(共10億人)可耕地的肥沃程度在降低。
在非洲、亞洲和拉丁美洲,由 森林植被于森林植被的消失、耕地的過分開發和牧場的過度放牧,土壤剝蝕情況十分嚴重。裸露的土地變得脆弱了,無法長期抵御風雨的剝蝕。
在有些地方,土壤的年流失量可達每公頃100噸。化肥和農藥過多使用,與空氣污染有關的有毒塵埃降落,泥漿到處噴灑,危險廢料到處拋棄,所有這些都在對土地構成一般來說是不可逆轉的污染。
土壤是指陸地表面具有肥力、能夠生長植物的疏松表層,其厚度一般在2 m左右。土壤不但為植物生長提供機械支撐能力,并能為植物生長發育提供所需要的水、肥、氣、熱等肥力要素。
近年來,由于人口急劇增長,工業迅猛發展,固體廢物不斷向土壤表面堆放和傾倒,有害廢水不斷向土壤中滲透,大氣中的有害氣體及飄塵也不斷隨雨水降落在土壤中,導致了土壤污染。凡是妨礙土壤正常功能,降低作物產量和質量,還通過糧食、蔬菜、水果等間接影響人體健康的物質,都叫做土壤污染物。
二、氣候變化和能源浪費 溫室效應嚴重威脅著全人類。 據2500名有代表性的專家預計,海平面將升高,許多人口稠密的地區(如孟加拉國、中國沿海地帶以及太平洋和印度洋上的多數島嶼)都將被水淹沒。
氣溫的升高也將對農業和生態系統帶來嚴重影響。 據預計,1990-2010年,亞洲和太平洋地區的能源消費將增加一倍,拉丁美洲的能源消費將增加50%-70%。
因此,西方和發展中國家之間應加強能源節約技術的轉讓進程。我們特別應當采用經濟鼓勵手段,使工業家們開發改進工業資源利用效率的工藝技術。
三、生物的多樣性減少。 由于城市化、農業發展、森林減少和環境污染,自然區域變得越來越小了,這就導致了數以千計物種 溫室效應示意圖的滅絕。
因為一些物種的絕跡會導致許多可被用于制造新藥品的分子歸于消失,還會導致許多能有助于農作物戰勝惡劣氣候的基因歸于消失,甚至會引起瘟疫。 四、森林面積的減少。
最近幾十年以來,熱帶地區國家森林面積減少的情況也十分嚴重。在1980-1990 年,世界上有1 .5億公頃森林消失了。
按照目前這種森林面積減少的速度,40年以后,一些東南亞國家就再也見不到一棵樹了。 五、淡水資源受到威脅。
據專家估計,從下個世紀初開始,世界上將有四分之一的地方長期缺水。請記住, 我們不能造水,我們只能設法保護水。
六、化學污染 。 工業帶來的數百萬種化合物存在于空氣、土壤、水、植物、動物和人體中。
即使 作為地球上最后的大型天然生態系統的冰蓋也受到污染。那些有機化合物、那些重 金屬、那些有毒產品,都集中存在于整個食物鏈中,并最終將威脅到動植物的健康, 引起癌癥,導致土壤肥力減弱。
七、混亂的城市化。 到本世紀末,世界上的大城市將達21個,大城市里的生活條件將進一步惡化:擁 擠、水被污染、衛生條件差、無安全感—— 這些大城市的無序擴大也損害到了自然區。
因此,無限制的城市化應當被看作是文明的新弊端。 八、海洋的過度開發和沿海地帶被污染。
由于過度捕撈,海洋的漁業資源正在以令人可怕的速度減少。因此,許多靠攝取海產品蛋白質為生的 極地臭氧層空洞窮人面臨著饑餓的威脅。
集中存在于魚肉種的重金屬和有機磷化合物 等物質有可能給食魚者的健康帶來嚴重的問題。 沿海地區受到了巨大的人口壓力。
全世界有60%的人口擠在離大海不到100公里的地方。這種人口擁擠狀態使常常很脆弱的這些地方失去了平衡。
九、空氣污染。 多數大城市里的空氣含有許多取暖、運輸和工廠生產帶來的污染物。
這些污染物威脅 著數千萬市民的健康,導致許多人失去了生命。 有毒氣體主要為一氧化碳,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和可吸入顆粒。
十、極地臭氧層空洞。 盡管人們已簽署了蒙特利爾協定書,但每年春天,在地球的兩個極地的上空仍再次 形成臭氧層空洞,北極的臭氧層損失20%到30%,南極的臭氧層損失51%以上。
一、土壤遭到破壞 據參考消息報道,110個國家(共10億人)可耕地的肥沃程度在降低。在非洲、亞洲和拉丁美洲,由于森林植被的消失、耕地的過分開發和牧場的過度放牧,土壤剝蝕情況十分嚴重。
裸露的土地變得脆弱了,無法長期抵御風雨的剝蝕。在有些地方,土壤的年流失量可達每公頃100噸。
化肥和農藥過多使用,與空氣污染有關的有毒塵埃降落,泥漿到處噴灑,危險廢料到處拋棄,所有這些都在對土地構成一般來是不可逆轉的污染。 二、氣候變化和能源浪費 溫室效應嚴重威脅著全人類。
