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手術后出血引發的醫療糾紛時有發生,而血小板數量和功能異常導致的手術后大出血,是外科醫師極易忽略但可控的醫療風險。血常規檢查,外科醫師更多關注血紅蛋白和白細胞,而忽視血小板數量。手術后血小板明顯降低的出血患者應該及時補充新鮮血小板幫助止血。
正文:
手術后大出血案例
《臨床輸血技術規范》關于輸注血小板的規定
手術后大出血糾紛案例分析
上述發生在三甲醫院手術后大出血導致患者死亡引起醫療糾紛案例,其大出血都與血小板功能相關。血小板具有維護血管壁完整性的功能,能夠隨時沉著于血管壁以填補內皮細胞脫落留下的空隙,對內皮細胞的修復具有重要作用。當血小板減少到50×109/L以下,微小創傷或僅血壓增高也能使皮膚、黏膜下出現瘀血點,甚至大塊瘀斑。
外科手術無法避免出血,對癥治療就是輸血。全血用于急性大量血液丟失可能出現低血容量休克的患者,或存在持續活動性出血,失血量超過自身血容量的30%患者。但是在成分輸血要求下,應該綜合考慮:⑴紅細胞或血紅蛋白作為判斷出血量的指標,輸紅細胞不會遺漏。⑵新鮮冰凍血漿用于凝血因子缺乏的患者。上述2個案例顯示,外科醫師一般不會遺漏補充血漿,包括補充凝血因子的藥物。⑶外科醫師一般比較關注血常規檢查關鍵指標血紅蛋白(是否存在出血)和白細胞(是否存在感染),而對于血小板數量和功能關注相對不足。臨床幾乎沒有補充血小板的藥物,因此不能通過藥物解決血小板缺乏。因此,必須通過輸注新鮮血小板解決血小板缺乏引起的手術出血。
來源:網絡
【基本案情】 2016年2月9日9時,患者姚某因頭痛到被告醫院就診,初步診斷:頭痛原因待查:緊張性頭痛?2016年2月11日22時許,患者又因頭痛嘔吐被緊急送至被告醫院,初步診斷:1.腦出血;2.消化道出血。當晚23時頭顱CT顯示:左側顳...
一、接種年齡不同 1、二價HPV疫苗:接種年齡在9歲-45歲。 2、四價HPV疫苗:接種年齡在20-45歲。? ? 3、九價HPV疫苗:接種年齡在16-26歲。 二、HPV型號不同 1、二價HPV疫苗:HPV型號包括HPV16型、18型兩種...
懷孕七個月〔28周〕以前,每四周一次。 懷孕八到九個月〔29-35周〕,每二周一次。 懷孕第十個月〔36周〕以后,每一周一次。醫學會建議之產檢時間表周 數 檢查項目 第6周 驗孕、驗血。 第8周 回診,看結果;必要時進一步檢查。 第12周 ...
趙某因患闌尾炎入縣醫院治療,術后26小時出現便血,其家人將其轉入另一家醫院治療。趙某在該院進行剖腹探查術后出院,共支付醫療費6847.09元。后趙某與縣醫院為賠償事宜發生糾紛,趙某訴至法院,要求縣醫院賠償其醫療費、精神損失費等共計16000...
列入醫保的慢性病: (1)惡性腫瘤(白血病)門診放(化)療; (2)尿毒癥門疹透析、臟器官移植抗排異治療; (3)糖尿病(合并感染或有心、腎、眼、神經并發癥之一者); (4)高血壓III期(有心、腦、腎并發癥之一者); (5)腦出血(...
到醫院看病,毫無疑問應該聽醫師的,但隨著人們權利意識的增強和醫學知識的普及,有些患者對自己的疾病的診治也有自己的主張。但醫師不理患者自己的主張,而恰好治療效果又不好時,醫患矛盾就產生了。蘇女士不幸摔傷了,造成了骨折。她自己主張手術治療,但醫...
【基本案情】產婦劉某于2013年10月17日因停經40+2周,不規律腹痛1天入住被告A醫院。初步診斷:孕2產1孕40+2周頭位產兆;貧血(輕度);尿蛋白原因待查。入院后于2013年10月20日10:00臨產,14:38自娩一足月活女嬰。產后...
醫療糾紛典型案例【簡要案情】患兒錢某某,生于2007年10月18日,卒于2007年11月8日。患兒系孕35+4周在南京市鼓樓醫院婦產科行剖宮產出生,生后反應差,呼吸促,由鼓樓醫院轉入南京市兒童醫院新生兒內科,治療12天后恢復正常,10月30...
1定期適量獻血有好處 大量科學研究證明,獻血者在為社會奉獻愛心的同時,也改善了自己的身體狀況,為自身的健康進行了投資。 科學家運用血液流變學與血液動力學對血質與獻血的關系作了研究,發現定期適量獻血,特別是單獻紅細胞和血小板等有形成份,可使血...
2000年1月1日,劉某在譙城區五馬衛生院臨產住院,因懷有雙胞胎難產,五馬衛生院為劉某進行剖腹取胎手術,在手術過程中因大出血,五馬衛生院在搶救過程中,在未經抗-HIV檢測的情況下,直接從賣血者身上抽出血液輸入劉某體內。2001年劉某被查出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