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pg)
比較多,發幾個國家的,省市的就不發了
1、《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國家主席令第七十號,2002年11月1日起施行)
2、《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病防治法》(國家主席令第六十號,2001年10月27日起施行)
3、《中華人民共和國清潔生產促進法》(國家主席令第七十二號,2003年1月1日起施行)
4、《中華人民共和國消防法》(國家主席令第六號,2009年5月1日起施行)
5、《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國家主席令第二十二號,1989年12月26日起施行)
6、《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國家主席令第六十五號,2008年1月1日起施行)
7、《危險化學品安全管理條例》(國務院令第344號)
8、《使用有毒物品作業場所勞動保護條例》(國務院令第352號)
9、《工傷保險條例》(國務院令第586號,2011年1月1日起施行)
10、《安全生產許可證條例》(國務院令第397號)
11、《特種設備安全監察條例》(國務院令第549號,2009年5月1日起施行)
12、《中華人民共和國監控化學品管理條例》(國務院令第190號)
13、《各類監控化學品名錄》(原化學工業部令第11號)
14、《勞動防護用品監督管理規定》(國家安監總局令第1號)
15、《生產經營單位安全培訓規定》(國家安監總局令第3號)
16、《危險化學品建設項目安全許可實施辦法》(國家安監總局令第8號)
17、《危險化學品生產企業安全生產許可證實施辦法》(國家安監總局令第10號)
18、《生產安全事故應急預案管理辦法》(國家安監總局令第17號)
19、《作業場所職業健康監督管理暫行規定》(國家安監總局令第23號)
20、《作業場所職業危害申報管理辦法》(國家安監總局令第27號)
21、《特種作業人員安全技術培訓考核管理規定》(國家安監總局令第30號)
22、《建設項目安全設施“三同時”監督管理暫行辦法》(國家安監總局令第36號)
23、《產業結構調整指導目錄(2005年本)》(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令第40號)
24、《危險化學品登記管理辦法》(原國家經貿委令第35號)
25、《爆炸危險場所安全規定》(原勞動部[1995]56號)
26、《倉庫防火安全管理規則》(公安部令第6號)
27、《壓力容器安全技術監察規程》(TSG R0004-2009)
28、《特種設備質量監督與安全監察規定》(國家質監局令第13號)
29、《危險化學品事故應急救援預案編制導則(單位版)》(安監管危化字[2004]43號)
31、《危險化學品名錄》(國家安監總局公告,2003第1號)(2002版)
32、《劇毒化學品目錄》(國家安監總局公告,2003第2號)(2002版)
33、《高毒物品目錄》(衛法監發[2003]142號)
34、《關于開展重大危險源監督管理工作的指導意見》(安監管協調字[2004]56號)
35、《國家安全監管總局關于公布首批重點監管的危險化工工藝目錄的通知》(安監總管三[2009]116號)
36、《非藥品類易制毒化學品生產、經營許可辦法》(國家安監督總局令第5號)
37、《高危行業企業安全生產費用財務管理暫行辦法》(財企[2006]478號)
38、《企業安全生產風險抵押金管理暫行辦法》(財建[2006]369號)
1、成立標準化工作領導組織2、制定標準化工作計劃3、按標準化要素進行職能部門責任劃分4、根據AQ3014-2008《危險化學品從業單位安全標準化通用規范》 “行業指南” “考評細則”自主開展或輔導機構幫助;要求:4。
1概述本規范采用計劃(P)、實施(D)、檢查(C)、改進(A)動態循環、持續改進的管理模式。 4。
2原則4。2。
1企業應結合自身特點,依據本規范的要求,開展安全標準化。4。
2。2安全標準化的建設,應當以危險、有害因素辨識和風險評價為基礎,樹立任何事故都是可以預防的理念,與企業其他方面的管理有機地結合起來,注重科學性、規范性和系統性。
4。 2。
3安全標準化的實施,應體現全員、全過程、全方位、全天候的安全監督管理原則,通過有效方式實現信息的交流和溝通,不斷提高安全意識和安全管理水平。4。