據2500名有代表性的專家預計,海平面將升高,許多人口稠密的地區(如孟加拉國、中國沿海地帶以及太平洋和印度洋上的多數島嶼)都將被水淹沒。氣溫的升高也將對農業和生態系統帶來嚴重影響。
據預計,1990-2010年,亞洲和太平洋地區的能源消費將增加一倍,拉丁美洲的能源消費將增。
新會華僑中學環保知識競賽題
一、填空: 30分
1、今年6月5日環境日的主題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當今人類面臨的五大問題是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環境污染的來源主要有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四個方面。
4、我國生態破壞主要有______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四個方面。
5、常熟的市樹、市花是________ 、________。
6、爆米花含有______________污染物。
7、我國第一次全國環境保護會議在________年召開。
8、城市噪聲主要來源是____________ 和_____________。
9、創建國家環保模范城市的“12字”目標是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10、城區居民區和文教區白天和晚上噪聲的分貝值分別是白天_____分貝和晚上_____分貝。
11、城鎮環境空氣質量一般執行________級標準。
12、我國《環境保護法》于________年頒布。
13、我國的愛鳥周是每年________月的最后一個星期。
二、判斷題:20分
1、目前使用農藥較多的蔬菜是大白菜、青菜、蘋果。 ( )
2、我國大氣污染重要來源是飛機尾氣排放。 ( )
3、我國不是個貧水的國家。 ( )
4、世界地球日是每年的4月22日。 ( )
5、社會上廣泛產生的塑料廢棄物為白色污染。 ( )
6、無污染,綠顏色的是綠色食品。 ( )
7、吸煙產生的污染物主要是焦油、尼古丁。 ( )
8、我國第一個自然保護區是千島湖自然保護區。 ( )
9、世界野生生物基金會的會徽是大熊貓。 ( )
三、問答題:50分
1、我國森林的長年砍伐,造成近年哪兩大災害?
2、綠色對改善空氣質量有哪些作用?
3、“綠色學校”的主要標志是什么?
4、“綠色學校”和“綠化合格學校”的區別是什么?
5、你在學校創建“綠色學校”活動中,準備如何積極參與?
參考答案
一、填空
1、水——21億人生命之所系
2、人口、糧食、能源、資源、環境
3、工業生產、日常生活、交通運輸、農業生產
4、森林植被破壞、水土流失、土地沙漠化、蟲害嚴重
5、楓樹、臘梅花
6、重金屬——鉛
7、1973
8、生活噪聲、交通噪聲
9、天更藍、山更青、水更綠、城更美
10、55、45
11、二
12、1989
13、四
二、判斷
* * * √ √ * * * √
三、問答題
答:1、水災頻發 2、沙塵增多
2、答:1、光合作用時放出氧氣。2、釋放水氣,潤濕空氣。3、吸收熱量,降低氣溫。4、吸收灰塵,清潔空氣。5、除菌消毒,凈化空氣。
3、答:學生掌握各種教材中的環保內容,師生有較高的環保意識,積極參與社會上的環境監督和宣傳教育活動,校園清潔優美。
4、綠化合格學校僅僅是校園綠化達標,而“綠色學校”除了要校園綠化合格以外,最主要的是利用各種形式,對學生進行環境教育,培養學生的環保意識和環境保護習慣。
5.自己發揮
環保知識有獎競賽參考題1. 下列問題中, 不屬于當今世界三大難題的是(A )A. 戰爭問題 B. 資源問題 C. 環境問題 D. 人口問題2. 下列自然資源中, 屬于非可再生自然資源的是(D )A. 水 B. 石油 C. 森林 D. 土地3. 世界人口達到60億的時間是( D)A. 2000年5月 B. 2020年1月 C. 1998年12月 D. 1999年10月12日4. 據聯合國最近發表的觀測報告說, 到2030年,世界人口將達(A )A. 80億 B.150億 C.100億 D.91億5. 目前世界各國耕地總面積, 只占全球陸地面積(B )A. 20% B. 10% C. 30% D. 5%6. 造成土地資源的喪失和破壞的主要原因是(A )A. 濫伐森林, 濫墾草地, 造成水土流失嚴重, 沙漠擴大B. 自然原因C. 