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按照《合同法》以及最高人民法院《商品房買賣合同糾紛解釋》的有關規定,出賣人延期交付使用房屋的,應當支付違約金或者賠償損失;商品房買賣合同沒有約定違約金數額或者損失賠償額計算方法的,可以按照延期交付使用房屋期間有關主管部門公布或者有資格的房地產評估機構評定的同地段同類房屋租金標準確定。
逾期交房違約金一般是按日計算的,開發商每逾期一日并產生一日的違約金,違約越久,違約金總數會越多。
在訴訟時,開發商會援引《民法通則》、《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商品房買賣合同糾紛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的相關規定,以違約金過高為由要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適當減少違約金數額。
由于施工進度原因導致開發商能按期交房合同約定延期交房違約方每日應支付購房人已付房款萬分之三。
違約金對于次性付款業主來說毫無疑問開發商應該按照已付房款計算違約金。
對于采用銀行按揭方式業主來說當初購房時支付了低20%首付款其余部分由按揭銀行支付給開發商業主自貸款發放之日起開始還款并付息(般按揭款購房合同簽訂之日起月內發放)問題。
按揭方式購房違約金計算基數何確定哪位業主有比較權威答案謝謝了 補充。
合同約定延期交房違約方每日應支付購房人已付房款萬分之三違約金!!
擴展資料:
違約金是指按照當事人的約定或者法律直接規定,一方當事人違約的,應向另一方支付的金錢。
違約金的標準是金錢,但當事人也可以約定違約金的標的物為金錢以外的其他財產。
違約金具有擔保債務履行的功效,又具有懲罰違約人和補償無過錯一方當事人所受損失的效果。
因此有的國家將其作為合同擔保的措施之一。
有的國家將其作為違反合同的責任承擔方式。
當事人以約定的違約金過高為由請求減少的,應當以違約金超過造成的損失30%為標準適當減少;當事人以約定的違約金低于造成的損失為由請求增加的,應當以違約造成的損失確定違約金數額。
你的違約金過低,低于你實際的損失,根據現有法院判決,你的要求會得到法院認可,肯定會勝訴。
最好有房管局租金指導價或者當地物價部門出具的租金水平認可資料。
這樣就可以得到租金的1.3倍賠償。
我國《合同法》對違約金的規定基本沿襲了大陸法系的傳統,強調違約金賠償性的理念,同時承認違約金的懲罰性。
按照這一理念,我國的違約金可分為“補償性”違約金和“懲罰性”違約金。
根據《合同法》第114條第3款規定的遲延履行違約金即屬懲罰性違約金。
此處的“就遲延履行約定違約金”應當解釋為針對遲延履行的純粹的懲罰性違約金。
懲罰性違約金的支付不以違約損失為前提,無需舉證損失,更不能依據實際損失的多少,對違約金的數額進行調整。
(2)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逾期付款違約金的相關規定
1994年3月12,《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逾期付款的違約金應依何種標準計算問題的復函》(法函〔1994〕10號)規定:根據當時央行〔1990〕97號通知下發的《違反銀行結算制度處罰規定》第九條關于銀行計扣逾期付款滯納金的規定,經濟合同法及其有關條例中規定的逾期付款的違約金,應按逾期付款金額每日萬分之三計算;
1996年5月16日,《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逾期付款違約金應當依據何種標準計算問題的批復》(法復〔1996〕7號)規定:逾期付款違約金,應當按照逾期付款金額每日萬分之五計算。
1999年2月12日,《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逾期付款違約金應當按照何種標準計算問題的批復》規定:對于合同當事人沒有約定逾期付款違約金標準的,人民法院可以參照中國人民銀行規定的金融機構計收逾期貸款利息的標準計算逾期付款違約金。
中國人民銀行調整金融機構計收逾期貸款利息的標準時,人民法院可以相應調整計算逾期付款違約金的計算標準。
參照中國人民銀行1996年4月30日發布的銀發〔1996〕156號《關于降低金融機構存、貸款利率的通知》的規定,目前,逾期付款違約金標準可以按每日萬分之四計算。
2000年11月13日,《最高人民法院關于修改的批復》將最高人民法院法釋〔1999〕8號批復中“參照中國人民銀行1996年4月30日發布的銀發〔1996〕156號《關于降低金融機構存、貸款利率的通知》的規定,目前,逾期付款違約金標準可以按每日萬分之四計算”的內容刪除。
此后,最高人民法院再未有關于逾期付款違約金計算的相關規定。
可見,1996年5月16日《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逾期付款違約金應當依據何種標準計算問題的批復》(法復〔1996〕7號)中關于的逾期付款違約金應當為萬分之五的規定是最后的有效規定。
也就是說,本案合同中業主違約逾期付款的話,萬分之五的違約金是符合法律規定的。
而根據民事合同雙方權利義務對等的原則,如果開發商違約遲延交付房屋的話,同樣也要受萬分之五的違約金的約束和懲罰。
當然有訴訟時效了,一般是兩年,但是在實際處理中各地法院有不同的起算時間:1、多數法院是從明知權利受到侵害之日即合同約定的交房時間開始起算兩年;2、也有法院是從房屋實際交付之日開始起算兩年(這種意見把逾期交房違約金看做一個整體,認為房屋實際交付時違約金數額這個債權才能最終確定);3、還有的法院將逾期交房違約金分為一天一天的單獨債權來算訴訟時效,也就是可以支持起訴之日前兩年的逾期交房違約金。
注:現在民法總則訴訟時效改為三年了
出賣人逾期交房,買受人可以要求開發商繼續履行房屋買賣合同并支付違約金,或者請求法院解除房屋買賣合同并要求開發商承擔違約責任。起訴流程為:1、選擇管轄法院。在開發商住所地或合同履行地法院起訴2、攜帶材料去法院立案:①攜帶起訴狀(包括雙方當事人信息,對方是公司的需要工商信息;具體的訴訟請求,如買受人要求出賣人支付逾期交房相應的違約金等;事實與理由;證據及證據來源,如購房合同);②準備證據3、交到法院立案庭,立案庭的法官會在七天內通知您是否立案。人民法院受理案件后,在完成審理前的調查、準備工作后,應當......