2。4安全標準化采取企業自主管理,安全標準化考核機構考評、政府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監督的管理模式,持續改進企業的安全績效,實現安全生產長效機制。
4。3實施4。
3。1安全標準化的建立過程,包括初始評審、策劃、培訓、實施、自評、改進與提高等六個階段。
4。3。
2初始評審階段:依據法律法規及本規范要求,對企業安全管理現狀進行初始評估,了解企業安全管理現狀、業務流程、組織機構等基本管理信息,發現差距。 4。
3。3策劃階段:根據相關法律法規及本規范的要求,針對初始評審的結果,確定建立安全標準化方案,包括資源配置、進度、分工等;進行風險分析;識別和獲取適用的安全生產法律法規、標準及其他要求;完善安全生產規章制度、安全操作規程、臺帳、檔案、記錄等;確定企業安全生產方針和目標。
4。3。
4培訓階段:對全體從業人員進行安全標準化相關內容培訓。4。
3。5實施階段:根據策劃結果,落實安全標準化的各項要求。
4。3。
6自評階段:應對安全標準化的實施情況進行檢查和評價,發現問題,找出差距,提出完善措施。4。
3。7改進與提高階段:根據自評的結果,改進安全標準化管理,不斷提高安全標準化實施水平和安全績效。
最低0.27元/天開通百度文庫會員,可在文庫查看完整內容>
原發布者:鑫淼數據
醫療法律法規知識培訓神經內科2017年2019/8/2312019/8/232我院要求醫療人員掌握以下法律法規?《醫療事故處理條例》、《執業醫師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中華人民共和國侵權責任法》、?《醫務人員行為規范》、《醫療機構管理條例》、?《醫師外出會診管理暫行規定》、《麻醉藥品臨床應用指導原則》、?《精神藥品臨床應用指導原則》、《抗菌素臨床應用指導原則》、?《處方管理辦法》、《病歷書寫基本規范》、《醫師定期考核管理辦法》、《醫療技術臨床應用管理辦法》、《醫院感染管理辦法》、?《醫療廢物管理辦法》、《醫務人員手衛生規范》、?《中華人民共和國獻血法》、《醫療機構臨床用血管理辦法》、?《臨床輸血技術規范》等為主要學習內容。2019/8/23——————————————共計20項3《醫療事故處理條例》?1、醫療事故?是指醫療機構及其醫務人員在醫療活動中,違反醫療衛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規、部門規章和診療護理規范、常規,過失造成患者人身損害的事故。2019/8/234醫療事故是如何分級和分等的??《條例》第四條規定,根據對患者人身造成的損害程度,醫療事故分為四級:一級醫療事故:造成患者死亡、重度殘疾的;二級醫療事故:造成患者中度殘疾、器官組織損傷導致嚴重功能障礙的;三級醫療事故:造成患者輕度殘疾、器官組織損傷導致一般功能障礙的;四級醫療事故:造成患者明顯
特種設備安全管理制度 第一節特種設備安全管理制度 《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第四條中明確指出:“生產經營單位必須遵守本法和其他有關安全生產的法律、法規,加強安全生產管理,建立、健全安全生產責任制度,完善安全生產條件,確保安全生產”。
《條例》中也明確:“特種設備生產、使用單位應當建立健全特種設備安全管理制度和崗位安全責任制度。”特種設備的安全管理制度,是生產、使用單位保障職工人身安全、財產安全,保證設備安全運行的最基礎規定。
特種設備生產、使用單位應根據國家有關法律法規,結合生產、使用實際制定安全管理制度。因此,生產、使用單位的安全管理制度是企業貫徹執行國家有關法律、法規的具體體現。
根據特種設備各自的使用特點,逐步探索和適應其運行規律,嚴格按客觀規律辦事,建立、完善特種設備使用管理規章制度,減少和避免人為影響因素,消除企業內部之間、上下之間、管理與生產之間的不協調因素,有效地克服不講責任、職責、工作效率與經濟效果地不良現象。因此科學地建立健全特種設備的各項規章制度,并逐步落實執行,這是管理好特種設備的重要條件,是降低事故發生的主要措施。
由于特種設備各有其特點,使用范圍廣,使用單位錯綜復雜,使用單位從十幾萬人的特大型企業到個體私營業主,管理層次、管理形式不同,制訂的規章制度也有所不同,但不論怎樣,都應包括如下主要內容: (1)、特種設備崗位安全責任制 (2)、特種設備使用管理制度(包括特種設備檔案管理制度,注冊登記、報廢制度,定期檢驗制度等) (3)、特種設備作業人員教育培訓制度 (4)、事故應急救援 (5)、事故報告與處理制度 (6)、特種設備的操作規程 第二節、特種設備崗位安全責任制 在我國,在推行全員安全管理的同時,實行崗位安全責任制。明確企業的特種設備安全的責任主體,落實企業各級領導和各類人員應負的安全責任,是企業崗位責任制的重要內容。