氣候原因D. 人類正制定法規, 采取有效措施來保護它7. 地球上的水, 絕大部分分布在(A)A. 海洋 B. 湖泊 C. 河流 D. 冰川8. 我國水資源總量為2.8萬億立方米, 居世界第幾位(D )A. 第一位 B.第二位 C. 第五位 D. 第六位9. 不屬于造成我國是貧水國的原因是(D )A. 我國人口多, 人均占有水量少B. 我國水資源在時間, 空間分布極不平衡C. 我國長期對水資源開發利用不當及水質污染D.我國水資源總量較高10. 我國人均水占有量僅2700立方米, 是世界人均占有水量的(C )A.1/2 B.1/3 C.1/4 D.1/511. 我國水資源在時間, 空間上分布不平衡表現在(B )A. 降水集中在冬季, 東部南部地區水資源相對豐富, 西部北部嚴重貧乏B. 降水集中在夏季, 東部南部地區水資源相對豐富, 西部北部嚴重貧乏C. 降水集中在夏季, 東部南部地區水資源嚴重貧乏, 西部北部相對豐富D. 降水集中在春季, 東部南部地區水資源嚴重貧乏, 西部北部相對豐富12. 我國每年污水處理率為(D )A. 100% B. 50%左右 C. 40%左右 D. 25%左右13. 下列城市中, 不屬于嚴重缺水的城市是(D )A. 北京 B. 西安 C. 深圳 D. 九江14. 我國第一大淡水湖是(B )A. 洞庭湖 B. 鄱陽湖 C. 巢湖 D.洪澤湖15. 不屬于造成水體污染原因的是(C )A. 工業廢水 B. 生活污水 C.旅運、水運 D.大氣降水16. 下列不屬于保護水資源的有效措施是(C )A. 節約和合理用水 B. 防止和治理水的污染 C. 砍伐森木 D. 海水淡化17. 我國現有森森面積有12465萬公頃, 居世界第幾位(C )A. 第一位 B. 第三位 C. 第五位 D. 第六位18. 我國森林覆蓋率為(D )A. 13.9% B. 12% C. 31.3% D. 15%19. 森林覆蓋率居全國之首是哪一個省?(C )A. 廣東 B. 福建 C. 黑龍江 D.云南20. 世界上最大的熱帶雨林區為(A )A. 亞馬遜河流域 B. 剛果盆地 C. 中國云南 D. 西西伯利亞平原21. 世界上森林覆蓋率最高的國家(A )A.日本 B. 加拿大 C. 芬蘭 D. 巴西22. 關于保護我國土地資源的基本國策是(C )A. 實行計劃生育B. 劃定農田保護區C. 珍惜每一寸土地, 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D. 采取有效措施制止土地沙漠地23. 世界環境日為每年幾月幾日?(D )A. 5月6日 B. 3月21日 C. 12月1日 D. 6月5日24. 1972年聯合國召開的"人類環境會議提出什么口號?(C )A. 救救地球 B. 請愛護我們的人類之家棗地球 C. 只有一個地球25. 下列對世界人口的有關問題預測不正確的是(C )A. 人口老齡化趨勢將繼續發展, 一些國家將成為超高齡國家B. 白種人在世界總人口中所占的比例逐漸減少C. 中國將繼續成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國家D.發達國家將出現城市“空洞化”趨勢26. 我國有關人口問題的國策是(C )A. 鼓勵多生 B. 對人口的發展任其自然C. 控制人口數量, 提高人口素質 D.禁止生育27. 符合我國人口與資源環境國情的現代化道路是(B )A. 適度消耗資源, 不必保護環境 B. 低度消耗資源, 適度消費和保護環境C. 不消耗資源, 以保護環境 D.隨意消耗資源, 隨意破壞環境28. 下列國家中, 屬于世界三大糧食進口國之一的是(C )A. 中國 B. 美國 C. 阿根廷 D. 印度29. 根據我國耕地資源的糧食最大可能生產力, 人口承載量絕對不超過(B )A. 15億 B. 17億 C. 16億 D. 19億根據我國耕地資源的糧食最大可能生產力,人口承載量最高應控制在16億左右,絕對不能超過17億,按高投入條件下的糧食產量到2000年可供養12.77億人,2050年可供養15.48億人。
30. 中國沙漠、戈壁、沙漠化土地、風沙土地占國土面積的(A )A. 15.9% B. 20% C. 10% D.30%31、野生動物及其生存環境保護,禁止(B)非法獵捕或者破壞。A. 任何單位 B. 單位和個人 C.個人32、國家對珍貴、瀕危的野生動物實行重點保護,國家重點保護的野生動物分為(A)。
