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pg)
您好,
關于產品質量鑒定的相關法規有《產品質量法》、《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司法鑒定管理問題的決定》、《司法鑒定程序通則》及《產品質量仲裁檢驗和產品質量鑒定管理辦法》。
1、《產品質量法》中相關條款
第十九條 產品質量檢驗機構必須具備相應的檢測條件和能力,經省級以上人民政府產品質量監督部門或者其授權的部門考核合格后,方可承擔產品質量檢驗工作。法律、行政法規對產品質量檢驗機構另有規定的,依照有關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執行。
第四十七條 因產品質量發生民事糾紛時,當事人可以通過協商或者調解解決。當事人不愿通過協商、調解解決或者協商、調解不成的,可以根據當事人各方的協議向仲裁機構申請仲裁;當事人各方沒有達成仲裁協議或者仲裁協議無效的,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訴。
第四十八條 仲裁機構或者人民法院可以委托本法第十九條規定的產品質量檢驗機構,對有關產品質量進行檢驗。
質量法中把產品質量糾紛解決辦法歸納為(1)協商調解決;(2)申請仲裁解決;(3)向人民法院起訴;(4)由仲裁機構或人民法院委托給經省級以上人民政府產品質量監督部門或者其授權的部門考核合格的質量檢驗機構,對有關產品質量進行檢驗。質量法中只有產品質量檢驗未有產品質量鑒定相應規定。
2、《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司法鑒定管理問題的決定》及《司法鑒定程序通則》中相關條款
《決定》及《通則》中對司法鑒定明確為:(1)法醫類鑒定;(2)物證類鑒定;(3)聲像資料鑒定;(4)根據訴訟需要由國務院司法行政部門商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確定的其他應當對鑒定人和鑒定機構實行登記管理的鑒定事項。
《決定》明確規定: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申請從事司法鑒定業務的,應當具備下列條件申請從事司法鑒定業務的個人、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由省級人民政府司法行政部門審核,對符合條件的予以登記,編入鑒定人和鑒定機構名冊并公告。在訴訟中需要鑒定的,應當委托列入鑒定人名冊的鑒定人進行鑒定。鑒定人從事司法鑒定業務,由所在的鑒定機構統一接受委托。鑒定人和鑒定機構應當在鑒定人和鑒定機構名冊注明的業務范圍內從事司法鑒定業務。
《通則》明確規定:司法鑒定機構收到委托,應當對委托的鑒定事項進行審查,對屬于本機構司法鑒定業務范圍,委托鑒定事項的用途及鑒定要求合法,提供的鑒定材料真實、完整、充分的鑒定委托,應當予以受理。
《決定》及《通則》對鑒定機構要求:(1)有明確的業務范圍;(2)有在業務范圍內進行司法鑒定所必需的儀器、設備;(3)有在業務范圍內進行司法鑒定所必需的依法通過計量認證或者實驗室認可的檢測實驗室;(4)每項司法鑒定業務有三名以上鑒定人。
3、《產品質量仲裁檢驗和產品質量鑒定管理辦法》中相關條款
《管理辦法》處理質量糾紛有兩種方式:產品質量仲裁檢驗和產品質量鑒定。質量仲裁檢驗和產品質量鑒定的委托人基本相同,質量檢驗機構和質量鑒定機構受理的內容有一定區別,質量檢驗和質量鑒定施行內容及方式完全不同。對質量鑒定機構的要求:省級以上質量技術監督部門負責指定質量鑒定組織單位承擔質量鑒定工作。質量鑒定組織單位可以是質檢機構,也可以是科研機構、大專院?;蛘呱鐣F體。
在實際產品質量鑒定工作中,由于各方面工作人員的遇到的問題不同及理解的不同,在實際產品質量鑒定中有各種不同做法。
檢驗檢疫有關法律法規如下:
1.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境衛生檢疫法。
2.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境衛生檢疫法實施細則。
3. 中華人民共和國進出境動植物檢疫法。
4. 中華人民共和國進出口商品檢驗法。
5. 中華人民共和國進出口商品檢驗法實施條例。
6. 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
7. 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實施條例
檢驗檢疫一般是指衛生檢疫、動植物檢疫、商品檢驗的總稱。在專門設置了出入境檢驗檢疫機構,對出入境的貨物、人員、交通工具、集裝箱、行李郵包攜帶物等進行檢驗檢疫,以保障人員、動植物安全衛生和商品的質量。
第十六條 機動車應當從注冊登記之日起,按照下列期限進行安全技術檢驗:
(一)營運載客汽車5年以內每年檢驗1次;超過5年的,每6個月檢驗1次;
(二)載貨汽車和大型、中型非營運載客汽車10年以內每年檢驗1次;超過10年的,每6個月檢驗1次;
(三)小型、微型非營運載客汽車6年以內每2年檢驗1次;超過6年的,每年檢驗1次;超過15年的,每6個月檢驗1次;
(四)摩托車4年以內每2年檢驗1次;超過4年的,每年檢驗1次;
(五)拖拉機和其他機動車每年檢驗1次。
營運機動車在規定檢驗期限內經安全技術檢驗合格的,不再重復進行安全技術檢驗。
第十七條 已注冊登記的機動車進行安全技術檢驗時,機動車行駛證記載的登記內容與該機動車的有關情況不符,或者未按照規定提供機動車第三者責任強制保險憑證的,不予通過檢驗。
望采納!
