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pg)
衛生法律法規主要包括:
1.
有關醫護人員的法律法規:如執業醫師法、護士條例等。
2.
有關醫療管理方面的法律法規:如藥品管理法、中醫藥條例等。
3.
有關精神衛生方面的法律法規:如精神衛生法等。
4.
有關醫療和疾病控制的法律法規:如傳染病防治法、艾滋病防治條例等。
5.
有關醫療糾紛處理的法律法規:如醫療事故處理條例、侵權責任法等。
醫療衛生監督行政處罰法律、法規和規章有:《中華人民共和國執業醫師法》(1998年6月26日通過,2009 年8月27日修正)《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2004年8月28日)《中華人民共和國獻血法》(1997年12月29日)《醫療機構管理條例》(1994年9月1日)《醫療廢物管理條例》(2003年6月16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 院令第380號)《醫療衛生機構醫療廢物管理辦法》(2003年10月15日中華 人民共和國衛生部令第36號)《醫療廢物管理行政處罰辦法》(2004年5月27日中華人民共 和國衛生部和國家環境保護總局令第21號,2010年12月22日經 環境保護部令第16號《關于廢止、修改部分環保部門規章和規范 性文件的決定》修改)《結核病防治管理辦法》(1991年9月12日)《性病防治管理辦法》(1991年8月12日中華人民共和國衛生部令第15號)《醫療美容服務管理辦法》(2002年1月22日中華人民共和國 衛生部令第19號)《醫療廣告管理辦法》(2006年11月10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國 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中華人民共和國衛生部令第26號)《血液制品管理條例》(1996年12月30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國 務院令第208號)《血站管理辦法》(2005年11月17日中華人民共和國衛生部令第44號)《突發公共衛生事件與傳染病疫情監測信息報告管理辦法》 (2003年11月7日中華人民共和國衛生部令第37號發布,2006年 8月22日修訂)《消毒管理辦法》(2002年3月28日中華人民共和國衛生部令 第27號)。
一章 衛生法概論 第一節 衛生法概述 一、衛生法的概念 二、衛生法的調整對象 第二節 衛生法的基本原則 一、保護公民生命健康權益原則 二、預防為主原則 三、依靠科技進步原則 四、中西醫協調發展原則 五、動員全社會參與原則 六、國家衛生監督原則 七、患者權利自主原則 第三節 衛生法的淵源 一、衛生法淵源的概念 二、我國衛生法淵源的主要形式 三、衛生法的效力等級 第四節 衛生法律關系 一、衛生法律關系的概念和特征 二、衛生法律關系的構成要素 三、衛生法律關系的產生、變更和消滅 第五節 衛生法的作用 一、衛生法作用的概念 二、衛生法的規范作用 三、衛生法的社會作用 第二章 衛生法中的法律責任 第一節 衛生法律責任的概念與種類 一、衛生法律責任的概念 二、衛生法律責任的種類 第二節 衛生法中的行政責任 一、行政責任的概念和特征 二、行政責任的構成 三、行政責任的形式 第三節 衛生法中的民事責任 一、民事責任的概念和特征 二、民事責任的構成 三、民事責任的承擔方式 第四節 衛生法中的刑事責任 一、刑事責任的概念和特征 二、刑事責任的承擔方式 三、衛生法中的相關刑事責任 第三章 臨床醫務人員執業法規 第一節 執業醫師法律規定 一、執業醫師法概述 二、執業醫師資格取得與注冊 三、執業醫師的權利、義務及執業規則 四、醫師的考核與培訓 五、法律責任 第二節 護士執業條例 一、護士的執業注冊 二、護士的權利和義務 三、醫療衛生機構的職責 四、法律責任 第三節 醫務人員醫德規范及衛生行業作風建設 一、醫務人員的醫德規范 二、衛生部關于加強衛生行業作風建設的意見 第四章 藥品管理法 