A. 一級重點保護動物和二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B.重點保護動物和次重點保護動物C.瀕危野生動物和珍貴野生動物33、任何單位和個人發現受傷、病弱、饑餓、受困、迷途的國家和地方重點保護野生動物時,應當( C )。A.自己帶回家中收養 B.置之不理 C.及時報告當地野生動物行政主管部門34、在新疆地區分布的國家一級保護野生動物有26種,以下屬于一級保護野生動物的是:(A)A. 野馬、雪豹、兀鷲 B. 野馬、野驢、棕熊 C. 野馬、牦牛、水獺35、我國于( A )加入《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
A. 1980年12月25日 B.1980年9月26日 C. 1980年5月22日36、塔里木盆地中心生長著我國古老樹種“沙漠英雄”——( B )的原始森林。
環境保護知識問答題 一、自然保護區 1、貴州省有多少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7處 2、桫欏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在? 赤水 3、金絲猴在哪個自然保護區? 梵凈山 4、銅仁地區有哪個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梵凈山 5、黑頸鶴在哪個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威寧草海 6、在畢節地區哪個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威寧草海 7、在黔東南州的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是? 雷公山 8、被稱為綠寶石的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荔波茂蘭 10、在黔南州的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是 荔波茂蘭 11、金絲猴是屬于哪一級野生動物 一級 12、荔波茂蘭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是保護 喀斯特森林生態系統 13、雷公山自然保護區是保護 禿杉及亞熱帶森林 14、習水自然保護區是保護 中亞熱帶常綠闊葉林 15、麻陽河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是保護 黑葉猴 16、麻陽河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在哪里 沿河、務川 17、金絲猴在哪個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梵凈山 18、黑葉猴在哪個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麻陽河 19、禿杉在哪個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雷公山 20、由省環保局主管的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是 威寧草海、赤水桫欏 21、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的主管單位分別是 省林業廳、省環保局 二、環境保護法律法規 22、環境保護是我國的一項 基本國策 23、我國環境保護基本法是 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 24、我國環境保護法是在何時通過的 1989年12月26日 25、環境保護“三同時”原則是指 新建、改建、擴建項目,凡是排放三廢和污染環境的,治理措施都必須與主體工程同時設計、同時施工、同時投產。