一、特種設備生產、使用單位主要負責人的責任 企業是特種設備安全的責任主體,特種設備生產、使用單位的主要負責人是特種設備安全的主要責任者,應當對本單位特種設備的安全全面負責。企業的主要負責人,在特種設備安全方面具有法定的指揮權和決策權,同時,也承擔著特種設備安全的法定義務。
其主要職責為: (1)、建立健全本單位特種設備安全責任制; (2)、組織制定本單位特種設備安全規章制度和操作規程; (3)、保證本單位特種設備安全投入的有效實施; (4)、督促、檢查本單位的安全工作,及時消除特種設備事故隱患; (5)、組織制定并實施本單位的特種設備事故應急救援預案; (6)、及時、如實報告特種設備傷亡事故。 二、企業其他負責人員的責任: 企業其他負責人在各自的職責范圍內,對分管范圍的安全工作負有直接領導責任,協助主要負責人做好特種設備安全工作。
a) 企業特種設備安全管理人員的職責 企業特種設備安全管理人員應當經特種設備安全監督管理部門考核合格取得相應的資格證書后,方可從事管理工作。參與和協助企業負責人制定特種設備管理制度、設備操作規程等,按照制度要求,對特種設備使用狀況進行經常性檢查,發現問題應立即處理。
在緊急情況時,可以決定停止使用特種設備,并及時報告本單位有關負責人,認為有必要時,可以向當地特種設備安全監督管理部門報告。 b) 特種設備作業人員的職責 從事特種設備作業的人員,必須經特種設備安全監督管理部門考核合格,取得相應的資格證書后,方可從事相應的作業。
其主要職責為:遵守勞動紀律,執行安全規章制度和操作規程,聽從指揮,保持本崗位設備的安全和清潔,不隨意拆除安全保護裝置,有權拒絕違章指揮。在作業過程中發現事故隱患或不安全因素,應立即向特種設備管理人員和單位有關負責人報告。
c) 特種設備安全管理機構職責 落實安全管理機構和人員,是做好特種設備安全管理工作的前提條件。隨著市場經濟的不斷發展,經濟全球化和區域經濟一體化進程的不斷推進,以國有集體經濟為主,多種經濟形勢共同發展的今天,特種設備的所有者既可能是集團、有限責任公司,也可能是個體私營者,特種設備的管理已趨向多元化發展。
因此,安全管理機構對不同的企業、組織或個人有其不同的內容。就其企業管理而言,都應設立特種設備安全管理組織機構,專門負責特種設備的各項管理工作。
根據本單位特種設備使用數量及技術狀況,安排具備特種設備專業技術知識、懂得管理業務、工作責任心強、有一定組織能力的工程技術人員,具體從事特種設備安全使用管理工作。 第三節、特種設備使用管理制度 一、特種設備安全技術檔案管理制度 特種設備使用單位應建立特種設備安全技術檔案,并保證特種設備安全技術檔案的完整、準確。
其主要內容包括:特種設備的設計、制造單位、產品質量合格證明、使用維護說明等文件以及安裝技術文件和資料;定期檢驗和定期自行檢查的記錄;日常使用狀況記錄;特種設備及其安全附近、安全保護裝置、測量調控裝置及其有關附屬儀器儀表的日常維護保。
1、成立標準化工作領導組織2、制定標準化工作計劃3、按標準化要素進行職能部門責任劃分4、根據AQ 3014-2008 《危險化學品從業單位安全標準化通用規范》+ “行業指南”+“考評細則”自主開展或輔導機構幫助;要求:4.1 概述本規范采用計劃(P)、實施(D)、檢查(C)、改進(A)動態循環、持續改進的管理模式。
4.2 原則4.2.1 企業應結合自身特點,依據本規范的要求,開展安全標準化。4.2.2 安全標準化的建設,應當以危險、有害因素辨識和風險評價為基礎,樹立任何事故都是可以預防的理念,與企業其他方面的管理有機地結合起來,注重科學性、規范性和系統性。
4.2.3 安全標準化的實施,應體現全員、全過程、全方位、全天候的安全監督管理原則,通過有效方式實現信息的交流和溝通,不斷提高安全意識和安全管理水平。4.2.4 安全標準化采取企業自主管理,安全標準化考核機構考評、政府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監督的管理模式,持續改進企業的安全績效,實現安全生產長效機制。
4.3 實施4.3.1 安全標準化的建立過程,包括初始評審、策劃、培訓、實施、自評、改進與提高等六個階段。4.3.2 初始評審階段:依據法律法規及本規范要求,對企業安全管理現狀進行初始評估,了解企業安全管理現狀、業務流程、組織機構等基本管理信息,發現差距。
