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高人民法院提出,“用兩到三年時間,基本解決執行難問題,破除實現公平正義的最后一道藩籬”,并強調“牢牢把握信息化發展帶來的難得歷史機遇,大力推進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等技術在執行領域的廣泛應用,完善網絡化、自動化執行查控體系,推進完善失信被執行人信用懲戒制度,實現執行模式的歷史性變革”。隨著大數據成為時代發展的重要背景,解決人民法院執行難問題有了新思路和新方式,通過執行指揮中心實體化運作積極融入大數據時代,是基本解決執行難的必經之路。
一、大數據時代執行指揮中心實體化運作的必要性
執行指揮中心是為了落實完善執行聯動指揮機制形成的信息化系統,是執行辦案、執行指揮、執行管理、執行考核、決策分析的一體化、信息化基礎性平臺,是執行工作統一管理、統一指揮、統一協調的平臺和抓手,是執行工作的信息交換中心、指揮調度中心和決策分析中心。執行指揮中心實體化運作是破解執行難的“牛鼻子”,而大數據時代信息技術、互聯網技術的支撐為執行指揮中心實體化運作提供了前所未有的發展契機。
首先,大數據提高了執行效率。執行工作是勝訴當事人合法權益得以保障的“最后一公里”,不僅關系到社會公平正義的實現,也關乎司法裁判的權威和司法公信的樹立。在法定辦案期限內快速結案,是國家、當事人和社會公眾對審判過程和審判結果在時間上的要求與期望。執行信息化系統下的大數據管理平臺、執行指揮管理平臺、云計算平臺、云存儲系統、數字法院管理等平臺系統的應用,使查控變得簡便、高效,使執行案件全程留痕,使“老賴”無所遁形,為實現“用兩到三年時間基本解決執行難”工作任務提供了有力武器。
其次,大數據減少了人海戰術。隨著人民法庭執行案件歸口執行、業務部門調解案件比例的下降以及仲裁裁決的執行、刑事附帶民事案件的執行、行政非訴案件的執行、公證債權文書的執行等執行案件的增加,執行工作往往依靠人海戰術、加班加點。執行難最為突出的就是被執行人難找、被執行人財產難查,而通過最高人民法院“總對總”網絡執行查控系統為核心、以地方各級法院“點對點”網絡執行查控系統為補充,覆蓋全國地域存款及其他金融產品、車輛、證券、股權、房地產等主要財產形式的網絡化、自動化執行查控體系,既節約了時間,提高了執行效率,又大大降低了執行人力、物力成本。
最后,大數據促進了社會參與。執行難作為一個長期困擾法院工作的難題,也是人民群眾反映比較強烈的問題,損害了申請執行人的合法權益,導致司法公正及權威在執行中不斷打折扣,降低了人民群眾對民事執行制度的信任度和期待。執行信息化建設中的諸多公開機制拓寬了社會參與的途徑,最大限度地保障了人民群眾的知情權。例如,政務網站、移動終端等互聯網平臺有效地提高了執行信息的傳播能力,采取網絡拍賣等方式大大提升了司法拍賣的透明度等。
二、大數據時代執行指揮中心實體化運作的困境
法院執行指揮中心是大數據時代的產物,全國各地法院執行指揮中心逐步做到了編制、機構、人員、設備、職能的全部到位,實現了實體化運作。但是,大數據時代的發展對執行工作亦提出了挑戰,包括三個層面:
一是觀念層面,思維方式如何與大數據時代快速匹配?大數據時代不僅是技術變革,也包括思維方式的轉變,而工作人員可能由于對社會發展新形勢、技術發展了解不充分,仍然停留在傳統工作狀態,存在“吃老本”現象,造成工作能力與工作要求不相適應的現象。
二是運行層面,體制機制如何與大數據時代實現兼容?執行指揮中心主要依托大數據、互聯網等信息化手段,但同樣也離不開傳統體制機制的聯動配合。一方面,法院系統內部迫切需要理順體制。執行指揮中心需要提供執行案件態勢、執行節點、財產查控、移動執行、信用懲戒、執行案款、執行公開、執行監督、執行訴訟服務、執行預警等十四項功能,但是由于各級法院工作人員跨院、跨部門的縱向和橫向的信息溝通與共享不足,難以形成解決執行難問題的整體合力。另一方面,執行指揮中心實體化運作需要多部門的配合。目前,“總對總”與“點對點”網絡執行查控系統已初步建立,但仍然存在著若干查控盲區,某些類型的被執行人財產,尚未納入現有的網絡查控系統。公安、民政、工商、銀行等部門在各自業務范圍內均建立了數據庫,然而要完全消除行業間的壁壘,仍有很長的路要走。
三是技術層面,專業手段如何與大數據時代保持同步?在大數據時代,得數據者得未來,執行指揮中心實體化運行離不開數據,在數據應用中提高智能化、規范化、科學化、精細化水平迫在眉睫。最高人民法院2013年開始建立查人找物信息化系統,形成了“總對總”的網絡查控系統,聯網單位逐漸增多,功能逐漸完善,但這個系統也仍然存在薄弱環節,一些數據依然難以獲得,例如尚未實現不動產統一網絡查控、尚未實現全部金融理財產品的查控等。同時,大數據運用的范圍越廣,其所帶來的安全隱患也越大,亟需通過制度管理和懲戒機制的雙重保障規避大數據利用中的風險。
三、大數據時代執行指揮中心實體化運作路徑
執行指揮中心實體化運作本質上不是解決技術問題,而是通過大數據在執行過程的廣泛應用,運用互聯網思維改變傳統思維模式和行為方式,提高法院執行工作現代化水平。
