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轉自:遇事找法、江西組工微訊
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交通出行的方式也日新月異。現實生活中單位員工駕駛自有車輛為單位辦事的現象也越來越多,員工駕駛自有車輛因公外出辦事,即通常所說的“私車公用”,而“私車公用”行為發生交通事故造成損害結果該如何賠償?請看以下案例分析:案情簡介 徐某為重慶市涪陵區某市政管理單位員工,吳某為該單位實習人員。2013年7月22日,徐某駕駛自有車輛載吳某等人外出為單位辦事。辦完事后,徐某駕駛車輛啟動時,因疏于觀察,其誤以為坐在后排的吳某已經上車關門,將正在上車的吳某右腳踝碾壓致傷。事故后,被保險人徐某向人保財險涪陵分公司報案理賠,經保險公司核定,本次事故共對吳某造成損失約7萬元。2014年2月26日,保險公司對吳某進行賠償5.7萬元,涪陵區某市政管理單位賠償了其余損失1.3萬元。賠償的法律依據“私車公用”行為無疑是職務行為,而執行公務期間,應是指從踏上執行該公務的路程開始到完成公務返回單位或家中時為止,職工駕駛車輛正常上下班不屬于“私車公用”。在執行公務期間造成損害后果,我國法律、司法解釋有明確規定,該規定主要體現于《侵權責任法》第三十四條“用人單位的工作人員因執行工作任務造成他人損害的,由用人單位承擔侵權責任”和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八條“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法定代表人、負責人以及工作人員,在執行職務中致人損害的,依照民法通則第一百二十一條的規定,由該法人或者其他組織承擔民事責任。上述人員實施與職務無關的行為致人損害的,應當由行為人承擔賠償責任。”三類損害賠償不同“私車公用”發生交通事故造成的損害各種各樣,但按照損害對象劃分,大致可以將“私車公用”發生交通事故所造成的損害分為以下三類:一是職工本人或職工的車輛遭受了損害;二是三者人員或三者財產遭受了損害;三是同乘人員遭受了損害。(一)事故造成職工本人或職工車輛損害法律上,“私車公用”期間發生事故,造成職工負傷、殘廢或死亡,都屬于因工負傷、殘廢或死亡,并應享受因工負傷、殘廢或死亡的待遇。我國《工傷保險條例》第十四條有明確規定,即只要是非上下班途中因公受害,不管責任大小,就能享受工傷、工亡的相關待遇。而職工駕駛車輛正常上下班雖不屬于“私車公用”,但按照《工傷保險條例》第十四條第六款規定,職工本人上下班途中駕駛自有機動車發生事故造成本人受傷、死亡,職工本人承擔事故的主要責任或全部責任的,不能認定為工傷、工亡,其余則可以認定為工傷、工亡。保險公司賠償上,因考慮到人的生命、身體無價性,“私車公用”發生交通事故,無論職工本人承擔何種責任,其都有權按照保險合同請求保險公司賠償。而對于職工在執行公務時造成本車車輛發生損失,司法實踐中參照《侵權責任法》第三十四條和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八條規定,除保險賠償外其余損失最終應由單位承擔。(二)三者人員或三者財產遭受損害在車輛事故造成三者或三者財產損失時,明確了職工“私車公用”的性質,即其到底是個人行為還是職務行為的基礎上,該損害責任承擔主體就顯而易見了,按照我國《侵權責任法》第三十四條和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八條規定,保險公司理賠后,該職工因履行職務的駕車行為所產生的其余法律后果均應由單位承擔。(三)車輛同乘人員遭受損害如同上述案例,若同車乘客吳某與車主徐某為同事,且一起去辦理公務,那么吳某所遭受的損害當然也屬于工傷,可以獲得工傷賠償和交通事故保險公司雙重賠償。若吳某為其他非公司職工的乘客,則由車主或駕駛員承擔責任,同時按照《侵權責任法》第三十四條、《關于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八條之規定,該職工因履行職務的駕車行為所產生的法律后果最終應由單位承擔。本案中,吳某為市政管理單位實習員工,未參加工傷保險,只能按照后一種情況向保險公司和實習單位索賠。總結綜上所述,合法“私車公用”行為無論發生何種損失,其損失在工傷賠償和保險賠償后的剩余部分,最終由接受車輛服務的單位買單。但是如果“私車公用”者存在過錯,如職工無證駕駛、醉酒駕駛等行為造成同乘人員或者三者損失,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九條“雇員因故意或者重大過失致人損害的, 應當與雇主承擔連帶賠償責任。雇主承擔連帶賠償責任的,可以向雇員追償”的相關規定,最終的責任承擔者應該是有過錯的無證駕駛者、醉酒駕駛者,但是為保障受害方利益,受害方仍然有權利要求單位承擔賠償責任,單位賠償后再向過錯方追償。龐先生和女友小王搭乘滴滴順風車,行至半路,司機稱自己太累,換龐先生女友駕車,結果出了車禍,三人均不同程度受傷。事發后,司機認為出事時駕車者不是他,所以不予負責,而龐先生則認為滴滴司機和滴滴平臺應對此次事故負責。剛開始是司機開的,在一個服務區...
挪用公款2萬以上判10年,2萬以下判3-5年。。 如果是小型企業或私人企業的話應該賠了錢就了事了,大不了工作不做了!! 大型企業就沒有那么多人情世故,正常流程走司法程序! 一般單位加油卡都限號加油的哦。加油卡限號加油后,就只能給限號的車子加...
朋友間開玩笑、惡作劇很常見,但有些玩笑可不能輕易開。這不,三個好友相約出游,結果卻因為一個玩笑鬧上了法庭……近日,湖南寧鄉市人民法院審理了這樣一起生命權、身體權、健康權糾紛案。基本案情2020年3月,文某、王某與賀某、案外人王某某一同自駕前...
私車公用是指公司股東、高管和員工個人將自有的車輛在工作時間內,自己駕駛或者同意他人駕駛自己的私家汽車執行工作任務的行為、公司給予支付租賃費或者汽油費、路橋費、汽車維修費等費用或者發放補貼的一種經濟行為。 ...
課間休息時,兩中學生打架致人受傷,學校是否承擔責任?廣西興安縣人民法院審結了一起因好奇想看別人紙盒里的楊梅而引發的校園侵權案件,判決由唐某的監護人賠償張某各項經濟損失共計24 600.35元,駁回原告對某初級中學的全部訴訟請求。 張某...
市民姜女士經常在網上購買商品,但由于經常上班,不能在家簽收快遞,因此姜女士都讓快遞員將快遞放進小區門口的快遞柜中,每次取快遞時支付數元錢的保管費。[律師說法] [法理出處] 《合同法》第374條規定:保管期間,因保管人保管不善造成保管物毀...
案情 2015年小王因結婚需要買房,但由于自身資信不良,無法在銀行辦理按揭貸款,故找到好友小李借名買房。小李出于朋友之間的信任,先以自己的名義與某小區開發商簽訂了購房合同,將房屋產權登記在自己名下后,又以自己的名義向銀行申請了貸款22萬...
孩子在托管期間因嬉鬧摔傷,對方監護人和小飯桌負責人均應承擔賠償責任。近日,山東省聊城市東昌府區人民法院審結一起身體權、健康權糾紛案,依法判決李某、趙某賠償小芹醫療費、鑒定費等共計7430.81元;小飯桌經營者張某賠償小芹醫療費、鑒定費等共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