第一節 概述 一、藥品管理法的概念及立法目的 二、藥品的含義 三、藥品管理的指導原則 第二節 藥品的生產和經營 一、藥品生產、經營企業的管理 二、醫療機構的藥劑管理 第三節 藥品管理 一、藥品標準 二、禁止生產和銷售假藥、劣藥 三、處方藥和非處方藥的分類管理 四、特殊藥品管理 第四節 與藥品相關的其他管理制度 一、藥品價格管理 二、藥品廣告管理 第五節 藥品監督 一、藥品監督管理機構及職責 二、藥品檢驗機構及職責 三、藥品不良反應報告制度 第六節 法律責任 一、行政責任 二、民事責任 三、刑事責任 第五章 傳染病防治法 第一節 概述 一、傳染病及傳染病防治法 二、法定傳染病的分類 三、傳染病防治方針及管理原則 四、傳染病防治的管理體系和保障措施 第二節 傳染病的預防和疫情報告 一、傳染病預防 二、傳染病疫情的報告和公布 第三節 傳染病疫情的控制和監督 一、醫療機構應采取的措施 二、疾病預防控制機構應采取的措施 三、各級政府部門應采取的措施 四、醫療救治 第四節 法律責任 一、行政責任 二、刑事責任 三、民事責任 第五節 艾滋病防治的法律規定 一、概述 二、艾滋病的預防和控制 三、艾滋病的治療、救助和保障 四、艾滋病預防的法律責任 第六章 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法律制度 第一節 概述 一、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概念與應急條例制定的目的 二、突發公共衛生事件處理方針與原則 三、突發公共衛生事件處理的組織體系及職責 第二節 突發公共衛生事件處理中的主要制度 一、預防與應急準備 二、報告與信息發布 三、應急處理 第三節 法律責任 一、各級政府組織違反條例規定的法律責任 二、醫療衛生機構違反條例規定的法律責任 三、有關單位和個人違反職責的法律責任 四、擾亂社會和市場秩序的法律責任 第七章 醫療事故處理法律制度 第一節 概述 一、醫療事故的概念和特征 二、醫療事故的處理原則和分級 第二節 醫療事故的預防與處置 一、醫療事故的預防 二、醫療事故預防與處置中患方的權利 三、醫療事故報告制度 第三節 醫療事故技術鑒定 一、鑒定組織 二、鑒定程序、方法及所需材料 三、鑒定結論及內容 第四節 醫療事故的處理 一、醫療事故的行政處理 二、醫療事故的監督 三、法律責任 第五節 醫療事故的賠償 一、醫療事故賠償的原則 二、醫療事故賠償的范圍 第八章 中醫藥法律制度 第一節 概述 一、中醫藥的概念 二、中醫藥立法 三、中醫藥立法的目的和適用范圍 …… 第九章 血液管理法律制度 第十章 母嬰保健法律制度 第十一章 職業病防治法律制度 第十二章 醫學發展與法律。
經確切統計,涉及衛生方面的法律有:《母嬰保健法》、《食品衛生法》、《職業病防治法》、《傳染病法制法》、《職業醫師法》、《獻血法》(《國境衛生檢疫法》、《紅十字會法》、《人口與計劃生育法》、《藥品管理法》)10部。行政法規:《公共場所衛生管理條例》、《塵肺防治條例》、《醫療機構管理條例》、《護士管理條例》等33部。部門規章有:《醫療機構管理條例實施細則》、《公共場所衛生監督工作條例》、《衛生行政處罰程序》等146部。
因此,衛生方面的法律法規規章的數量的總和為189部。
衛生監督所法律法規有:《衛生監督員手冊》、《衛生監督工作規范》、《衛生監督稽查工作規范》《食品衛生管理員規范》、《新資源食品管理辦法》,《食品衛生許可證管理辦法》,《餐飲業衛生規范》,《職業健康監護管理辦法》。
《放射工作人員健康管理規定》。《建設項目職業病危害分類管理辦法》和《職業病危害因素分類目錄》。
《職業病診斷與鑒定管理辦法》,制定《職業病診斷機構認證程序》、《職業病醫師管理辦法》。《公共場所衛生管理條例》《深海石油作業職業衛生管理辦法》、《密閉空間作業職業衛生管理辦法》、《職業衛生專家庫管理辦法》。
醫療法律法規 1、《醫療事故處理條例》于何時起施行? 答:于2002年9月1日起施行。
2、何為醫療事故? 答:是指醫療機構及其醫務人員在醫療活動中,違反醫療衛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規、部門規章和診療護理規范、常規、過失造成的患者人身損害的事故。 3、醫療事故分幾級幾等,各級內容如何? 答:衛生部將醫療事故擬分為四級十一等。
