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當得利
我國《民法通則》雖然沒有針對不當得利作出具體的規定,但是根據基本法理和相關的司法解釋,我們仍然可以得知。
2017年10月1日施行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總則第一百八十八條對訴訟時效的規定:向人民法院請求保護民事權利的訴訟時效期間為三年。
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民事案件適用訴訟時效制度若干問題的規定》第8條之規定,返還不當得利請求權的訴訟時效期間,從當事人一方知道或者應當知道不當得利事實及對方當事人之日起計算。
所以,不當得利時效的起算時間應當滿足同時滿足兩個條件,即當事人(此處應是指受損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不當得利事實的存在并且還知道或者應當知道受益人。現實中,很多人往往弄錯,或遺漏。要么從知道不當得利獲利方開始計算,要么從自己知道損失之日起算,這些都是不科學的。正確做法是要明確己方的損失所在,查明核對后,尋找獲利方,要明確找到己方利益損失的獲利當事方,之后才能此基礎上計算訴訟時效的延長期限。
訴訟時效起算時點的確定,有兩種方式可供選擇:
(一)主觀標準,即從權利人知道或應當知道其權利受到侵害時開始起算;
(二)客觀標準,即從救濟權發生或可得行使之時起算。客觀標準不受權利人知與不知的影響,有利于實踐訴訟時效制度維護交易安全的規范目的。
但客觀標準在權利人還不知道其權利遭受侵害時即開始時效的進行,在倫理性上不免留有缺憾。相反,主觀起算標準則不僅考慮到權利行使無法律上的障礙,還顧及權利人主張權利在事實上是否可能,因此有利于權利人的保護。但因為使義務人的法律地位系于權利人的主觀情況,也存在著削弱時效制度功能的危險。有鑒于此,各國立法上多依時效期間之長短而區別其起算時點,即以客觀起算點與較長時效期間相配合,以前者顧及安全性,而以后者顧及倫理性;或者,以主觀起算點與較短時效期間相配合,以前者顧及倫理性,而以后者顧及安全性。
我國系采用以主觀起算點與較短時效期間相配合來確定訴訟時效起算時點。
不當得利的追訴時間是多久債權都適用訴訟時效,物權法定,不當得利不是物權,是一種債權,當然適用訴訟時效的規定。在法律沒有特殊規定的情況下,它一般適用于三年的訴訟時效。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民事案件適用訴訟時效制度若干問題的規定》第八條返還不當...
轉賬不當得利的訴訟時效《民法通則》第135條至137條規定我國訴訟時效期間分三種,分別為特別訴訟時效期間、普通訴訟時效期間、最長訴訟時效期間,并規定了訴訟時效期間從何時起算。普通訴訟時效期間與最長訴訟時效期間適用范圍相同,適用于特別訴訟時效...
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民事案件適用訴訟時效制度若干問題的規定》第八條的規定:返還不當得利請求權的訴訟時效期間,從當事人一方知道或者應當知道不當得利事實及對方當事人之日起計算。據此,不當得利請求權的行使要符合兩個條件:一是受損人知道或者應...
一般來說,在確認合同無效請求返還金錢的訴訟中至少會提兩個訴訟請求: 1.請求確認合同無效; 2.請求返還保證金/定金/預付款等金錢。 由此,此類訴訟至少可分為確認之訴與給付之訴。請求確認合同無效為確認...
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民事案件適用訴訟時效制度若干問題的規定》第八條的規定:返還不當得利請求權的訴訟時效期間,從當事人一方知道或者應當知道不當得利事實及對方當事人之日起計算。據此,不當得利請求權的行使要符合兩個條件:一是受損人知道或者應...
非債清償構成不當得利有哪些構成條件 有以下幾個條件: 一、明知沒有債務而為清償: 因清償債務而為給付,如給付人明知無清償義務時,則不得請求返還。此在各國法典中均有明文規定,如《德國民法典》第814條規定:以清償債務為目的而履行的給付,如果...
一、不當得利超過多久不能起訴不當得利是指沒有合法根據,使他人收到損失而自己獲得了利益。《民法通則》第九十二條規定:沒有合法根據,取得不當利益,造成他人損失的,應當將取得的不當利益返還還受損失的人。正是因為不當得利沒有合法根據,因此雖屬既成事...
一、什么是不當得利之債 不當得利是指沒有合法根據得到利益而使他人利益受到損害。不當得利是債的發生依據之一,因為不當得利發生之債權債務關系稱為不當得利之債。 二、處理方法: 不當得利作為債的發生根據之一,在受益人與受損人之間發生不當得利...
不當得利的,應當返還,受損方享有不當得利返還請求權。財產受損,應當停止侵害、排除妨害、消除危險、恢復原狀、賠償損失。受損方享有前述幾種請求權。因同一法律關系,導致當不當得利返還請求權和損害賠償請求權競合時,擇一行之即可。比如別人多拿了你的某...
不僅是住址,還需要對方的戶籍信息,明確起訴被告的身份和戶籍情況。微信騙錢,我有轉賬交易記錄,請問是報警處理致電人工服務1816 十7310 十 338致電人工服務1816 十7310 十 338自行與對方溝通和銀行轉錯賬不同,使用支付寶或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