26、環境保護“三同步”是指 經濟建設、城市建設和環境建設要同步規劃、同步實施、同步發展 27、環境保護“三統一”是指 經濟效益、社會效益、環境效益的統一 28、我國國家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是 國家環境保護總局 29、一切新建設項目,必須執行什么環境保護法規 環境影響評價法 30、實施環境影響評價制度是為了? 預防因規劃和建設項目實施后對環境造成的不良影響 31、國家對環境影響評價實行分類管理,分為哪三類? 可能造成重大環境影響的編制環境影響報告書,可能造成輕度環境影響的編制環境影響報告表,對環境影響很小的填報環境影響登記表。 32、向環境排放污染物的部門,必須執行什么環境保護制度 向環境保護主管部門排污申報制度 33、為什么要征收排污費 環境是一種資源,征收排污費是對排污者占用環境資源的一種補償。
34、環境監察部門的主要職責是 在各級環保部門的領導下,依法對轄區內一切單位和個人履行環保法律、法規、執行環保各項政策標準進行現場監督、檢查、處理的專職部門 三、環境保護基本內容 35、世界環境日是每年的 六月五日 36、世界環境日是如何確定的 1972年6月5日聯合國在瑞典首都斯德哥爾摩召開聯合國人類環境會議,同年聯合國27屆大會確定每年六月五日為世界環境日 37、什么是環境 凡是影響人類生存、發展和健康的各種自然要素和社會要素的總和 38、自然環境要素有 大氣、水、海洋、土地、礦藏、森林、草原、野生生物、自然遺跡等 39、社會環境要素有 人文遺跡、風景名勝區、城市和鄉村等 40、環境問題 由于自然原因或人類的活動,使環境質量下降或生態系統失調,對人類的社會經濟發展、健康和生命產生有害影響的現象 41、原生環境問題 自然環境本身發展演變而引起的有:地震、洪澇、干旱、臺風、崩塌、滑坡、泥石流、地裂縫等 42、次生環境問題 又稱為第二環境問題是指環境污染和生態破壞,指由人類的生產、生活使環境質量惡化,生態環境遭到不良影響和破壞 43、環境質量 是指環境的好壞,環境的總體或某些要素的好壞,環境質量是通過環境質量標準來衡量的 四、環境污染、環境保護 44、主要的環境污染類型有 水污染、大氣污染、土壤污染、固體廢物污染、噪聲污染、光污染、電磁波污染、放射線污染、熱污染等 45、酸雨是指 pH值低于5.6的降水 46、我省的哪些城市屬于國家規定的酸雨和二氧化硫污染控制區 貴陽市、遵義市、凱里市、安順市、都勻市、興義市 47、“兩控區”什么的簡稱 酸雨和二氧化硫污染控制區 48、主要的溫室氣體有 二氧化碳、甲烷、氧化亞氮、氟里昂 49、臭氧層 臭氧是大氣中的微量氣體之一,主要濃度在平流層20~25公里的高空。 50、臭氧層的作用是? 對保護地球上的生命以及調節地球氣候具有極其重要的作用 51、破壞臭氧層的物質主要是什么? 氯氟化碳(氟里昂)、哈龍等 52、白色污染是指 廢棄塑料造成的環境污染 53、什么是水體富營養化 是指氮、磷等植物營養質含量過多,所引起的水質污染現象 54、大氣污染是指什么 空氣中污染物的濃度達到有害的程度,以致破壞生態系統和人類正常生存和發展的條件,人、生物造成危害的現象 55、燃煤會產生哪些大氣污染物 二氧化硫、煙塵、氮氧化合物等 56、汽車尾氣對人體危害最大的污染物是 一氧化碳、碳氫化合物、氮氧化合物、鉛的化合物及顆粒物 五、生態環境問題 57、生態系統中的“生產者”指的是 利用簡單無機物質合成復雜有機物質的自養生物,主要是綠色植物、光能細菌和化能細菌。
58、生態系統中的“消費者”指的是 只能利用植物的現成有機物直接或間接從植物類食物得到能量的生。
環保知識問答 日常生活篇 1、用打印機打印資料時,怎樣做到合理使用紙張?答:打印非正式資料,可用單面使用過的紙張;通過調整字號、等距、邊距充分利用每一張紙。
2、說出飲料瓶的幾種再次利用的方法。答:從合適的位置剪斷飲料瓶,下半部分可以做刷牙杯、筆筒、取米或面的杯。
3、自制儲蓄罐,可以采用哪些材質?答:飲料罐、肥皂盒、牙膏盒等。 4、餐廳、飯店使用一次性筷子、塑料餐具利弊談。
答:利:衛生,不易傳染各種疾病。弊:塑料餐具不易處理,造成“白色污染”。
一次性筷子浪費大量木材,長此以往,將會破壞森林,破壞生態環境。結論:弊大于利、應停止使用 5、家庭怎樣做到節約用水?答:淘米或洗菜的水可以澆花;洗臉、洗衣后的水可以留下來擦地、沖廁所。
多淋浴,沐浴節水且更衛生。 如果您家沖水馬桶的容量較大,可以在水箱里放一個裝滿水的可樂瓶,你的這一小小行動每次可節約1.25升水。