4.3.3 策劃階段:根據相關法律法規及本規范的要求,針對初始評審的結果,確定建立安全標準化方案,包括資源配置、進度、分工等;進行風險分析;識別和獲取適用的安全生產法律法規、標準及其他要求;完善安全生產規章制度、安全操作規程、臺帳、檔案、記錄等;確定企業安全生產方針和目標。4.3.4 培訓階段:對全體從業人員進行安全標準化相關內容培訓。
4.3.5 實施階段:根據策劃結果,落實安全標準化的各項要求。4.3.6 自評階段:應對安全標準化的實施情況進行檢查和評價,發現問題,找出差距,提出完善措施。
4.3.7 改進與提高階段:根據自評的結果,改進安全標準化管理,不斷提高安全標準化實施水平和安全績效。 (我是全國第一批(2006.11)取得企業安全標準化一級企業證書的組織者;目前輔導了20幾家企業并取得安全標準化二級證書。
但是,現在大多數企業只能從三級開始,大型企業、好企業可以申請二級考評。)。
化工企業員工安全培訓教育的主要內容有:
(1)國家安全生產方針、法律、法規和標準;
(2)公司安全生產規章制度、勞動紀律及職責;
(3)從業人員安全生產權利和義務;
(4)所在單位(崗位)的各項安全生產規程和管理制度;
(5)所在單位(崗位)的安全裝置的類型、作業及維護保養;
(6)所在崗位的勞動用品、器具及消防器材的正確使用;
(7)所在崗位的工藝流程和開停車安全注意事項;
(8)事故應急救援、事故應急預案演練及防范措施;
(9)有關事故案例等。
你應根據上述培訓內容,結合本企業的實際情況,來收集與本企業相關的內容和資料,再進行編排培訓教材,抓重點出試題。只有這樣才能達到預期效果。
1.怎么加強對危險化學品安全生產政策法規的培訓力度 加強對危險化學品安全生產政策法規的培訓力度。各地區 要進一步加大有關法律、法規和規范性文件的宣貫培訓工作力度,要把重大危險源、輸送管道、安全生產標準化、隱患排查治理、化 工過程安全管理,特...
1.我國關于危險化學品的法律法規有哪四個 《危險化學品安全法律法規》為現代危險化學品安全管理與技術叢書之一,收錄了現行有效的有關危險化學品生產、儲運、經營、使用各環節安全管理與技術的法律、法規、規程與標準。《危險化學品安全法律法規》可作為危...
1.我國關于危險化學品的法律法規有哪四個 《危險化學品安全法律法規》為現代危險化學品安全管理與技術叢書之一,收錄了現行有效的有關危險化學品生產、儲運、經營、使用各環節安全管理與技術的法律、法規、規程與標準。《危險化學品安全法律法規》可作為危...
1.包含三同時的法律法規有哪些 安監部門自組建以來,國家安全生產監管總局、省安監局在發文或會議等場合要求基層安監部門對危險化學品建設項目行使監管職能時均稱謂三同時。如,2007年12月江蘇省安監局《關于轉發〈國家安監總局關于進一步排查和清理...
1.企業安全生產標準化自評法律法規符合性綜述怎么寫 企業怎樣開展安全生產標準化(1)組織學習培訓:各類人員分層次培訓,全員學習貫徹符合本企業類別的安全生產標準化評審標準。其中,要重點培訓有關人員。可采取請進來,派出去的形式,對少數專業人員進...
事故因拉運氯酸鈉危化品的車輛發生爆炸造成。 5月23日6時20分,張石高速淶源浮圖峪五號隧道內發生車輛爆炸燃燒事故,共造成13人死亡,3人重傷,9部車輛受損,其中1部貨車載有氯酸鈉危化品。 5月24日13時許,保定市人民政府就爆炸事故召開發...
江蘇泰州中院判決凡某、某機電公司訴某化肥公司債權確認糾紛案裁判要旨將抵押合同約定的債務人自有抵押物變更為債務人的其他財產并辦理抵押登記,是否屬于企業破產法第三十一條第三項所規定的可撤銷情形,應結合抵押合同的訂立時間、是否取得對價利益、新舊抵...
許可證過期后仍經營危化氣體構成何種犯罪觸犯《刑法》第二百二十五條之規定,應構成非法經營罪。(一)我國現行的《安全生產許可證條例》、《危險化學品安全管理條例》、《危險化學品經營許可證管理辦法》、《危險化學品名錄》等行政法規、規章規定:危化品包...
1.我國關于危險化學品的法律法規有哪四個 《危險化學品安全法律法規》為現代危險化學品安全管理與技術叢書之一,收錄了現行有效的有關危險化學品生產、儲運、經營、使用各環節安全管理與技術的法律、法規、規程與標準。《危險化學品安全法律法規》可作為危...
1.煤礦三位一體是什么 煤礦三位一體為:風險預控管事前,隱患排查管事中,安全質量達標管基礎。風險預控管事前,隱患排查管事中,安全質量達標管基礎,它們為三位一體的具體構成,體現了對安全生產全過程的要求,體現了動態與靜態的結合、過程與結果的結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