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許可法 (2003年8月27日第十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四次會議通過) 目 錄 第一章 總則 第二章 行政許可的設定 第三章 行政許可的實施機關 第四章 行政許可的實施程序 第一節 申請與受理 第二節 審查與決定 第三節 期限 第四節 聽證 第五節 變更與延續 第六節 特別規定 第五章 行政許可的費用 第六章 監督檢查 第七章 法律責任 第八章 附則 第一章......
1.依法行政的法律依據 依法行政的原則是行政法上的原則之一,就是指為了保障公民的權益和公共利益,要求一切國家作用應具合法性,應當服從法。依法行政的基本要求:1、合法行政2、合理行政3、程序正當 4、高效便民5、誠實守信6、權責統一依法行政的法,包括憲法、法律、法規、規章。但在所有這些法的形式中 ,憲法的效力最高 ,法律的效力高于法規 ,法規的效力高于規章。依法行政要求政府依法的明文規定行政.我國憲法規定:國務院根據憲法和法律,制定行政法規,國務院各部、各委員會根據法律、行政法規制定規章,省、自治......
未經公布的行政許可規定可以作為依據嗎依據我國相關法律的規定,有關行政許可的規定應當公布;未經公布的,不得作為實施行政許可的依據。行政許可的實施和結果,除涉及國家秘密、商業秘密或者個人隱私的外,應當公開。《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許可法》第五條?設定和實施行政許可,應當遵循公開、公平、公正、非歧視的原則。有關行政許可的規定應當公布;未經公布的,不得作為實施行政許可的依據。行政許可的實施和結果,除涉及國家秘密、商業秘密或者個人隱私的外,應當公開。未經申請人同意,行政機關及其工作人員、參與專家評審等的人員不......

1.行政審批基本內容有哪些種類有哪些制度法律法規 行政審批是指行政機關(包括有行政審批權的其他組織)根據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組織提出的申請,經過依法審查,采取批準、同意、年檢發放證照等方式,準予其從事特定活動、認可其資格資質、確認特定民事關...
2003年8月27日,全國人大第十屆常委會第四次會議通過了《行政許可法》,并于今年7月1日正式施實。這部法律的施實,是我們國家實施依法治國方略、加強法制建設的一個重要里程碑,是為規范政府行為、提高辦事效率、提供優質服務,保護公民、法人和其它...
1.哪些法律文件可以設定行政許可 在立法理論上,設定也可以稱為創制、創設,講的是一種制度從無到有的創制活動。它與一般所稱的規定不同,規定較多是從有到有,由粗到細,把已有的原則具體化。 從法治的意義上講,行政許可是法律、法規對公民的權利和自由...
行政許可的設定:(一)行政許可的設定原則1.設定行政許可應當遵循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律。凡是市場競爭機制能夠有效調節、行業組織或者中介機構能夠自行管理的事項,不得設定行政許可。只有市場、社會自行解決不了的問題,政府才能介入,才能通過設定行政許可...
(2003年8月27日第十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四次會議通過) 目錄 第一章總則 第二章行政許可的設定 第三章行政許可的實施機關 第四章行政許可的實施程序 第一節申請與受理 第二節審查與決定 第三節期限 第四節聽證 第五節變更與延...
行政機關作出的行政許可決定要公開嗎依據我國相關法律的規定,行政機關作出的準予行政許可決定,應當予以公開,公眾有權查閱,公民對許可決定有異議的,可以申請行政復議。《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許可法》第四十條?行政機關作出的準予行政許可決定,應當予以公...
法律可以設定行政許可。行政許可法一方面規定法律設定許可的事項范圍,即許可法第十二條的內容,另一方面,又規定法律可以設定其他行政許可。 行政法規可以在法律設定的行政許可事項范圍內,對實施該行政許可作出具體規定。尚未制定法律的,行政法規可以設...
地方性法規是由有立法權的地方人大及其常委會制定的規范性文件。包括省、自治區、直轄市人大及其常委會制定的地方性法規、較大的市的人大及其常委會制定的地方性法規以及經濟特區所在地的省、市人大及其常委會制定的經濟特區法規。這些都屬于廣義的地方性法規...
行政監管包括行政許可嗎行政機關的內部監督和行政機關對從事許可事項的管理相對人的監督兩個方面。法律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許可法》中有關內容的規定第十四條?本法第十二條所列事項,法律可以設定行政許可。尚未制定法律的,行政法規可以設定行政許可。...
1.尚未制定法律、行政法規的,地方性法規可以設定行政許可嗎 尚未制定法律、行政法規的,地方性法規可以設定行政許可;尚未制定法律、行政法規和地方性法規的,因行政管理的需要,確需立即實施行政許可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規章可以設定臨時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