6、實驗室、化驗室怎樣做到節約用水?答:在置備蒸餾水或進行冷凝實驗時,要將冷卻水用量盡開得小一些,能滿足冷卻目的即可;將冷卻水收集,用于清洗實驗儀器、打掃衛生用。 7、減少“白色污染”的有效行動是什么?答:每次購物,自覺攜帶購物袋。
8、吸煙危害健康,你知道香煙中含那種主要致癌物質和放射性物質? 答:尼古丁;釙-210。 9、汽車尾氣是哪種金屬全球范圍最嚴重的污染源?答:鉛。
10、清潔能源有哪些?答:生物能、太陽能和地熱能。 基本知識篇 1、中國環境標志的含義是什么?答:中國環境標志的中心結構是青山、綠水、太陽,表示人類賴以生存的環境,外圍的十個環表示公眾共同參與保護環境。
全圖寓意為:“全民聯合起來,共同保護賴以生存的環境。” 2、食品污染按其污染性質大致可分為哪兩類?答:生物污染 、化學性污染 3、通過污染食品對人體造成危害的農藥主要有那些?答:有機氯農藥、有機磷農藥、有機汞農藥 4、水體被污染的途徑有那些? 答:城市污水,工業廢水,含有農藥、化肥、有機物的農田,大氣沉降物,放射性散落物及酸雨等。
5、工業“三廢“和生活”三廢“各指什么?答:工業”三廢“是指廢氣、廢水、廢渣;生活”三廢“是制糞便、垃圾、污水。 6、現在世界約有18億人因為飲用了受生物污染的水而致病,你知道飲用這些受污染的水主要會得那些病嗎? 答:有痢疾、傷害、副傷害、霍亂、小兒麻痹、傳染性肝炎、血吸蟲病、姜片蟲病等。
7、環境噪音主要來源于那四個方面? 答:交通、工業生產、建筑工業、社會生活 8、我國重點治理的“三河”是指哪幾條河? 答:淮河、海河和遼河 9、我國重點治理的“三湖”是指哪幾個湖? 答:太湖、滇池和巢湖 10、什么是溫室效應?答:空氣中的二氧化碳和水蒸汽可以吸收地面散失的熱量,但一部分熱能重新傳回大地,對地面起了保溫作用,這種類似暖房溫室的效應叫溫室效應。 環保制度篇 1、什么是ISO14000?答:是環境管理系列標準。
2、環境保護“三同時”原則是指什么?答:新建、改建、擴建項目,凡是排放三廢和污染環境的,治理措施都必須與主體工程同時設計、同時施工、同時投產。 3、環境保護“三同步”是指什么?答:經濟建設、城市建設和環境建設要同步規劃、同步實施、同步發展。
4、環境保護“三統一”是指什么?答:經濟效益、社會效益、環境效益的統一。 5、我國國家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是什么部門? 答:國家環境保護總局。
6、一切新建設項目,必須執行什么環境保護法規?答:環境影響評價法。 7、為什么要征收排污費?答:環境是一種資源,征收排污費是對排污者占用環境資源的一種補償。
8、請問什么叫“一控雙達標”?就是污染總量控制,環境功能區達標,所有工業污染源排放污染物達標 9、什么叫循環經濟的“3R原則”? 答:“3R原則”即“簡量化(Reduce)、再利用(Reuse)、再循環(Recycle)”,是循環經濟最重要的實際操作原則。 10、環境保護法規定公民承擔那些環保義務?享有那些環保權利? 答:每個公民有防治污染,保護環境的義務;享有在清潔舒適的環境中生存的權利;有權參與環境監督管理,對污染和破壞環境的行為進行檢舉、控告的權利;當自身受到污染侵害時,有請求司法機關、行政機關責令致害人停止污染侵害、賠賞損失的權利。
說明:這些內容部分是自己寫的,部分是參加考了以下網頁內容,希望能夠對你有幫助。 ?si=1 ?from=related參考資料: ?si=1。
環保知識競賽題庫判斷題 1垃圾不是一種很有開發價值的資源。
( * ) 2我國綠色食品標志是由太陽、葉片和蓓蕾三部分組成。( √ ) 3從環境保護的角度來看,凡是干擾人們正常工作、學習和休息的聲音統稱 為噪聲。
(√ ) 4 我國不是個貧水的國家。 ( * ) 5 社會上廣泛產生的塑料廢棄物為白色污染。
( √ ) 6 無污染,綠顏色的是綠色食品。 ( * ) 7. 世界野生生物基金會的會徽是大熊貓。
( √ ) 8. 熱帶森林被稱為“地球之肺”。( √ ) 9可持續發展是指滿足我們當代人的需求,又不損害后代人滿足其需求能力的發展途徑。
( √ ) 10 “誰污染,誰付費”是國家的環保政策。 ( √ ) 11 土壤也會被污染。
( √ ) 12 食品中的所有色素均對人有害。( * ) 13綠色植物可以降低噪聲。
( √ ) 14草坪可作為環境中的“吸塵器”和“滅菌器”。( √ ) 15.一顆紐扣電池產生的有害物質,可污染60萬升水,相當于一個人一生的用水量。