出賣人逾期交房,買受人可以要求開發商繼續履行房屋買賣合同并支付違約金,或者請求法院解除房屋買賣合同并要求開發商承擔違約責任。起訴流程為:1、選擇管轄法院。在開發商住所地或合同履行地法院起訴2、攜帶材料去法院立案:①攜帶起訴狀(包括雙方當事人信息,對方是公司的需要工商信息;具體的訴訟請求,如買受人要求出賣人支付逾期交房相應的違約金等;事實與理由;證據及證據來源,如購房合同);②準備證據3、交到法院立案庭,立案庭的法官會在七天內通知您是否立案。人民法院受理案件后,在完成審理前的調查、準備工作后,應當......
下面將辦理逾期交房違約金案件的經驗給大家講一講,在開發商逾期交房的情況下我們怎么收集證據以及怎么來打逾期交房違約金的官司。 一如何做訴訟前的準備 逾期交房在一個小區內是普遍的問題,如果不能按時交房,那么開發商會侵害到很多業主的利益,最好在訴訟前要聯系多的業主一起訴訟,這樣有很多好處:1 人多力量大,人多首先是會受到法院的重視,對判決結果非常有利;2 人多收集的證據就比較多,一個人的證據大家都可以共同使用,有用的證據多了勝訴的幾率就大;3 人多訴訟成本就低。對于逾期交房的案件要聘請律師,逾期交房違......

雙方有合同約定的,按照合同約定數額賠償,沒有約定違約金數額或者損失賠償額計算方法,違約金數額或者損失賠償額可以參照以下標準確定:逾期付款的,按照未付購房款總額,參照中國人民銀行規定的金融機構計收逾期貸款利息的標準計算。逾期交付使用房屋的,按...
開發商延期交房,及時起訴是最好的方法!業主購買開發商的房屋,在房屋買賣合同中約定了交付房屋的期限。但現實實踐中,開發商由于各種原因推遲交付房屋的期限,業主很長時間無法收房。業主策略1、集體與開發商協商。開發商一般派能說會道的業逾期交房起訴需...
人民法院審理公訴案件,應在受理1個月內宣判,至遲不得超過1個半月。1、在開發商不具備交房條件的情況下,他會通知你收房,一般通知方式有報紙公告和寄信通知等方式,這時我們就要保存好報紙和信件來證明其逾期時間,再有就是在與開發商逾期交房之后進行協...
出賣人未交付房屋的,買受人可以要求開發商繼續履行房屋買賣合同并支付違約金,也可以要求法院撤銷房屋買賣合同,要求開發商承擔違約責任。起訴流程如下:1 .選擇有管轄權的法院。向開發商住所地或合同履行地法院提起訴訟。2.帶材料到法院備案:①帶起訴...
就是民事訴訟狀主要是根據合同約定開放商違約,逾期交房,要么承擔違約金至交房止要么退房事實與理由簡單以下格式網上有,搜一下逾期交房起訴書怎么寫?出賣人逾期交房,買受人可以要求開發商繼續履行房屋買賣合同并支付違約金,或者請求法院解除房屋買賣合同...
2.約定的逾期交房違約金應按合同約定支付。除非開發商有免責事由,如合同約定的地震、戰爭等不可抗力原因,并已盡到及時告知義務,否則可以不承擔逾期交房的違約責任;【/h/】未明確約定逾期交房違約金如何計算的,應當按照逾期交房時相關主管部門公布的...
首先應當確定的是,開發商逾期交房肯定是構成違約的。既然構成違約,就應承擔相應的違約責任。關于違約責任的承擔,一般商品房買賣合同中會有約定。有約定的,當然從其約定,如果合同未對違約責任作出約定,則需要根據相關法律來確定違約責任。根據法律規定,...
有違約行為,就是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合同法第一百零七條[違約責任]當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義務或者不按照約定履行合同義務的,應當承擔繼續履行、采取補救措施或者賠償損失等違約責任。開發商逾期交房,起訴需要出具什么出賣人未交付房屋的,買受人可以...
當然有訴訟時效了,一般是兩年,但是在實際處理中各地法院有不同的起算時間:1、多數法院是從明知權利受到侵害之日即合同約定的交房時間開始起算兩年;2、也有法院是從房屋實際交付之日開始起算兩年(這種意見把逾期交房違約金看做一個整體,認為房屋實際交...
搜集證據,到 開發商住所地法院起訴解決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十一條對公民提起的民事訴訟,由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轄;被告住所地與經常居住地不一致的,由經常居住地人民法院管轄。對法人或者其他組織提起的民事訴訟,由被告住所地人...