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夫妻、父母、子女、兄弟姐妹……一組組滿含溫情的關系,共同組成了一個個血脈相連的家庭,但俗話說得好,家家有本難念的經,婚姻、置業、繼承、贍撫養等等,看似家常里短、雞毛蒜皮的“小事兒”,一旦處理不好,往往讓本是血濃于水的親人,變成老死不相往來的陌生人。近年來,威海法院婚姻家庭、繼承類案件呈逐年上升趨勢,2013年-2017年,全市法院共受理26532件,年均增長6.2%,今年1-11月,受理一審婚姻家庭、繼承案件6604件,同比上升13.4%。
正所謂,家事無小事,家和才能萬事興。今天就同大家聊聊那些“家務事”,在情與法的交織下,看看他們是如何“斷案”的!
婚約贈與房產,
婚后不能說“NO”!
2005年,老伴去世了的張某,經人介紹與王某結婚,共同生活近十年后,二人于2014年3月離婚。后來,在當地法律服務所的主持下,二人又就婚姻、財產等事宜達成調解協議,約定二人自愿復婚,并在復婚后20日內,將原登記在二人名下的房產變更登記至張某個人名下。然而,二人復婚后,王某并未按約定將房產過戶。2017年1月,張某因病去世,張某的子女因房子繼承問題將王某訴至法院,他們認為應按二人婚前的約定,房子歸張某所有,由他們和王某共同繼承,但王某卻認為房子是她和張某的共同財產,自己擁有一半,另一半作為遺產由她和張某的子女共同繼承。
法院審理認為,張某與王某在法律服務所達成的協議,實質上是夫妻雙方婚前以締結婚姻為目的所作的財產約定,該約定是雙方對婚姻、財產等事宜的整體性和完整性約定,且是雙方真實意思,雙方均應依約履行。本案中,在張某履行結婚行為后,王某不應享有任意撤銷權,否則,不但有違誠信原則,不利于保護履行了結婚義務的王某,也不利于家庭穩定。最終,法院判決,王某將房子過戶給張某的約定不得撤銷,房屋子應歸張某所有,由張某的子女和王某共同繼承。
說法
對于以結婚、離婚為附帶條件的約定,只要是雙方的真實意思表示,法律即賦予其強制力,當事人需要依約履行。在履行過程中,該約定具有整體性和完整性,在一方已經履行了締結或解除婚姻關系的行為時,另一方不享有任意撤銷權,否則有違誠信,對履行一方的權利造成損害。
法官提醒,婚姻的締結或者解除都是人生大事,婚姻關系的登記行為系改變人身關系的行為,容不得半點馬虎,大家在作出約定時均應慎重,以免為今后生活埋下隱患。
房產增值如何算?
升值率是關鍵!
程某與譚某倆夫妻于2006年離婚,又于2013年6月8日復婚。二人離婚至復婚期間,程某和譚某分別各自貸款購買了一套房產,登記在各自名下,復婚后,二人共同對程某買的房子還貸34.4萬元,對譚某買的房子還貸18.4萬元。2018年4月,夫妻二人因矛盾再次離婚,但在離婚財產分配中,雙方對兩套房產在婚后增值部分如何計算產生爭議,最終訴至法院。
法院審理認為,夫妻一方婚前簽訂不動產買賣合同,以個人財產支付首付款并在銀行貸款,婚后用夫妻共同財產還貸,不動產登記于首付款支付方名下的,離婚時該不動產由雙方協議處理,雙方婚后共同還貸支付的款項及其相對應財產增值部分,由產權登記一方對另一方進行補償。本案中,程某與譚某二人對兩套房子的成本價格達成共識,僅對增值部分如何計算有異議,依據相關規定,增值部分應當以二人共同還貸部分乘以不動產升值率,經計算,程某和譚某的房子的不動產升值率分別為137.84%和142.58%,故依法判決程某和譚某分別應向對方補償23.7萬元和13.1萬元。
說法
所謂不動產升值率,是用不動產現價格除以不動產成本,其中不動產成本包括購買時不動產價格、共同還貸的利息部分和其他費用,比如契稅、印花稅、營業稅、評估費等。根據最高人民法院相關司法解釋規定,涉及夫妻共同還貸款項及其相對應增值部分的數額,等于以夫妻共同還貸部分乘以不動產升值率。
法官提醒,在離婚房產分配過程,應當提供商品房買賣合同,以證實購買時不動產的價格,此外,還應提供共同還貸的利息數額及契稅、印花稅、營業稅、評估費等。同時,若遇到一方購買不動產后經過一段時間才結婚的情形,計算不動產升值率時,將以結婚時不動產的價格為計算依據,因為購買不動產至結婚前這段期間不動產的增值收益,屬于一方婚前財產。
撫養權不是“權”,
責任擔當更重要!