其中一級為造成患者死亡、重度殘疾的,分甲、乙等;二級為造成患者中度殘疾,器官組織損傷導致嚴重功能障礙的,分甲、乙、丙、丁等,三級為造成患者輕度殘疾,器官組織損傷導致一般功能障礙的,分甲、乙、丙、丁等;四級為造成患者明顯人身損害的其他后果的。 4、因搶救病人,未能及時書寫病歷,應在搶救結束后幾小時內據實補記,并加以說明? 答:在搶救結束后6小時內完成。
5、當醫務人員在醫療活動中發生或者發現醫療事故,可能引起醫療事故的醫療過失行為或發生醫療事故爭議時,應如何報告? 答:應當立即向所在科室負責人報告,科室負責人應當及時向本醫療機構負責醫療服務質量監控的部門或者專(兼)職人員報告,負責醫療服務質量監控的部門或者專(兼)職人員接到報告后,應當立即進行調查、核實,將有關情況如實向本醫療機構的負責人報告,并向患者通報、解釋。 6、醫療事故爭議的處理方法有幾種? 答:1、協商;2、民事訴訟;3、行政解決; 7、醫療機構提交的有關醫療事故技術鑒定材料內容包括哪些? 答:(1)住院患者的病程記錄、死亡病例討論記錄、疑難病例討論記錄、會診意見、上級醫師查房記錄等病歷資料原件;(2)住院患者的住院志、體溫單、醫囑單、化驗單(檢驗報告)、醫學影像檢查資料、特殊檢查同意書、手術同意書、手術及麻醉記錄單、病理資料、護理記錄等病歷資料原件;(3)搶救急危患者,在規定時間內補記的病歷資料原件;(4)封存保留的輸液、注射用品和血液、藥物等實物,或者依法具有檢驗資格的檢驗機構對這些物品、實物作出的檢驗報告;(5)與醫療事故技術鑒定有關的其它材料; 8、有哪幾種情形不屬醫療事故? 答:(1)在緊急情況下為搶救垂危患者生命而采取緊急醫學措施造成不良后果的;(2)在醫療活動中由于患者病情異常或者患者體質特殊而發生醫療意外的;(3)在現有醫學科學技術條件下,發生無法預料或者不能防范的不良后果的;(4)無過錯輸血感染造成不良后果的;(5)因患方原因延誤診療導致不良后果的;(6)因不可抗力造成不良后果的。
9、當事人自知道或應當知道其身體受損害,在多少時間內向衛生行政部門提出爭議處理申請有效? 答:一年內 10、醫療事故賠償應考慮哪些因素來確定具體賠償數額? 答:(1)醫療事故等級;(2)醫療過失行為在醫療事故損害后果中的責任程度;(3)醫療事故損害后果與患者原有疾病狀況之間的關系; 11、對發生醫療事故的有關醫務人員,衛生行政部門可怎樣處理? 答:可責令暫停6個月以上1年以下執業活動,情節嚴重的,吊銷其執業證書,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12、發生哪些重大醫療過失行為,醫療機構應當在12小時內向所在地衛生行政部門報告? 答:(1)導致患者死亡或者可能為二級以上的醫療事故;(2)導致3人以上人身損害后果;(3)國務院衛生行政部門和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衛生行政部門規定的其他情形。
13、如發生醫療事故爭議時,病歷如何處理? 答:當發生爭議時,病歷資料應當在醫患雙方在場的情況下封存和啟封,封存的病歷資料由醫療機構保管。 14、如疑似輸液、輸血、注射、藥物等引起不良后果的,應如何處理實物? 答:醫患雙方應當共同對現場實物進行封存和啟封,封存的現場實物由醫療機構保管。
需檢驗的,應由雙方共同指定的、依法具有檢驗資格的檢驗機構進行檢驗,如雙方無法共同指定時,由衛生行政部門指定。 15、當事人在申請醫療事故鑒定時,應當自收到醫學會通知之日起,幾日起提交有關醫療事故技術鑒定的材料,書面陳述及答辯? 答:應在10日內。
16、醫學會不予受理的醫療事故技術鑒定有哪些? 答:(1)當事人一方直接向醫學會提出鑒定申請的。(2)醫療事故爭議涉及多個醫療機構,其中一所醫療機構所在地的醫學會已經受理的。
(3)醫療事故爭議已經人民法院調解達成協議或判決的。(4)當事人已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訴訟的(司法機關委托的除外);(5)非法行醫造成患者身體健康損害的。
