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pg)
中國近代學前教育的第一個法規是:《奏定蒙養院章程及家庭教育法章程》
《奏定蒙養院章程及家庭教育法章程》是中國最早的有關學前教育的教育法規,頒定于清末1904年1月13日,即光緒二十九年十一月二十六日,由張百熙、榮慶、張之洞制定。
1981年10月,國家教育部頒布《幼兒園教育綱要》,11月初提出:幼兒園的教育任務是通過游戲、體育活動、課堂教學、勞動、娛樂活動和日常生活等7種教育手段來完成的,任何一項不可偏廢。課堂教學以游戲為主,教學方法通過直觀和感官作用,提出“寓教于樂”,克服幼兒教育小學化的傾向。1990年教育部頒發《幼兒園管理條例》和《幼兒園工作規程》,隨著《條例》和《規程》的實施,使幼兒教育逐步走上正規化、規范化、科學化,實行保育與教育相結合,對幼兒開展體、智、德、美諸多方面全面發展的教育,從幼兒的實際出發,開展啟蒙教育,促進身心和諧發展,幼兒教育走上了良性發展的軌道。
主要有兩大政策:
1、關于學前教育深化改革規范發展的若干意見
這兩年國家頒發的幼教政策法規對學前教育也有很大的影響,尤其是2018年11月15日,國家頒發的【學前教育深化改革規范發展的若干意見】政策,內容指出民辦園一律不準單獨或作為一部分資產打包上市。上市公司不得通過股票市場融資投資營利性幼兒園,不得通過發行股份或支付現金等方式購買營利性幼兒園資產。
這一政策的實施,幼教界很多企業深受影響。
2、關于開展幼兒園“小學化”專項治理工作的通知
開展幼兒園“小學化”專項治理行動,堅決克服和糾正“小學化”傾向,小學起始年級必須按國家課程標準堅持零起點教學。
學前教育政策與法規是指黨和國家頒布實施學前教育政策及法規。學前教育政策與學前教育法規的聯系與區別:學前教育政策與學前教育法規的聯系:我國的政治體制決定了教育法和教育政策在本質上是一致的。
它們都是上層建筑的組成部分,都是由社會主義經濟基礎決定并為之服務的,都是廣大人民群眾利益和意志的體現,都具有規范性。教育政策對教育法的制定和實施起指導作用,而教育法則是教育政策的具體化、條文化、定型化,是保證教育政策貫徹執行的一個主要手段。
擴展資料:
近些年來,我國建立了比較完整的學前教育政策法規體系,這為我國學前教育健康有序地發展提供了較全面的保障。為了提高學前教育專業在校學生的幼教法律、法規意識和依法治教的水平,高校學前教育專業專科、本科和研究生等不同層次基本上都開設了《幼兒園政策法規》這門課程,但目前并沒有合適的教材,相關教學參考書也不多。
同時,基層幼教行政管理部門和一線園長、教師也迫切需要學習和掌握幼兒教育的相關政策法規,卻缺乏適宜的參考書。在這種需要的推動下,本人以執教這門課程的經驗為基礎,權且嘗試著主持編寫了這本教材,希望能解決同行們的一些問題。
參考資料:學前教育政策法規概論
《學前教育政策與法規》知識點歸納
1. 目前我國涉及教育法律、法規淵源的規范性文件主要有哪些?
答:目前我國涉及教育法律、法規淵源的規范性文件主要有憲法、教育法律、教育行政法規、地方性教育法規、自治性教育法規、教育行政規章、教育法律解釋和國際教育條約。
2.我國現有的教育法律、法規體系的構成。
答:我國現有的教育法律、法規體系由縱向五個層次和橫向六個部門構成。
(1)我國教育法律、法規體系中縱向主要有五個層次:教育法、教育部門法、教育行政法規、地方性教育法規、教育規章。
(2)我國教育法律、法規體系中橫向層次主要有義務教育法、職業教育法、高等教育法、教師法、成人教育法、民辦教育促進法等六大部門法律。
3.學前教育政策與學前教育法規的聯系與區別。
答:(1)學前教育政策與學前教育法規的聯系:
首先,學前教育法規集中地反映黨和國家教育行政機關在學前教育方面的意志和主張,規定學前教育各工作的行為準則,是學前教育政策的定型化和規范化。
其次,學前教育政策不僅指導著學前教育立法的過程,而且指導著學前教育法規的運行和實施,是學前教育法規的靈魂。
第三,學前教育政策是制定學前教育法規的依據,學前教育法規是學前教育政策得到實施的保證。只有在黨和國家制定的學前教育政策的指導下實施學前教育法規,才能更好地發揮學前教育法規為學前教育政策服務的作用。
(2)學前政策與學前教育法規的區別:制定的機關不同、約束力不同、表現形式不同、實施方式不同、穩定性不同、調整范圍不同。
4.簡述教育法律責任的歸責要件。
答:教育法律責任的歸責要件:
(1)有損害事實。違法對社會所造成的損害有兩種情況:一種是違法行為造成了實際的損害,如體罰學生使幼兒身體受到傷害;另一種是違法行為雖未造成實際損害,但已存在這種可能性,如有關部門明知幼兒園房屋有倒塌的危險,卻拒不撥款維修。
(2)損害的行為必須違反教育法。一方面是指行為的違法性;另一方面違法行為必須是一種行為。
(3)行為人有過錯。所謂過錯是指行為人在實施行為時,具有主觀上的故意或過失的心理狀態。
(4)違法行為與損害事實之間具有因果關系。
一. 指導思想和目標任務 1. 指導思想。
