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從程序上說,涉外仲裁案件應適用于《中華人民共和國仲裁法》和《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28章有關仲裁的規定。從實體上說,涉外仲裁案件的法律適用由仲裁庭根據案件的具體情況確定。在一般貨物買賣合同爭議案中,經常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聯合國國際貨物銷售合同公約》,并適當參照適用國際商會制定的《國際貿易術語解釋通則》、《跟單信用證統一慣例》以及某些國際上通用的行業慣例。在中外合作合資經營等糾紛爭議案中,經常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外合作經營企業法》、《中華人民共和國中......
我國法律對于解決涉外合同爭議的方式作出了原則性規定,即解決涉外經濟合同爭議可以采用四種方式:協商、調解、仲裁和訴訟。我國法律對解決合同爭議的規定與國際通行做法是一致的。作為一般法律原則,我國法律關于解決涉外合同爭議的規定,也適用于解決其他經濟糾紛。 一、友好協商 爭議雙方通過友好協商,達成和解,這是解決爭議的最好途徑,但這種辦法有一定的局限性。 二、調解 在爭議雙方自愿的基礎上,由第三者出面從中調解。實踐表明,這也是解決爭議的一種的途徑。我國仲裁機構采取調解與仲裁相結合的辦法,收到了良好的效......
1、意思自治原則 協議優先。 意思自治原則例外:以下合同不允許當事人意思自治,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律: 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履行的股權或者資產轉讓合同; 外資并購中資企業的合同; 外國自然人、法人、其他組織承包經營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域內設立的中外合資經營企業、中外合作經營企業的合同。 外資承包在中國領域內設立的外商獨資企業不強制適用中國法。 2、最密切聯系原則 仍然以意思自治優先,并且意思自治可以突破最密切聯系原則。 當事人沒有選擇的,才適用履行義務最能體現該合同特征的一方當事人經常居所地法律或......

發生合同爭議時,當事人應當盡可能通過協商或者通過第三者調解解決。當事人不愿協商、調解的,或者協商、調解不成的,可以依所合同中的仲裁條款或者事后達成的書面仲裁協議,提交中國仲裁機構或者其他仲裁機構仲裁。當事人沒有在合同中訂立仲裁條款,事后又沒...
《合同法》第五十六條規定,無效的合同或者被撤銷的合同自始沒有法律約束力。合同部分無效,不影響其他部分效力的,其他部分仍然有效。針對此規定,無效的合同和被撤銷的合同自始無效。合同自始無效該如何理解?小編接下來帶您詳細了解一下。 一、關于無效...
涉外仲裁機構屬民間性質。它的仲裁員也由民間推薦選任;對仲裁事項仲裁機構沒有強制管轄權;涉外仲裁機構行使仲裁權的基礎取決于雙方當事人的合意。中國涉外仲裁機構有兩個:一是中國國際經濟貿易仲裁委員會;二是中國海事仲裁委員會。這兩個委員會隸屬于中國...
《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一百二十八條當事人可以通過和解或者調解解決合同爭議。當事人不愿和解、調解或者和解、調解不成的,可以根據仲裁協議向仲裁機構申請仲裁。涉外合同的當事人可以根據仲裁協議向中國仲裁機構或者其他仲裁機構申請仲裁。當事人沒有訂...
本市某化工廠(簡稱A廠)于2003年10月與英國某貿易公司(簡稱B公司)簽訂雙方合資組建化工有限公司(簡稱C公司)的合同。合同規定:合資公司總投資額為100萬美元,注冊資本為80萬美元,A廠出資50萬美元,B公司以30萬美元的進口設備作為投...
一、涉外合同是什么 簽訂合同的一方主體是外國人、中外合資企業等人,該合同就可認定為涉外合同,在我國境內簽訂的,適用我國法律規定。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四百六十七條 【無名合同及涉外合同的法律適用】本法或者其他法律沒...
一、確定涉外民事訴訟管轄權的原則 世界各國確定涉外民事訴訟管轄權,主要是考慮具體案件同本國必須具有某種聯系因素或連結因素。由于各國強調的聯系因素不同,從而形成了不同的確定涉外民事訴訟管轄權的原則。 歸納起來,主要有以下幾種: 1、屬地...
隨著中國經濟的發展,開放程度越來越高,國內外合作也非常常見。在涉外合同中,也不可避免會產生一些糾紛,如果雙方無法協商解決,可能會選擇到法院起訴,那么涉外合同應該到哪個法院起訴呢?首先,要明確什么合同是具有涉外因素的:1、當事人一方或雙方是外...
涉外合同,以國際貨物買賣合同為例,在簽訂時應主要包括如下條款:標的物條款、價格條款、運輸條款、商檢條款、保險條款、支付條款、免責條款或不可抗力條款、法律適用條款、爭議解決條款。然而在實際操作中,合同當事人往往會忽略了法律適用條款的簽訂。 先...
盡管1994年會有一個以UNCITRAL示范法為基礎的新的法律草案,目前中國還沒有專門處理國際仲裁的專門法律。國際仲裁由1991年頒布的中國民事訴訟法(CPL)調整。民事訴訟法有5個條款規定國際仲裁。1979年中外合資經營企業法及198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