(6)衛生部規定的其他情形。 17、患者有權復印的病歷資料有哪些? 答:門診病歷、住院志、體溫單、醫囑單、化驗單、醫學影像檢查資料、特殊檢查同意書、手術同意書、手術及麻醉記錄單、病理資料、護理記錄以及國務院衛生行政部門規定的其他病歷資料。
18、在患者有權復印病歷時,應如何操作? 答:患者提出要求復印病歷,醫療機構應當提供復印或者復制服務并在復印或復制的病歷資料上加蓋證明印記。復印或復制病歷資料時,應有患者在場,醫療機構可以按照規定收取復印工本費。
19、在醫療活動中,醫療機構及醫務人員應將患者的病情,醫療措施、醫療風險等如實告知患者,及時解答其咨詢,但應當避免對患。
1.衛生監督所法律法規有哪些 衛生監督所法律法規有:《衛生監督員手冊》、《衛生監督工作規范》、《衛生監督稽查工作規范》《食品衛生管理員規范》、《新資源食品管理辦法》,《食品衛生許可證管理辦法》,《餐飲業衛生規范》,《職業健康監護管理辦法》。...
1.醫院法律法規培訓內容 原發布者:柏華林法律法規培訓一、中華人民共和國執業醫師法(一)適用主體執業醫師和執業助理醫師:依法取得執業醫師資格或者執業助理醫師資格,經注冊在醫療、預防、保健機構中執業的專業醫務人員。(二)授權性規定1、在注冊的...
1.衛生法律法規有哪些 衛生法律法規主要包括:1.有關醫護人員的法律法規:如執業醫師法、護士條例等。2.有關醫療管理方面的法律法規:如藥品管理法、中醫藥條例等。3.有關精神衛生方面的法律法規:如精神衛生法等。4.有關醫療和疾病控制的法律法規...
1.醫療衛生法律法規知識 醫療衛生監督行政處罰法律、法規和規章有:《中華人民共和國執業醫師法》(1998年6月26日通過,2009 年8月27日修正)《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2004年8月28日)《中華人民共和國獻血法》(1997年...
1.衛生院安全生產工作包括哪些內容 二整治治理的范圍、內容和方式 (一)整治治理范圍:全鎮各醫療衛生單位,包括各村衛生所和營利性診所。 (二)整治治理內容:全面排查治理衛生院基礎設施、技術裝備、工作環境、車輛管理、食品衛生、傳染病防治等方面...
1.公共場所從業人員衛生知識培訓每幾年一次,健康體檢每幾年一次 1、參照健康證辦理,公共場所從業人員健康體檢每年一次。(并且必須辦理健康證)2、公共場所從業人員衛生知識培訓每2年一次。健康證是指對食品、飲用水生產經營人員、直接從事化妝品生產...
1.有哪些醫療相關的法律法規 法律:·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品管理法 2001 法規:1 國務院辦公廳關于調整省級以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體制有關問題的通知 2008.11.10 2 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主要職責內設機構和人員編...
1.法規有哪些 有關艾滋病管理的法律、法規主要有7個:(1)《中 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由中國衛生部1989年頒 布。規定艾滋病屬乙類管理傳染病。艾滋病病人和艾滋 病病毒感染者應對社會承擔義務和責任,服從并接受醫 療或衛生防疫機構的醫...
1.衛生培訓制度 職責如下: 一、認真落實《學校衛生工作條例》,貫徹預防為主的方針,保證學生身心健康,做好學校領導的參謀和助手,為師生提供醫療保健服務。二、認真制定好學期和學年的健康教育計劃,學年末進行一次全面的評價和總結,舉辦健康知識講座...
1.衛生法律法規有哪些 衛生法律法規主要包括:1.有關醫護人員的法律法規:如執業醫師法、護士條例等。2.有關醫療管理方面的法律法規:如藥品管理法、中醫藥條例等。3.有關精神衛生方面的法律法規:如精神衛生法等。4.有關醫療和疾病控制的法律法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