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法律對知識產權是如何定義?主要包括哪些?
知識產權是智力成果的創(chuàng)造人或工商業(yè)標記的所有人依法享有的專有權利的統(tǒng)稱。
列舉主要內容:專利權、商標權、著作權結合在一起稱之為知識產權。
1.專利權,是指專利權人在法律規(guī)定的范圍內獨占使用、收益、處分其發(fā)明創(chuàng)造,并排除他人干涉的權利。專利權具有時間性、地域性及排他性。此外,專利權還具有如下法律特征:
(1)專利權是兩權一體的權利,既有人身權,又有財產權。
(2)專利權的取得須經(jīng)專利局授予。
(3)專利權的發(fā)生以公開發(fā)明成果為前提。
(4)專利權具有利用性,專利權人如不實施或不許可他人實施其專利,有關部門將采取強制許可措施,使專利得到充分利用。
2.商標權,是指商標所有人對其商標所享有的獨占的、排他的權利。在我國由于商標權的取得實行注冊原則,因此,商標權實際上是因商標所有人申請、經(jīng)國家商標局確認的專有權利,即因商標注冊而產生的專有權。商標是用以區(qū)別商品和服務不同來源的商業(yè)性標志,由文字、圖形、字母、數(shù)字、三維標志、顏色組合、聲音或者上述要素的組合構成。
3.著作權過去稱為版權。版權最初的含義是copyright(版權),也就是復制權。此乃因過去印刷術的不普及,當時社會認為附隨于著作物最重要之權利莫過于將之印刷出版之權,故有此稱呼。不過隨著時代演進及科技的進步,著作的種類逐漸增加。
二、著作權法主要保護的對象有哪些?不保護的對象有哪些?
1.文字作品,包括文字、計算機軟件;
2.口述作品,是指即興的演說、授課、法庭辯論等以口頭語言形式表現(xiàn)的作品;
3.音樂、戲劇、曲藝、舞蹈、雜技藝術作品;
4.美術、建筑作品;
5.實用藝術作品;
6.攝影作品;
7.工程設計、產品設計圖與模型、地圖、示意圖;
8.電影視聽作品;
9.法律規(guī)定的其他作品。(如:民間文學藝術作品)。
不適應于著作權法保護的對象:
1.依法禁止出版、傳播的作品;
2.不適用于著作權保護的對象[①法律、法規(guī)、國家機關決議、決定、命令和其他屬于立法、行政、司法性質的文件及其官方正式譯文;②時事新聞]
3.欠缺作品實質要件的對象。
三、專利權指的是哪幾類?
1.發(fā)明,是指對產品、方法或者其改進所提出的新的技術方案。
2.實用新型,是指對產品的形狀、構造或者其結合所提出的適于實用的新的技術方案。
3.外觀設計,是指對產品的形狀、圖案或者其結合以及色彩與形狀、圖案的結合所作出的富有美感并適于工業(yè)應用的新設計。
四、哪些商標使用是法律絕對禁止的?
(一)下列標志不得作為商標使用:
1.同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國家名稱、國旗、國徽、軍旗、勛章相同或者近似的,以及同中央國家機關所在地特定地點的名稱或者標志性建筑物的名稱、圖形相同的;
2.同外國的國家名稱、國旗、國徽、軍旗相同或者近似的,但該國政府同意的除外;
3.同政府間國際組織的名稱、旗幟、徽記相同或者近似的,但經(jīng)該組織同意或者不易誤導公眾的除外;
4.與表明實施控制、予以保證的官方標志、檢驗印記相同或者近似的,但經(jīng)授權的除外;
5.同“紅十字”、“紅新月”的名稱、標志相同或者近似的;
(二)禁止具有不良社會影響的標志作商標的規(guī)定
1.帶有民族歧視性的;
2.夸大宣傳并帶有欺騙性的;
3.有害于社會主義道德風尚或者有其他不良影響的;
(三)關于地名做商標的禁止規(guī)定
縣級以上行政區(qū)劃的地名或者公眾知曉的外國地名,不得作為商標。但是,地名具有其他含義或者作為集體商標、證明商標組成部分的除外;已經(jīng)注冊的使用地名的商標繼續(xù)有效。
(四)三維標志的禁用條件
以三維標志申請注冊商標的,僅由商品自身的性質產生的形狀、為獲得技術效果而需有的商品形狀或者使商品具有實質性價值的形狀,不得注冊。
(五)禁止使用他人的馳名商標
1.就相同或者類似商品申請注冊的商標是復制、摹仿或者翻譯他人未在中國注冊的馳名商標,容易導致混淆的,不予注冊并禁止使用。
2.就不相同或者不相類似商品申請注冊的商標是復制、摹仿或者翻譯他人已經(jīng)在中國注冊的馳名商標,誤導公眾,致使該馳名商標注冊人的利益可能受到損害的,不予注冊并禁止使用。
(六)不得損害被代理(表)人的商標權益
未經(jīng)授權,代理人或者代表人以自己的名義將被代理人或者被代表人的商標進行注冊,被代理人或者被代表人提出異議的,不予注冊并禁止使用。
(七)禁止使用虛假地理標志
商標中有商品的地理標志,而該商品并非來源于該標志所標示的地區(qū),誤導公眾的,不予注冊并禁止使用;但是,已經(jīng)善意取得注冊的繼續(xù)有效。地理標志,是指標示某商品來源于某地區(qū),該商品的特定質量、信譽或者其他特征,主要由該地區(qū)的自然因素或者人文因素所決定的標志。
五、假冒商品的定義以及主要表現(xiàn)形式?
