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案情簡介
法理分析
風險防范
我們首先必須明晰醫療服務合同存續期間,醫患雙方存在的權利義務關系。患方享有的權利包括知情權、隱私權、醫療費用了解權等。患者除向醫院支付醫療費用的義務外,還負有遵守醫囑,配合醫院診療工作的義務。對于醫療合同關系的終止,患方享有主動權,患者可以隨時終止合同,重新選擇自己信任的醫療機構。
相對于患方,醫療服務合同關系中,醫院及醫務人員負有更多的義務。開始診治后,醫院只能在自己不能勝任診治需求的前提下,經患方同意后,才能讓患者出院或轉院治療。例外情況是對于法定傳染病定點治療的患者,醫方可以依法單方強制終止醫療合同。
以本案為例,患者徑直往上級醫院進行診治時,其與原醫院的醫療服務合同即已自行終止,原醫院可以依據患者自行出院或惡意欠費為緣由,單方終止醫療服務合同。
所以,從醫療風險防范的角度,為避免此類糾紛發生,醫院應當學習理解相關法律規定,完善醫院管理規范。對于因欠費或病情重而自動出院的患者,要對其離開醫院單方面導致醫療服務合同終止,醫院不承擔相應診治和賠償義務等情況對患方進行告知,簽訂知情同意條款,以避免未來不必要的訴訟紛爭。
合同糾紛,是指因合同的生效、解釋、履行、變更、終止等行為而引起的合同當事人的爭議。合同糾紛的內容主要表現在,爭議主體對于《合同法》律關系產生、變更與消滅的法律事實以及法律關系等方面有著不同的觀點,無法達成一致,從而產生糾紛。可以說,合同糾紛...
先來看看一則醫療美容事故案例:首先,了解醫療美容糾紛存在的特點:針對該類糾紛上述特點,筆者認為可從如下多個維度解決頻發的醫療美容糾紛問題: 一、加強對民營整容醫院監管,提高整容整形行業準入門檻 二、第三方介入,破解醫患信息不對等 三、探索...
患病期間終止勞動合同有賠償嗎? 勞動者生病享受醫療期,醫療期內用人單位解除勞動關系,屬于違法解除,應該支付勞動者賠償金和醫療補助金; 勞動者享受的醫療期結束后,仍然無法工作的,用人單位提出解除勞動關系合法,但是仍然需要支付經濟補償金和醫療...
萊蕪醫患調解委員會調解流程 1、醫患雙方當事人提出調解申請。 2、符合調解受理條件的,在提出調解申請之日起,3個工作日內予以受理,填寫《醫療糾紛受理調解登記表》;不符合調解受理條件的,應當在提出調解申請之日起,3個工作日內,告知當事人。 ...
傷殘鑒定分為十個等級,分別是:一級傷殘,二級傷殘,三級傷殘、四級傷殘、五級傷殘、六級傷殘、七級傷殘、八級傷殘、九級傷殘、十級傷殘。 一級傷殘 顱腦、脊髓及周圍神經損傷傷致;植物狀態;極度智力缺損(智商20以下)或精神障礙,日常生活完全不能自...
據了解,意外保險報銷包含意外傷害醫療保險金的賠付、外傷殘保險金的賠付和意外死亡保險金的賠付三個類別。 具體的意外保險報銷材料 事故者身份證明、醫療費用收據原件及診斷證明書、門診病歷、住院病歷及出院小結、醫療費用清單/處方、有關部門出具的意...
在醫療行為引起的侵權訴訟中,人民法院要做出患者勝訴的判決,必須要確認下列事實存在: 1、患者在醫療過程中受到人身損害; 2、醫療機構的醫務人員在診療護理過程中存在著疏忽或懈怠的過失行為; 3、患者所受的人身損害是醫療過失行為所致。對于第1...
【案情簡介】 2007年10月22日上午9時許,趙利民的妻子李燁因懷孕臨產,被送至湖南省邵東縣佘田橋中心衛生院治療,因在待產過程中出現痙攣,李燁于當日被送到邵東縣人民醫院搶救,趙利民一直對李燁進行陪護,期間,趙利民以李燁的名義在入院醫患談話...
企業因破產等原因,可以終止勞動合同。 對于一至四級傷殘職工,由工傷保險基金按月支付傷殘津貼,達到退休年齡的,辦理退休手續,享受退休金待遇。 對于五到十級傷殘的,由工傷保險基金支付一次性工傷醫療補助金,由用人單位支付一次性傷殘就業補助金。一次...
如何處理工傷事故是用人單位不可避免的最為常見的法律問題之一。 工傷事故,又稱勞動事故,有廣義、狹義之分。在狹義上,國家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有關工傷保險的業務指南中指出“工傷事故應該是指適用《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