一是要實現從碎片化到系統化轉變。執行指揮中心是將執行過程中案件管理、司法查控、案款管理、執行指揮、執行公平、司法網拍、信用懲戒等功能整合的系統化平臺,必須整合法院所有執行案件相關的信息和外部執行協作相關信息,提供可視化、智能化的指揮、協調與管理決策信息支撐。將事務性工作和統一管理職能集中到執行指揮中心,提升數據化、信息化、實戰化水平,實現執行指揮中心“最強大腦”與執行團隊“最強團隊”的有機結合和緊密配合,利用大數據、云技術,整合執行指揮中心,建立行之有效的“網上執行局”系統,讓“精準執行”發力生威。
二是從部門化到社會化的轉變。執行指揮中心實體化運作不僅僅是執行局甚至不僅僅是法院部門的任務,也需要積極爭取社會支持,把破解執行難的工作主體從單一依靠法院轉變為依靠多元的社會力量。“老賴”現象從根本來說是社會誠信缺失導致。建立健全社會征信體系、褒獎誠信、懲戒失信有助于樹立裁判權威,提升司法公信力,從根本上化解執行難。要強化全媒體社會宣傳。通過在“法媒銀”平臺、繁華路段電子顯示屏、公交移動電視、報紙、村居社區公告欄、微信公眾號等載體公布失信被執行人信息、發布典型案例等方式,在全社會形成震懾態勢,引導全社會正確認識執行難與執行不能之間的區別,凝聚理解、尊重、協助執行的廣泛社會共識。要善于依托專業化市場力量。執行指揮中心的信息化建設要加強與信息化開發公司的聯系,密切配合,積極探索執行信息化系統與審判信息化系統的深度融合。
三是從信息化到智能化的轉變。大數據時代之于執行工作,其內涵就在于以數據收集、儲存為基礎,對數據進行深入挖掘,并由此獲得僅憑直覺難以發現的有用信息,進而揭示數據背后的執行規律,了解數據背后的司法需求,更好地解決執行難題。執行智能化是信息化的高級階段,是與傳統人工執行模式相區別的現代化執行模式,體現了國家治理能力和治理體系的現代化。當前,迫切需要通過智能化手段“讓數據多說話、讓數據多跑路”,實現信息提取和使用的高效便捷,讓法院在對“老賴”行蹤及其財產的查控中,提高精準性和實效性。
(作者單位:鹽城經濟技術開發區人民法院)
來源:人民法院報
隨著網絡的普及,大數據時代的來臨,我們的生活已變得日益方便快捷,一只手機在手,基本可以滿足各種日常生活需要,甚至不需要手機,刷臉也成為一種新興的方式。 但與此同時,我們個人信息的保護也成為亟待解決的問題,...
借貸之后長時間逾期或者說故意不還,額度超過2000之后,就已經可以構成詐騙犯罪,有被網貸平臺告上法庭的危險。一旦法院判決網貸平臺勝訴,那么借款人除了要支付需要還的款項外,還要支付雙方訴訟費用和巨額罰款,甚至面臨牢獄之災。如今,網貸因為申請簡...
企業管理培訓排名多種,如內容、機構,目前國內資深品牌杭州時代光華,憑借15年教育經驗,早已成為國內培訓界的領導者。 關于企業管理培訓內訓課程大綱: 《互聯網時代企業管理新模式》 第一篇 新商業文明及管理的本質與創新 新商業文明時代下,管理面...
時間:2019年06月20日 10:00 地點:教育部北樓二層報告廳 主持人:教育部新聞發言人續梅 出席人員:教育部基礎教育司司長呂玉剛,教育部教材局巡視員申繼亮,教育部基礎教育司副司長馬嘉賓,上海市教委副主任賈煒,北京十一學校校長李希貴 ...
1.國有資本運營與管理,急求啊 在社會主義公有制條件下,實現和達到市場經濟要求和目標,是確實可行的,是社會主義經濟在走過幾十年計劃經濟道路之后所面臨的正確抉擇。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實行市場經濟體制,可以最大限度調動社會主義經濟內涵和外延的力...
導讀 近日,國家知識產權局發布互聯網+知識產權保護工作方案通知,方案要求將互聯網+作為深化知識產權保護方式改革的重要手段,深化改革措施,創新執法指導和管理機制,發揮大數據、人工智能等信息技術在知識產權侵權假冒的在線識別、實時監測、源...
1.如何完善我國物流法律法規 運輸、倉儲、裝卸、配送等環節構成了物流系統,隨著現代化水平的提高,物流業從傳統的倉儲、運輸等功能性環節朝著系統化、綜合化的方向發展,以整體經濟效益為追求目標,其受到交通、內貿、外貿等部門的影響,因此,必須要建立...
十九屆四中全會決定全文十九屆四中全會議著重研究了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若干重大問題,并且作出了相應的決定。決定的全文如下:《中共中央關于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 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
1.1500字有關國際運輸方面法律問題的論文 對國際物流業 引發的新的法律問題包括其法律定義提出自己的觀點,期望對國際物流業法律體系的 建立盡微薄之力。 本文主要從四個方面論述:第一章論述國際物流業的發展背景、現狀及存在的問 題。第二章論述...
2050年信用卡逾期利息新規解讀來源:克問金融,作者:楊佳銘,支付寶集團客戶運營總監信用卡逾期的標準利息已經成為中國人的還款噩夢,一般銀行利息每 天萬分之五的還款額利息率似乎已經很高,但在阿里巴巴這樣的對于電商網站成立銀行,一個億的相關螞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