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可以起訴,但起訴人失去勝訴權,因為身體受到傷害要求賠償的訴訟時效為一年,超出訴訟時效的權利不予以保護。
勞動者在發生工傷事故時,應當學會用法律武器保護自己的合法權益。對于維權的一些建議:
勞動者在發生工傷后,首先應判斷是否屬于工傷的范圍。
尋求證據來證明勞動關系的存在。勞動關系證明是是申請工傷認定的前提條件,沒有證明勞動關系的材料,勞動保障行政部門就無法進行工傷認定,能證明勞動關系的證據主要包括勞動合同、工作證、上崗證、工資條等。
在沒有參加工傷保險的情形下,用人單位是工傷保險待遇的承擔者;在參加工傷保險的情形下,一般而言,單位也應承擔部分的工傷保險待遇。如果不知道用人單位的確切名稱及地址,就無法確定追索的對象,在這種情況下,一旦發生工傷,勞動者便無法索賠。
工傷認定都是處理工傷的非常重要的一個環節。工傷認定首先是用人單位的義務,用人單位不在規定的期限內申請工傷認定的,工傷職工及其近親屬可以在發生工傷后一年內申請。
需要注意的是,申請工傷認定有確定的期限,超過期限,勞動保障行政部門將不會受理,追索工傷保險待遇也將得不到仲裁、法院的支持。所以,對于勞動者來說,不要輕信用人單位的虛假承諾,以免錯過申請工傷認定的期限。
協商解決多發生在沒有參加工傷保險的情形下,由于申請工傷認定有可能影響單位將來的工傷保險繳費比例或者受到相關部門的處罰,用人單位如果沒有為勞動者參加工傷保險的,發生工傷后往往不愿申請工傷認定和勞動能力鑒定,而是選擇協商賠償數額。工傷職工或者親屬為了使工傷賠償早日處理完畢,也會采取迎合態度。
但這里需要勞動者注意的是,協商不符合工傷賠償標準的,勞動者可以要求用人單位補足;用人單位不同意補足的,建議勞動者采用勞動仲裁的方式保護自己的合法權益。如果勞動者選擇協商解決問題,應多咨詢醫療專家、律師等,條件允許的,最好有律師出面談判工傷賠償事宜,簽訂賠償協議。
《民法通則》規定:
第一百三十六條下列的訴訟時效期間為一年:
(一)身體受到傷害要求賠償的;
(二)出售質量不合格的商品未聲明的;
(三)延付或者拒付租金的;
(四)寄存財物被丟失或者損毀的。
來源:網絡
您立即和工地協商賠償事宜,不給答復。 立即起訴包工頭 工地 和發包商 法律依據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 第十一條 雇員在從事雇傭活動中遭受人身損害,雇主應當承擔賠償責任。 雇傭關系以外的第三人造成雇員...
具備以下條件的公民,可以申請法律援助: 1.具有本市常住戶口或暫住證的; 2.有充分理由證明為保障自己的合法權益需要法律援助; 3.本人確因經濟困難,無能力或者無完全能力支付法律服務費用。(經濟困難標準參照法律援助實施地人民政府...
兩種方案,1、首先要確定能否申請工傷認定,要是能申請盡量按照工傷程序走,優勢就是工傷不需要承擔責任,而且評殘標準不嚴格;2、要是工傷走不通,可以按照人身損害走,起訴包工頭和上面的建筑公司,但這種需要分責任,而且評殘標準嚴格很多
如果協商不成可以申請仲裁,但是得先認定為工傷,才能夠主張工傷賠償,以下是工傷認定程序: 1、向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原勞動局)申請工傷認定,公司需要在事故發生的一個月內申報,如果公司不申請,則工傷職工或者其近親屬在一年內提出認定申請。需提交...
兩種方案,1、首先要確定能否申請工傷認定,要是能申請盡量按照工傷程序走,優勢就是工傷不需要承擔責任,而且評殘標準不嚴格;2、要是工傷走不通,可以按照人身損害走,起訴包工頭和上面的建筑公司,但這種需要分責任,而且評殘標準嚴格很多
工傷待遇爭議屬于勞動爭議案件,必須經過勞動仲裁,勞動爭議調解仲裁不收費,對仲裁裁決不服向人民法院起訴的,案件受理費十元。 相關法律規定: 《訴訟費用交納辦法》 (二)非財產案件按照下列標準交納: 3.其他非財產案件每件交納5...
針對您的描述,從法律的角度為您作如下分析:如果您是與對方建立勞動關系,可以要求單位申請工傷認定。 如果單位拒絕,您或者近親屬等可以持相關的材料到當地的社會保障部門申請工傷認定,并根據鑒定結果要求單位賠償相應的醫療費、住院期間的伙食補助費、...
工傷骨折無法給一個準確的數字,這些都是要根據醫院所開出的鑒定等級來定義,鑒定等級在10級的是賠付比較少的,等級數字越小,賠付越高。 你可以先向當地勞動和社會保障局申請工傷認定,認定完后再申請勞動能力鑒定,根據鑒定結果要求賠償。 【賠...
農民工工傷賠償請求工傷待遇屬于社會保險待遇,符合法律援助條件,可以申請法律援助。 《法律援助條例》第十條 公民對下列需要代理的事項,因經濟困難沒有委托代理人的,可以向法律援助機構 申請法律援助: (一)依法請求國家賠償的; (二)請求給予社...
你好! 1、向受傷地勞動部門申請工傷認定(前提條件必須要確立勞動關系) 2、工傷認定出來以后向勞動能力鑒定委員會申請傷殘等級鑒定和勞動能力鑒定。 3、向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就賠償問題申請仲裁或者調解。 4、仲裁調解不服向受傷地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