馬某和李某婚后育有一女,2015年開始,夫妻二人開始鬧離婚,一直分居,女兒一直同母親李某生活,2017年3月,馬某未經李某的同意,將女兒送到外地的老家,由奶奶照看。無奈之下,李某將馬某訴至法院,請求判令二人離婚,女兒由李某撫養。
法院審理認為,馬某和李某二人分居以后,女兒一直隨李某生活,且女兒生活水平沒有明顯下降,也接受了適齡教育,說明李某具有撫養孩子的能力。馬某私自將正在上小學的女兒送至外地老家,遠離其熟悉的學習、生活環境,且任由其奶奶給女兒不當指引,認為媽媽是為騙錢而爭取撫養權,不利于孩子身心健康。同時,夫妻二人爭吵時,馬某曾動手毆打李某,并波及到孩子,且如果孩子隨馬某生活,馬某的母親將成為孩子的直接撫養人,但馬某母親曾多次當眾辱罵李某及其母親,與人為善的善良風俗不相符,說明馬某及其家庭不能為孩子創造一個平和、正常的成長環境。最終,法院判決馬某和李某二人離婚,女兒由李某撫養。
說法
多數人看來,“撫養權”就是一種父母對子女的權利,其實不然,撫養權更多是一種責任和擔當。關于子女撫養問題,法院并不是簡單的依據經濟條件或主觀判斷來確認,而是從有利于子女身心健康,保障子女的合法權益出發,結合父母雙方的撫養能力和撫養條件等具體情況妥善解決,其中父母的言傳身教、家風傳統也是考慮因素。同時,根據民法總則規定,對于8周歲以上的子女撫養問題,需要落實子女意見,但對于未成年孩子的意見,還應考慮意見作出的背景、意見是否受到外來因素影響等綜合判斷意見真實性,避免隨孩子生活一方對孩子造成不當影響。
法官提醒,希望每對離婚的父母,都能從孩子健康成長的需要出發,快速形成由一方直接撫養、另一方定期探望的生活狀態。當然,作為法官,更希望每對夫妻都能和和美美,一起陪同孩子長大。
父親賣農村老宅,
子女無權說“NO”!
1998年,于某花了2000元購買了同村王某村里的一套房子,后來這套房子一直由于某居住,但于某卻把購房協議弄丟了,且這套房子也沒有過戶。2015年,王某去世,其子女認為父親賣房子的時候,母親已經去世,在沒有征得享有繼承權的子女同意下,父親無權處置這套房子,請求法院確認房子歸王某的子女所有。
法院審理認為,依法相關規定,王某的無處分權不是宣告合同無效的依據,涉案房產登記在王某名下,且居住多年,基于房屋的產權及使用情況,于某有理由相信王某能夠處置自己的房子,且按照農村習俗,父母一方去世后,所留房屋一般由另一方經管,子女通常不參與處分。因此,王某和于某之間的房屋買賣合同是雙方當事人的真實意思,而且不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強制性規定,屬于合法有效合同,王某的子女無權主張合同無效。最終,法院判決駁回王某子女要求確認房子歸其所有的訴訟請求。
說法
一般來說,在農村置業過程中,買賣雙方均負有謹慎注意的義務,審查賣方是否有權處分房產、房屋是否有出租、房屋上是否設定了抵押等,審查買方的付款能力、借貸能力等,但就當前實際情況來看,因缺乏法治觀念等諸多因素的影響,購房者往往沒有能力,也沒有意識對房屋的繼承情況進行查實,法院不宜當然的適用舉證規則,對購房者克以過高的注意義務。
法官提醒,對于這種基于一般家事糾紛所延伸出來的房屋買賣糾紛,法院一般會充分考量農村習俗、家庭關系等方面,全方位衡量各方利益,以此有效維護當事人的合法權益。
來源 :威海法院
聲明
本平臺所推送內容除署名外均來自于網絡,僅供學術探討和信息共享,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在婚姻財產糾紛中,我們更關心哪些屬于個人財產,哪些屬于夫妻共同財產,婚后財產又該如何分割這些問題復雜多樣,實際判決中又是如何界定? 根據最新法律規定,本期整理了相關14個法律要點,幫助大家了解在婚姻財產糾...