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以普及學前三年教育為目標,按照“政府主導,公辦為主,民辦補充”的辦園格局,落實各級政府責任,大力發展公辦及公辦性質幼兒園,充分調動各方積極性,鼓勵支持社會力量舉辦幼兒園,努力提高學前教育普及水平,加大經費投入,加強教師隊伍建設,不斷提高保教質量,進一步滿足廣大人民群眾對學前教育的多元化需求,切實保障幼兒健康、快樂成長。2. 目標任務。
堅持學前教育的普惠性和公益性,建立“市級統籌、以縣為主、縣鄉共管”的管理體制,構建覆蓋城鄉、布局合理的學前教育公共服務體系,逐步實現適齡兒童就近入園,基本解決“入園難、入園貴”問題,不斷提高全市幼兒保教水平。到2013年,全市所有新建、改擴建幼兒園達到省定基本辦園標準,每個鄉鎮(街道)至少建成1處公辦中心幼兒園并通過省級認定,每個行政村(社區)至少設立1所幼兒園,使我市未來3年公辦及公辦性質的幼兒園、在園幼兒均達到總數的65%以上,學前三年幼兒入園率達到88%以上。
二、工作重點1. 大力發展公辦及公辦性質幼兒園。加大政府投入,通過新建、改建、擴建等方式,努力擴大公辦學前教育資源。
支持和引導街道、農村集體、有條件的國有企事業單位,按照標準舉辦公辦性質幼兒園和開設分園;鼓勵支持鄉鎮(街道)中心幼兒園、村集體幼兒園標準化建設。中小學布局調整后的富余教育資源和其他富余公共資源,經改建合格后舉辦幼兒園。
現有5個班以上規模的小學附設園,經當地政府批準,可從小學剝離改建成為獨立幼兒園。 2. 鼓勵支持社會力量舉辦學前教育。
積極吸納民間資金進入學前教育領域,積極扶持民辦幼兒園特別是面向大眾、收費較低的普惠性民辦幼兒園發展。各縣(市)區要因地制宜,采取減免租金、以獎代補、派駐公辦教師等方式,引導民辦幼兒園提供普惠性服務,提高學前教育的公共服務能力。
民辦幼兒園在審批登記、評估指導、教師培訓、職稱評審、表彰獎勵等方面與公辦幼兒園具有同等地位。鼓勵社會各界捐資助園。
對合法經營且實行普惠性服務、經審核達標的民辦幼兒園給予獎勵。加強管理,嚴格執行幼兒園審批注冊制度。
3. 開展居住區配建幼兒園的專項治理。按照《濟南市人民政府關于規范城區新建居住區教育設施配套建設有關問題的通知》要求,新建居住區規劃幼兒園用地,由市政府無償劃撥市、區(含高新區)教育主管部門使用,居住區幼兒園產權歸教育主管部門。
按照《濟南市城區居住區教育設施配套建設遺留問題專項整治行動實施方案》(]規定,對存在的居住區教育設施應建未建、挪作他用等遺留問題進行專項整治。對居住區已建成的幼兒園作為公共教育資源由政府統籌安排,鼓勵開發商將建成的幼兒園無償移交教育主管部門,以舉辦公辦幼兒園為主或委托辦成普惠性民辦幼兒園;辦園主體必須依法履行辦園職責,嚴格限制高收費,并承擔辦園經費和教育設施的改建及維修任務,確保教育教學安全。
4. 加快推進幼兒園標準化建設。各縣(市)區政府要科學規劃幼兒園布局,結合實際制定本地區幼兒園標準化建設年度計劃,有序推進,分步實施。
要嚴格按照規定標準建設幼兒園,對達不到上級有關標準的幼兒園進行改造,特別是不符合抗震設防等防災標準和設計規范的幼兒園,要限期進行改造。要按照“安全、節約、實用”的原則建設幼兒園,不得利用公共資金建設超標準豪華幼兒園。
要根據幼兒身心發展特點和保教工作要求,配足配齊幼兒園保教設施。要按照中小學校舍安全工程的要求,確保幼兒園工程建設質量;建立園舍及設施設備改造維修長效機制,嚴禁使用危房和不安全設施設備,徹底消除安全隱患。
5. 加強教師隊伍建設。加強幼兒教師培訓力度,建立完善園長、教師繼續教育和定期培訓制度,加強名園長、名教師、特級教師的培養,發揮其骨干、引領作用,全面提高幼兒教師的整體素質和保教能力。
完善教師資格準入和補充機制,落實教師地位和待遇。嚴格執行幼兒園教師資格制度,對不具備《教師資格條例》規定的在崗人員,要督促其限期取得任職資格。
公辦幼兒園要按照總量調劑原則和國家及省定標準逐步配齊幼兒教師;2011年新建的50所公辦園,根據規模,每園新增5名、縣(市)區內部調劑5-10名公辦教師,不足部分從社會聘用。已有公辦幼兒園,人員不足的部分可調劑補充,其中,鄉鎮中心幼兒園的公辦幼兒教師要達到50%。
農村集體性質幼兒園,非公辦幼兒教師工資待遇實行鄉鎮統籌制,其工資待遇要達到省級學前教育先進縣(市、區)要求標準,即達到上一年當地農民人均純收入的1.8倍,以鄉鎮(街道)統一管理的形式保證按時足額發放。 三. 扶持政策1. 各級財政要切實加大學前教育投入,將學前教育經費列入財政預算,新增教育經費向學前教育傾斜。
各縣(市)區要認真制定學前教育投入政策,并足額落實資金。 2. 設立學前教育發展專項經費。
市設立學前教育發展專項經費,主要用于以下方面:對納入今年政府為民辦實事的新建50所公辦及公辦性質的達標幼兒園實行以獎代補,按照新建幼兒園不同規模。
教師法。 教育法。 未成年人保護法。 規程。 綱要。 指南。 國家中長期改革與發展綱要(2010-2020)。 教師職業道德規范。
差不多就這些吧,我今年剛考過,所以給你參考意見,希望對你有用。
學前教育政策與法規 》單元作業1
一、填空題
1.教育法律是由擁有立法權的國家權力機關依照立法程序制定和頒布的有關教育領域的規范性文件。