1、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2004.5.1執行) 2、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實施條例 3、計量器具型式批準管理目錄(國質檢[2005]145號公告) 4、機動車登記規定(修訂稿)(公安部令2008第102號) 5、機動車安全技術檢驗機構監督管理辦法[國質檢監(2009)121號,替代2006—87號] 6、國質檢監(2009)521通知 · 機動車安全技術檢驗機構監督管理規范[替代2007第369號] · 機動車安全技術檢驗機構檢驗資格許可辦理程序[替代2006第378號文] · 機動車安全技術檢驗機構檢驗資格許可技術條件[替代2006第379號文] · 機動車安全技術檢驗機構檢驗資格許可審查員管理規定[替代2006第380號文] · 機動車安全技術檢驗機構檢驗資格許可證書和檢驗專用章管理規范[國質檢監(2009)521] 7、關于進一步加強機動車安全技術檢驗機構和機動車安全技術檢驗工作監管的通知(國質檢監聯〔2010〕126號),3.20發 8、關于印發《交警系統推進社會管理創新工作》通知2010年201號 關于印發《交警系統落實社會管理創新九項措施任務分解》的通知2010年238號 9、汽車運輸業車輛技術管理規定(交通部令1990第13號) 10、道路運輸車輛燃料消耗量檢測和監督管理辦法(交通部令2009第11號。
第三方檢測機構的檢驗報告都會蓋上公司的公章和CMA或者CNAS章。CMA章是中國計量認證,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計量法》第二十二條的規定:“為社會提供公證數據的產品質量檢驗機構,必須經省級以上人民政府計量行政部門對其計量檢定、測試的能力和可靠性考核合格?!币虼耍袑ι鐣鼍吖龜祿漠a品質量監督檢驗機構及其它各類實驗室必須取得中國計量認證,即CMA認證。只有取得計量認證合格證書的檢測機構,才能夠從事檢測檢驗工作,并允許其在檢驗報告上使用CMA標記。有CMA標記的檢驗報告可用于產品質量評價、成果及司法鑒定,具有法律效力。
也就是具有CMA資質的實驗室給您出具的檢測報告是可以用于司法簡單,具有法律效力,其數據和報告是受國家和社會認可的。我是譜尼測試的 如果你想第三方檢測機構可以聯系我。我資料里有手機號。
1.中華人民共和國進出口商品檢驗法實施條例的法規內容 第一章 總 則第一條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進出口商品檢驗法》(以下簡稱商檢法)的規定,制定本條例。 第二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以下簡稱國家質檢總局)主管全國進出口商...
委托檢驗協議書檢驗方:一、進出口商品檢驗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檢驗方)接受委托方書面檢驗委托。委托檢驗申請單(以下簡稱委托單)作為本協議的附件。本協議以委托方代表人在委托單上簽名蓋章,檢驗方加蓋受理騎縫章后生效。二、委托方應如實填寫委托單,...
1.商檢管理中原產地規則定義中法律、法規、規章的統稱叫什么 .商檢:簡單說來就是商品檢驗。一般用于進出口貿易。當然有時候內貿異地交易也有可能用到,不過少一點。由商檢機構出單證明你的貨物經檢驗符合怎樣的品質和數量。買家憑借你出具的商檢單可以了...
1.進口食品需要遵守哪個國家的法律法規和標準 食品做為一樣商品生產出來,已經遵循了所在國行業對此類食品的規范標準。食品所在國的生產商想把食品銷售去國外,必然要先了解此類食品第一國家是否允許出口,第二銷往對象國是否允許進口。在產品從原產地國出...
1.有關商品質量的法律法規有哪些 主要是《產品質量法》規定。涉及條款如下:第五條禁止偽造或者冒用認證標志等質量標志;禁止偽造產品的產地,偽造或者冒用他人的廠名、廠址;禁止在生產、銷售的產品中摻雜、摻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第十四條國家根據國...
1.質量技術監督相關法律法規 有《中華人民共和國產品質量法》?!吨腥A人民共和國產品質量法》為了加強對產品質量的監督管理,提高產品質量水平,明確產品質量責任,保護消費者的合法權益,維護社會經濟秩序而制定。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從事產品生產、銷售...
1.我國汽車產品質量監督與管理的法規有哪些 1、車輛生產企業及產品》公告2、《強制性產品認證標志管理辦法》3、《3C認證管理》4、《國家環保型式核準》5、機動車駕駛證申領和使用規定 6、交通事故賠償新標準7、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8、...
1.有關商品質量的法律法規有哪些 主要是《產品質量法》規定。涉及條款如下:第五條禁止偽造或者冒用認證標志等質量標志;禁止偽造產品的產地,偽造或者冒用他人的廠名、廠址;禁止在生產、銷售的產品中摻雜、摻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第十四條國家根據國...
車輛過期年檢被查到會被記3分?!吨腥A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中規定:第九十條 機動車駕駛人違反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規關于道路通行規定的,處警告或者二十元以上二百元以下罰款。本法另有規定的,依照規定處罰?!兜缆方煌ò踩`法行為記分分值》中規...
1.有關商品質量的法律法規有哪些 主要是《產品質量法》規定。涉及條款如下:第五條禁止偽造或者冒用認證標志等質量標志;禁止偽造產品的產地,偽造或者冒用他人的廠名、廠址;禁止在生產、銷售的產品中摻雜、摻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第十四條國家根據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