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技術偵查適用的對象是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以及與犯罪活動直接關聯的人員。
技術偵查的范圍受到嚴格限制,并非任何類型的犯罪都可以適用?!缎淘V法》第一百五十條,規定了適用的范圍,包括危害國家安全犯罪、恐怖活動犯罪、黑社會性質的組織犯罪、重大毒品犯罪或其他嚴重危害社會的犯罪案件。
《公安機關辦理刑事案件程序規定》第二百六十三條,還增加了故意殺人、故意傷害致人重傷、死亡、強奸、搶劫、綁架、放火、爆炸、投放危險物質等嚴重暴力犯罪;集團性、系列性、跨區域性重大犯罪案件;利用電信、計算機網絡、寄遞渠道等實施的重大犯罪案件、以及針對計算機網絡實施的重大犯罪案件;其他嚴重危害社會的犯罪案件,依法可能判處七年以上有期徒刑的。
技術偵查手段很多,以科技定位偵查為例,主要分四種類型,一是基站定位,通過調取基站信息,分析行為人行蹤;二是內置GPS定位,通過侵入偵查對象的手機、車輛的內置GPS,監控、收集相關位置信息;三是視頻定位,利用視頻監控系統對人和車輛進行定位;四是GPS追蹤定位,通過安裝GPS追蹤器監控嫌疑人的行蹤。
爭議最大的是GPS追蹤定位,原因有三,一是偵查機關針對特定目標的監控,時間長短、監控范圍等都由偵查機關自由裁量;二是GPS啟動節點、實施方式以及持續時間,均無人監督,可能處于失控狀態;三是GPS偵查獲取的位置信息作為偵查線索,幾乎處于暗箱操作狀態。
偵查取證從實時取證轉向事后取證,降低了偵查人員的取證成本,提高了辦案效率,也使公民的隱私權面臨侵犯風險,需要評估和平衡公共安全與隱私權之間的關系。雖然《刑訴法》和《公安機關辦理刑事案件程序規定》都對啟動技術偵查規定了嚴格的條件,但實踐中并未得到嚴格適用。
比如盜竊案件中,對被盜車輛采取的行蹤監控并向法庭提交行車軌跡圖,并調取了基站信息。但是,案件并不屬于其他嚴重危害社會安全的案件,且刑期不在7年以上。公安機關違法超范圍使用技術偵查措施收集的證據,本應因證據收集程序違反,不應被作為定案的根據,但法院將這些證據作為定案的根據,作出有罪判決。
兩高《關于辦理侵犯公民個人信息刑事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將個人行蹤納入刑法保護的范圍,《個人信息保護法》也將個人行蹤規定為嚴格規范的“敏感個人信息”,但是《刑訴法》中對的個人信息權利屬性不明確。與人身、住宅、財產等權利不同,似乎個人敏感信息不必然屬于《刑訴法》所保護的隱私權的范疇。
而個人信息通常由信息收集行為和信息分析行為兩個階段組成,處于不同階段,對個人隱私的侵犯也存在差異。
信息收集階段,不涉及信息的整合和分析,不滿足持續性和全面性的要求,屬于任意偵查,即符合《刑訴法》第一百五十條第三款的規定。比如,偵查人員為了防止嫌疑人逃脫,通過視頻監控、手機定位、追蹤器定位等方式進行監控和視頻回查。
信息分析階段,通過對目標行蹤信息進行全時段、全方位的收集,并利用海量數據進行分析,進而掌握偵查對象的個人喜好、生活習性等隱私信息,該行為對公民信息形成全面、持續的收集和深入的分析,屬于強制偵查,有侵犯隱私的高度風險,需要嚴格地依照法律的規定,對對象、范圍進行嚴格審查。
信息分析又分調取式分析和入侵式分析,調取式分析主要是偵查人員從通訊服務公司、公共視頻系統等數據庫中所存儲的過往信息進行調取分析;入侵式分析是偵查人員入侵對象的手機、車輛等物品以收集更為最完整的信息。顯然,入侵式分析獲取的位置信息具有隱私性。
科技給社會帶來便利,也給個人隱私的保護帶來新的考驗,立法應尋找個人法益與社會法益的平衡點。
手機定位屬于技術措施,適用刑事偵查技術措施規定。 附:《刑事訴訟法》 第一百四十八條 公安機關在立案后,對于危害國家安全犯罪、恐怖活動犯罪、黑社會性質的組織犯罪、重大毒品犯罪或者其他嚴重危害社會的犯罪案件,根據偵查犯罪的需要,經過嚴...
1.如何應對云計算大數據帶來的法律問題 (1)法律的技術本質是約束人的行為尺度,而人的行為尺度是由所使用的工具決定的,所以當法律專家分析一個新問題時,先確定當事人所使用的工具。如果是傳統的工具,則可以直接使用傳統的法律思維,如果是創新的工具...
1.私自安裝監控監視受害人 對于法律如何審判 有證據 監視居住是我國刑事訴訟法確定的一種具有 中國 特色的強制措施。其強制力介于刑事拘留,取保候審之間,具有其獨特的法律地位。監視居住是刑事訴訟活動中一項重要的強制措施,對于保障犯罪嫌疑人的合...
網絡發達的今天應當如何保護隱私 我國大數據應用面臨著數據資源難以開放共享、數據安全和隱私急需保護、大數據技術創新人才不足等諸多挑戰,其中個人隱私如何保護,是大眾最為關注的問題。 事實上,真正好用的大數據技術,應該是用加工實現增值,用分析來...
在偵查過程中為了查明案情,可以經一定級別的公安機關批準對案件采取技術偵查措施。 但是,并不是所有的案件都可以采取技術偵查措施,只有符合規定的案件才能經批準后采取相關技術措施。 刑事偵查中可以采取技術偵查...
一、遇到網絡侵權如何維權 1、公民如遇到網絡誹謗,可保存相關證據材料后向轄區公安機關派出所報案,公安機關將依法進行調查處理,在此期間,報案人可向受案單位咨詢辦理情況。 2、新規中被轉發500次或點擊5000次是以實際點擊為準,相關統計情況...
不能,但是特殊情況可以。具體分析: (一)通常情況下,我們每一個公民對自己的個人通信信息享有隱私權,享有不受他人干涉以及不被他人或公眾皆知的權利。 (二)但是在特殊情況下,比如如果微信聊天的內容涉及刑事案件,特別是有關重要的刑事案件的偵查線...
1.國家關于互聯網金融有哪些法律規定 《刑法》第一百七十六條【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罪】非法吸收公眾存款或者變相吸收公眾存款,擾亂金融秩序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處或者單處二萬元以上二十萬元以下罰金;數額巨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三年...
在偵查過程中為了查明案情,可以經一定級別的公安機關批準對案件采取技術偵查措施。 事偵查中的技術偵查措施主要是指以下4種技術手段: 1、記錄監控; 對有關的歷史記錄進行監控。 2、行蹤監控; 對行動...
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表決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宣告中國“民法典時代”正式到來,標志著我國民法體系化整理取得了突破性進展。 2015年3月,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制工作委員會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