(√ )16 、環境保護是可持續發展的基礎,保護環境的實質就是保護生產力。 (√) 17、綠色社區就是綠化社區。
(X) 18、生態文明是人類應對環境危機的必然選擇,是文明發展的新階段,是當代先進文化的重要體現,是社會主義物質文明、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 (√) 19、從環境保護的角度來看,凡是干擾人們正常工作、學習和休息的聲音統稱為噪聲。
(√) 20、發展循環經濟是實現可持續發展的一個重要途徑,同時也是保護環境和有效利用資源的根本手段。 (√) 21、熏烤肉食品時釋放的煙氣中含有致癌物質。
(√) 22、發生放射源丟失、被盜和放射性污染事故時,有關單位和個人必須立即采取應急措施,并向公安部門、衛生行政部門和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報告。(√) 23、發生赤潮的海水顏色與浮游生物的種類和數量有關。
(√) 24、燃燒化石燃料產生的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是造成酸雨的主要原因。 (√) 25、充分掌握和合理利用大氣自凈能力,可以減少大氣污染的危害。
(√) 26、在全國各地發現污染環境和破壞生態的行為都可以撥打12369免費電話,向當地環保部門舉報、投訴。 (√) 27、地下水受到污染后會在很短時間內恢復到原有的清潔狀態。
(X) 28、排污收費行政處理決定可以用書面形式,也可以用口頭形式通知當事人。(X) 29、解決生態環境問題,最根本的是要正確處理人與自然的關系。
(√) 30、環境安全是國家安全的重要組成部分。(√) 31、污染源監測采樣時,不通知當事人到現場,監測結果無效。
(X) 32、綠孔雀不屬于國家一級保護動物。(X) 33、排污費應當全部專項用于環境污染防治,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截留、擠占或者挪作他用。
(√) 34、現代人正進入以“室內環境污染”為標志的第三污染時期。(√) 35、水電是對環境友好的無污染的可再生資源。
(X) 36、建筑及裝飾材料、通風空調系統、辦公設備和家用電器等是室內空氣質量最重要的“隱性殺手”。(√) 37、我國化肥的平均施用量是發達國家化肥安全施用上限的2倍,平均利用率僅40%左右。
(√) 38、畜禽糞便是很好的有機肥,越多越好。(X)3平時,我們提倡使用一次性筷子。
(* ) 4從環境保護的角度來看,凡是干擾人們正常工作、學習和休息的聲音統稱為噪聲。(√ )5 我國不是個貧水的國家。
( * )6 社會上廣泛產生的塑料廢棄物為白色污染。 ( √ )7 無污染,綠顏色的是綠色食品。
( * )8. 世界野生生物基金會的會徽是大熊貓。 ( √ )9. 熱帶森林被稱為“地球之肺”。
( √ )10可持續發展是指滿足我們當代人的需求,又不損害后代人滿足其需求能力的發展途徑。( √ )11 騎自行車外出是環保時尚的。
( √ )12 “誰污染,誰付費”是國家的環保政策。 ( √ )13 土壤也會被污染。
( √ )14 目前世界人口已經超過60億。( √ )15 食品中的所有色素均對人有害。
( * )16 酸雨是地球萬物的共同敵人。( √ )17臭氧是有害健康的元素。
( * )18綠色植物可以降低噪聲。 ( √ )19草坪可作為環境中的“吸塵器”和“滅菌器”。
( √ )20廢舊電池是危險有毒廢物。 ( √ )2. 用布袋代替膠袋是環保的行為。
( √ )2. 電磁場會危害人體健康。( √ )23對人體有害的氣體是有刺激味的。
( * )24汽車尾氣是一種危害性很大的物質。 ( √ )25.白天在公共場所應盡量采用自然光照明。
( √ )26.一顆紐扣電池產生的有害物質,可污染60萬升水,相當于一個人一生的用水量。(√ )27.一棵樹1年可吸收二氧化碳18.3千克,應提倡植樹造林。
(√ )28.煤炭,石油都是可再生資源。(√ )29.我國確立環境保護為一項基本國策。
(√ )30.21世紀是環保世紀。 (√ )31.塑料瓶不是可回收的資源 。
(* )32.玻璃是可回收的資源。(√ )33.報紙是可回收的資源。
(√ )34.易拉罐是可回收的資源。(√ )35. 在有樹林分布的公園里,人們感到空氣特別新鮮,因為這里灰塵少,還與樹木的光合作用有關。