作者:最高人民法院民一庭吳曉芳來源:東方審判實務一、案情簡介甲男2004年購房一套,當時價格18萬元,甲男首付8萬元,從銀行貸款10萬元,契稅等其他費用1萬元,婚前甲男還貸本息合計5萬元。2008年甲男與乙女結婚,房屋價值41萬元,產權登記...
離婚財產分割 婚前個人財產的認定、轉化及分割的一小點問題 新婚姻法頒布之前,最高人民法院曾在1993年的司法解釋中規定:一方婚前個人所有的財產,婚后由雙方共同使用、經營、管理的,房屋和其他價值較大的生產資料經過8年,貴重的生活資料經過4年,...
離婚財產分割 婚前個人財產的認定、轉化及分割的一小點問題 新婚姻法頒布之前,最高人民法院曾在1993年的司法解釋中規定:一方婚前個人所有的財產,婚后由雙方共同使用、經營、管理的,房屋和其他價值較大的生產資料經過8年,貴重的生活資料經過4年,...
編者按《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若干問題的解釋(三)》自2011年8月13日施行以來,引起社會各界的熱烈討論。伴隨著經濟的飛速發展,人民生活水平的快速提升,婚姻家庭糾紛案件出現的種種新情況、新問題,再次成為人們矚目的焦點和熱議的話題。本輯《民事...
《婚姻法司法解釋(三)》實施近兩年以來,關于該解釋第七條所涉及的婚后父母部分出資購房權屬的認定及離婚時的房產分割仍然存在著巨大爭議和同案不同判的現象。 《婚姻法司法解釋(三)》第七條規定,婚后由一方父母出資為子女購買的不動產,產權登記在出資...
編者說: 李某某與劉某某于2016年10月建立戀愛關系并同居。期間,李某某以工程款抵房款的形式共向房地產公司繳納購房款等共計888493元并出具書面承諾在自愿簽約時將其購買的房屋更名為劉某某。2016年12月,該房地產公司向劉某某開具款項...
一對杭州夫妻,男人名下有一套500萬的房產,女人名下有一套300多萬的房產,看上去讓人心生羨慕,但是打起離婚官司來,不僅把父母都拉進來加入戰爭,甚至還提出了親子鑒定。這是杭州某基層法院最近判決的一起離婚案。案件中比較特別的是,兩套房產均為男...
您好,這個問題貌似簡單,但由于涉及的房產情形不同,所以答案比較復雜,您對號入座就可以了。 離婚后名下房產的確權和分割,根據房子的產權登記、購買房產時間、還貸情況、資金來源的不同,再結合房產產權類型的多樣化、夫妻共同財產分配方式,我們來逐一剖...
若婚前購房時,一方父母全額資助自己的子女買房,且產權登記在自己子女名下,該房產就屬于登記方的婚前個人財產,在離婚房產分割時,另一方無權要求分割已經登記的房產。如果婚前購房時,父母資助子女買房,只出了部分購房款,剩余購房款由婚內夫妻雙方共同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