2、教育政策是政黨或政府組織或團體為了實現一定時期的教育目標和任務而制定的行為準則。
3、我國的教育基本法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法》
4.我國教育法以成文法為主要表現形式。主要表現是:憲法、教育法律、教育行政法規、_地方性教育法規_ 、_自治性教育法規__ 以及教育行政規章、教育法律解釋 和國際教育條約和協定。
5、我國的教育政策體系由 教育質量政策 、教育體制政策、教育經費政策、教師政策 四大政策組成。
二、簡答題
1.中國現行行政法規有哪些 中國現行行政法規有: · 社會救助暫行辦法(國務院令第649號) (2014-02-27) · 中華人民共和國保守國家秘密法實施條例(國務院令第646號) (2014-02-03) · 國務院關于修改部分...
1.教育法律法規的主要內容. 教育法律法規的主要內容有:1、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法教育法是中國教育工作和依法治教的根本大法,關系到中國教育改革與發展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全局,賦予落實教育優先發展的戰略地位,促進教育的改革與發展。2、中華人民共...
1.教育法律和教育法規 區別 1、法律是由享有立法權的立法機關(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行使國家立法權,依照法定程序制定、修改并頒布,并由國家強制力保證實施的基本法律和普通法律總稱。包括基本法律、普通法律。2、教育法規...
1.我國頒布的國防法規有哪些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防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兵役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防教育法》、《中華人民共和國預備役軍官法》、《中華人民共和國軍事設施保護法》、《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防空法、《革命烈士褒揚條例》、《軍人撫恤優...
1.各項教育法規的頒布時間 1980年2月12日,中華人民共和國第五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三次會議審議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學位條例》,并于1981年1月1日起施行。1981年5月20日,國務院批準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學位條例暫行實...
1.教育法律法規的主要內容. 教育法律法規的主要內容有:1、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法教育法是中國教育工作和依法治教的根本大法,關系到中國教育改革與發展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全局,賦予落實教育優先發展的戰略地位,促進教育的改革與發展。2、中華人民共...
1.完善我國環境法制建設的目的和意義是什么 《環境保護法》依據憲法有關環境保護的規定,并借鑒了國外環境立法經驗,規定了環境保護的原則、基本制度和管理措施,還把環境影響評價、污染者的責任、征收排污費、對基本建設項目衽三同時等,作為強制性的法律...
1.醫學法律法規 1.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品管理法 2001年2月28日頒布2.醫療器械監督管理條例 2000年1月4日頒布3.藥品經營質量管理規范 2000年頒布4.藥品經營質量管理規范實施細則5.醫療器械產品質量管理辦法6.醫療器械產品質量...
1、我國電力安全法規體系的現狀及存在的問題 1.1現狀我國政府歷來都很重視電力安全生產工作,在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總體方針下,使電力安全法規與電力事業同步發展。目前我國的安全法規遵循三級立法的原則,即在國家法規、政策的統一指導下,充分發揮地...
1.中國目前的勞動法律法規有哪些 我國勞動法的表現形成: (一)憲法:由國家最高權力機關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制訂和修改、并監督實施。 (二)勞動法律:即由國家最高權力機關依據憲法制定的規范性文件。如《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勞動合同法》、《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