(√ )36.每年的6月5日是世界環境日。(√ )37.造成溫室效應的最主要氣體是一氧化碳。
(* )38. 我們國家負責環境保護的最高機構叫做國家環境保護部 。(√ )39.夏季是室內空氣污染最嚴重的季節。
(√ )40.綠色購物,我們應該選擇購買一次性商品。(* )41.廢電池對環保的危害很小。
(* )42.中國的人均森林面積已經達到世界平均標準。(* )43.我國環保事業是在周恩來總理的倡導下開展起來。
1.社會保障題目 社會保障題目懸賞分:10 - 離問題結束還有 3 天 16 小時第1題 在社會保障體系中居于最高層次的是( a ) A、社會保險 B、社會福利 C、社會救助 D、優撫安置 第2題 社會保證基金來源上具有(c ) A、單向性...
1.如何參加全國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法規知識網絡競賽 一、全國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法律法規知識網絡競賽介紹為深入貫徹落實黨中央關于全面依法治國的重要部署,加大普法宣傳力度,提高社會公眾對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法律法規知識的掌握水平,舉辦全國人力資源...
1.法律知識競賽心得體會三百字 例文,可適當修改。[青少年法律知識競賽---觀后感]爭當守法好公民在看完青少年法律知識競賽后,讓我受益匪淺,使我明白,如果要當一個好公民,就要學法、守法、用法、普法,青少年法律知識競賽---觀后感。這次的節目...
1.如何參加全國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法規知識網絡競賽 一、全國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法律法規知識網絡競賽介紹為深入貫徹落實黨中央關于全面依法治國的重要部署,加大普法宣傳力度,提高社會公眾對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法律法規知識的掌握水平,舉辦全國人力資源...
1.網絡安全法的意義是什么 網絡安全法律法規體系是國家網絡安全保障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維護網絡安全,就需要充分發揮法律的強制性規范作用。但長期以來,我國網絡安全法律法規體系建設滯后,突出表現在,我們甚至沒有一部真正意義上的網絡安全法。全國人...
1.法律知識競賽題 一、選擇題(請選擇一個正確答案填入括號內) 1.我國第一部《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誕生于(B )年。 A、1949年B、1954年C、1950年D、1982年 2.( B)是國家的根本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A、刑法B、...
1.法律知識競賽宣傳語80字,求助大佬 法律知識競賽宣傳語:1、依法治國,爭雄天下! 2、懂法守法,共鑄和諧! 明德崇法,篤行致知!3 、以事實為依據,以法律為準繩4、愛祖國、學法律、創和諧。5、弘揚憲法精神 構建和諧社會。6、加強法制宣傳...
1.國家防治艾滋病主要法律法規有哪些 針對艾滋病患者,國家有四免一關懷政策:1、對農村居民和城鎮未參加基本醫療保險等醫療保障制度的經濟困難人員中的艾滋病病人免費提供抗病毒治療藥物; 2、實施免費自愿咨詢檢測; 3、對艾滋病患者的孤兒實行免費...
1.法律知識競賽試題及答案 憲法知識一、填空題1、中華人民共和國是工人階級領導的、以工農聯盟為基礎的 的社會主義國家。3、我國人民行使國家權力的機關是 。4、國家行政機關、審判機關、檢察機關都由 產生,對它負責,受它監督。5、中央和地方的國...
1.做人力資源應該了解哪些法律法規 1、《勞動合同法》:涉及員工的入職、離職與調動,保障各方面的權利及義務。2、《勞動合同法實施條例》:相當于《勞動合同法》的實施細則,需要全面了解。3、《職工帶薪年休假條例》及《企業職工帶薪年休假實施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