(一)定義假冒,是指行為人進行某種致使消費者誤以為行為人的營業(yè)、商品或者服務與被假冒者的具有某種關系的虛假表示。
(二)假冒行為的表現(xiàn)形式:
1商品表征的假冒行為;
2.營業(yè)或服務表征的假冒行為。
來源:網(wǎng)絡
犯罪分子違法所得的一切財物,應當予以追繳或者責令退賠;對被害人的合法財產,應當及時返還。 犯盜竊罪,對于盜竊的違法所得以及造成的損失,應當責令退賠、返還。 如果盜竊行為導致被害人遭受物質損失,根據(jù)《刑事訴訟法》第99條第一款規(guī)定:被害人...
關于你不知道的信用卡法律知識 信用卡作為一種常見的信用工具,已經(jīng)越來越深入人們的日常生活。然而,您是否了解信用卡背后的法律知識呢?今天,我們就來探討一下您可能不知道的信用卡法律知識。 信用卡的發(fā)行與使用,需要遵循我國《中華人民共和國信用...
1.秘書人員應該了解的法律法規(guī) 應當了解以下常用法律法規(guī):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節(jié)錄)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節(jié)錄) 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小企業(yè)促進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獨資企業(yè)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合伙企業(yè)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
信訪,群眾的發(fā)聲渠道之一。關于信訪的知識,你了解多少? 1、什么是信訪? 信訪是人民群眾直接面向政府建言獻策的渠道,也是政府傾聽社情民意的方式。具體而言,是指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向各級人民政府、縣級以...
1.二手房交易的相關法律法規(guī)有哪些 二手房交易的相關法律法規(guī):1、買賣雙方建立信息溝通渠道,買方了解房屋整體現(xiàn)狀及產權狀況,要求賣方提供合法的證件,包括房屋所有權證書、身份證件及其它證件。 2、如賣方提供的房屋合法,可以上市交易,買方可以交...
這樣簡單的案件就不需要找律師了 自己到法院提前自訴就可以了 或者直接到公安機關報案 重婚罪也可以公訴的
1.二手房交易的相關法律法規(guī)有哪些 二手房交易的相關法律法規(guī):1、買賣雙方建立信息溝通渠道,買方了解房屋整體現(xiàn)狀及產權狀況,要求賣方提供合法的證件,包括房屋所有權證書、身份證件及其它證件。 2、如賣方提供的房屋合法,可以上市交易,買方可以交...
有用。 一、律師掌握著專業(yè)的拆遷維權知識。 先隨意列舉幾個拆遷維權過程之中的經(jīng)常遇到的詞匯。比如,房產置換、貨幣補償基準價、拆遷許可證、拆遷糾紛裁決、拆遷評估、征補條例、異地兌換。試問,你對這些詞匯的含義是否了解?我想大多數(shù)人對這其中的大多...
1.房產過戶的法律條文 條文太多多了,推薦你本書:辦理房產過戶案件法律依據(jù)(辦案依據(jù)叢書)中國法制出版社。我給你列舉些法條的名稱你就知道有多少了。一、產權取得 類的有 中華人民共和國城市房地產管理法 (1994年7月5日)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
關于信用卡欠款逾期的法律知識 信用卡作為現(xiàn)代社會的一種信用工具,已經(jīng)成為人們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然而,由于信用卡欠款逾期等問題的發(fā)生,給持卡人和發(fā)卡行帶來了不小的麻煩。那么,關于信用卡欠款逾期的法律知識都有哪些呢? 首先,我們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